
2025第一周,我們和深圳最“能”的人做了本書,與此同時,還有形形色色的能人能事,將以更可感知的形式與大家見面。
1月10日起,《能人熱報》主題裝置、展覽就會落地T33全時中心,獨立藝術(shù)空間一樹Arbre還將帶來“能人留影 · 漂流計劃”,用鏡頭記錄身邊每一幅“能”的畫面、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PS.歡迎大家來搶先打卡?。?/p>
1月11日,我們將邀請一眾能人匯聚在T33,舉辦主題為“謝謝你能”的派對活動??凑褂[、輕社交,夸夸過去一年的能人能事、交換彼此的獨特超能力。在碰杯閑談的輕松氛圍中,共同為2025發(fā)出第一聲充滿能量的祝福。
第一次來到T33全時中心,就覺得這是一棟很不“深圳”的寫字樓。流動著藍天白云的數(shù)字屏、隨處可見的綠植、延伸出去的露臺,讓整棟樓宇在公司聚集的西麗片區(qū)成為一個難得有呼吸感的場所。
如主理人Jumbo所說,他們想要做的是將年輕的生活方式折疊進這片空間中。工作、看展、享受美食、暴汗健身……比起冷漠無趣的寫字樓,T33更像是一個“愛玩、會玩”的朋友,它關(guān)注知曉深圳的一切能人趣事、總能帶來新鮮感和可能性。但如何讓這種可能性具像化落地、并使人有所感知?
跳出自身,將視線拉到更遠處再聚焦——T33和TOPYS都是在深圳落地生根的品牌,并以這座城市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基因為養(yǎng)料,生長成日漸豐茂的大樹。尋找在深圳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實際上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我們想,這次就干脆走出單一的品牌視閾,共同書寫一份關(guān)于深圳的“年度報告”。
于是,我們不在千人一面的標簽上停留,而是深入到不同的能人、不同的生活和故事當中,尋找深圳的另一面。T33全時中心主理人Jumbo提供了第一個故事——做一份喜歡的事業(yè)、從反饋中汲取更多能量。在熱愛的驅(qū)使下,工作并不全然是痛苦的事?!澳苋恕敝阅?,就在于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可以這樣生活”。
Jumbo提供了一個回答,而沿著細密的街巷走進城市深處,還有許多能人在書寫自己的答案。他們分散在不同領(lǐng)域,唯一相同的是,無論多么困難,他們都認為自己的選擇“能成”、深圳這座城市“能行”。這種信念,拓寬了他們的生活半徑,也擴寫了我們對深圳這座城市的想象。
于是,我們決定發(fā)起一次深圳新社群與生活方式觀察行動。第一步,便是找到三十余位“能人”。通過深度訪談,挖掘他們經(jīng)由生活沙粒結(jié)出的珍珠。在短短兩個月里,我們和他們展開了數(shù)場關(guān)于生活的討論——探討如何把愛好做成事業(yè),交流在“文藝沙漠”里建造綠洲的困境,傾聽他們?nèi)绾伟岩恍┞犉饋怼皼]那么靠譜”的事情、一點點修剪成型。
《能人熱報》就這樣誕生了。
作為一本創(chuàng)意刊物,《能人熱報》有許多種讀法。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城市觀察志,由一眾能人帶你完成一次深圳城市巡禮;也可以不作任何預設(shè),像看故事那樣放松地閱讀,或許可以在其中找你的理想生活切片。
既然要尋找深圳的另一面,首先需要思考的便是:深圳有哪些方面亟待更進一步探索?我們找到四個關(guān)于深圳的標簽,它們看似兩兩矛盾,但恰恰體現(xiàn)了深圳被折疊的多元樣貌。
對一座城市的了解,從冷靜有序的“白天”開始。既然大家都說深圳是打工城市,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在這座城市里,“打工”有多少種奇異有趣的打開方式——
阿腦、夢莎和KILUKU圍繞“發(fā)呆”做文章,還成功舉辦了好幾屆”發(fā)呆大賽“;綠植品牌主理人林沖,從自己的“植物庫房”里開啟了新事業(yè);藝術(shù)空間主理人HOLNANS,把“好玩”當成工作的最高要求……
與此對應(yīng)的,是光速逃離、開啟B面生活的“夜晚”。用“Work hard,play harder”這句話來形容深圳再合適不過,就像ROARINGWILD主理人ppc說:“有了足夠的班味,才能享受生活?!?/span>
