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字體,都是記憶的伏筆
文/仙人掌@TOPYS
趁著端午小長假,想必又有一大波小伙伴,按耐不住向往遠方的心,想要背上行囊到處“流浪”了吧!
每一座城市,都是生活的博物館,從踏入的一瞬起,你就與那些藏匿在街頭巷尾、車流人群中的故事有了交集。
城市會不說話,但城中的廣告招牌和霓虹燈箱,街邊的書籍和店頭的大字報都會向你偷偷泄密,歷數(shù)關于這個地方的點點滴滴。如果你要摧毀一座城市,請先搗毀這片土地的文明,同樣,如果你想備份一座城市的人文,那你最好能保留歲月打磨出的那些字體……
就好像這支短片一樣,收集生活里的老字體,復刻關于臺北的溫暖記憶。
Back up the Memories of Taipei臺北的記憶備份
每一個字體,寥寥幾筆,卻有它豐富衍生的涵義,每一塊招牌、一款商標,除了明碼標價和銀貨兩訖,更有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和時光里的隨遇而安,就如同你看到“粥”時心頭涌上的暖意,等到“空車”后難以名狀的歸屬感……
何謂百年傳承?什么又是老字號?
不需要店門口的迎賓叫囂,那些斑駁的舊字招牌,那些老物件上的標識,像是記憶的時間軸,帶你一起回顧時光封存的人情和感動,看見了,你就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