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是這樣緩緩過去,他們也就這樣長大
文/SoleilDu@TOPYS
“我們總是把最真最深的感情,給那朝夕相處關愛我們的人。
所以親力親為悉心養(yǎng)大自己的孩子,絕不托付給他人。不是了不起也不是能干,而是自私。”
在如今這個人人都被快節(jié)奏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代里,很多家庭尤其是高收入的家庭中,夫妻雙方因拼搏自己的事業(yè)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早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聘請女傭或者保姆來完成家務與照顧小孩,成為了新一代年輕父母們越來越常見的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尤其在新加坡、香港甚至北京、上海等快節(jié)奏的城市里,這種現(xiàn)象尤其普遍。其結果常常是造成孩子與女傭或者保姆相處的時間比父母更多,孩子對女傭或者保姆的依賴與親密度比父母更甚的狀況。去年金馬獎的得獎影片《爸媽不在家》正是反映了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象。而前段時間,奧美(Ogilvy & Mather)為新加坡公益組織“IGIVEADAYOFF” 制作的一部名為“Mums and Maids”(母親與女傭)的短片雖然初衷是為了給新加坡女傭爭取每周一天的休假,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父母與孩子缺少相處與了解的這個社會問題。

短片中,媽媽和女傭都必須回答一系列關于孩子的問題,接著由孩子揭開自己心中所想的“正確答案”。結果是,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女傭答對而母親卻對孩子的想法一無所知。這樣的結果多少讓人難過。
當被問及孩子長大想做什么時,媽媽的回答是“老師”,而女傭的回答才是孩子想要的“公主”。



為人父母每天都要努力工作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優(yōu)渥的物質(zhì)條件很辛苦也有很多無奈,但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們還是要多抽點時間,再多抽點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我們要關注的也不該僅僅是孩子的成績與學校表現(xiàn),而要更多的關心孩子的身心成長,多了解一些他們內(nèi)心的“小秘密”。也許孩子想要的并不多,也許只是要你陪他看完一部動畫片或者給他講一個睡前小故事。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天生會認為那個陪他睡覺,為他做飯整書包,陪他玩,為他解決各種問題的人,就是他生活里最親密最信任的人。
日子就是這樣緩緩過去,他們也就這樣長大。希望每一位父母都不會錯過陪伴孩子長大成為他最信賴的人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