在第二個版塊里,我們從地下車庫的創(chuàng)意市集逛到商場里的脫口秀劇場,從不打烊的酒吧、獨具個性的潮牌店走到汗水揮灑的沉浸式健身房……深圳人白天工作有多拼、晚上笑得就有多開心。
如社會學家項飆所言,附近五百米是生活的起點。因此,我們在第三個版塊中回到社區(qū)、街道和公園,在這里邂逅人寵社區(qū)主理人、社區(qū)營造負責人……揮爪實驗室HiPawLab主理人Michelle認為,深圳絕不是一座冷漠的城市。只不過它的“附近”和溫度,尚是在鋼筋森林中緩慢生長的綠芽。
走出附近的五百米,深圳的另一面,是正從沙漠中破土而出的文藝綠洲?!昂懿簧钲凇钡膽騽」?jié)、老城區(qū)里的藝術(shù)空間、會玩dress code的奇幻展覽……正如“魔女的盛宴”藝術(shù)展創(chuàng)始人陳祖兒所說:“我從不排斥深圳被稱為沙漠,就是因為有沙漠才會有綠洲?!鄙衬ǚ炊悠娈愓滟F。
當然,作為一次城市觀察行動,制作刊物只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30余位能人帶來的靈感是這個行動的開始,而非全部答案。踩著辭舊迎新的時間點,我們在線上發(fā)起UGC話題共創(chuàng)征集“分享你的微小超能力”,邀請大家分享過去一年里自己做的、或者觀察到的能人能事。
暫時走出“生活方式”這個巨大的詞匯,那些給生活增添甜味的時刻,都是源于我們微小的、值得被記住的超能力——能救助流浪貓、自學手捏藝術(shù)氣球,能5年畫1000多幅畫、能5天減重4.9公斤……通過這次征集,我們收到數(shù)百份不同的答案,看到了在城市里躍動的、形形色色的“能”。
一次觀察深圳的行動,必然要在這座城市里生根落地。因此,我們在全城鋪設(shè)10余個能人點位,讓參與互動的人們都可以領(lǐng)取到能人周邊,以實際行動傳遞能量。
四色能人卡以超高顏值大受歡迎,玩法也花樣迭出:有寫下新年flag祈愿一切順利的,有用鏡面紙當化妝鏡的,還有集齊全套搭建多米諾骨牌的……如果某天你走在路上,看到迎面而來的人群人手一張能人卡、一個夸夸拍,不要驚訝,你只是恰好遇見深圳成千上萬能人中的一小撮。
這些形形色色的能人能事,將以更可感知的形式與大家見面。
1月10日起,《能人熱報》主題裝置、展覽就會落地T33全時中心,獨立藝術(shù)空間一樹Arbre還將帶來“能人留影 · 漂流計劃”,用鏡頭記錄身邊每一幅“能”的畫面、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PS.歡迎大家來搶先打卡?。?br>1月11日,我們將邀請一眾能人匯聚在T33,舉辦主題為“謝謝你能”的派對活動。看展覽、輕社交,夸夸過去一年的能人能事、交換彼此的獨特超能力。在碰杯閑談的輕松氛圍中,共同為2025發(fā)出第一聲充滿能量的祝福。
“謝謝你能”,是能人熱報campaign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主題,也是一個很適合用來為2025開頭的句子。
從探索一座城市隱藏的B面出發(fā),在每個人具體的、“能”的故事中結(jié)尾,這或許是對能人熱報最好的闡釋。和30余位能人的訪談固然提供了許多生活的靈感與勇氣,但每天流過的日常更加值得被記住。撿起一只流浪貓、跑完一場馬拉松,既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標記生活的書簽,也是這座城市的底色。
和深圳一樣,T33全時中心也很“新”、亟待表達。給深圳撕去標簽的過程,實際上也是T33渴望展露更多面的過程。
傳統(tǒng)商業(yè)寫字樓大多作為單一功能空間出現(xiàn),人們有需要時才來、周末便人去樓空。而T33豐富的業(yè)態(tài)、舒適的環(huán)境,在人群之中結(jié)起一張柔軟的網(wǎng)。精品咖啡、藝術(shù)展覽、創(chuàng)意市集……無數(shù)個細小而堅固的點,將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為這處空間賦予了“功能”之外的溫度。
其實,無論是T33對創(chuàng)新生活方式的融合,還是深圳慢慢生長的B面,都滲透著相似的信念——在原本不算肥沃的土壤里,種植新的植物、守候它長葉開花,這既是T33作為深圳創(chuàng)新縮影追求的目標,也是對《能人熱報》所提倡“能行”的態(tài)度、“我能”的信念最好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