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步,都有一首周杰倫
周杰倫39周歲了。
在1月18日過生日的那天,歌迷的祝福還沒刷屏,他先掀起了一波熱點:在18日零點,他履行承諾發(fā)布了一首新歌《等你下課》。
他說:“這首歌是送給自己,也是送給歌迷的生日禮物。”
僅半個小時,評論超過5萬,30萬人在線聽歌。
所有的社交平臺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一大片聽歌緬懷青春的人。
這個憑借音樂才華和個人魅力吸引了眾多世界歌迷的大男孩,被很多人譽為是“陪伴了我整個青春的不可替代”。
可是他卻搖搖頭:“我希望不要只是你的青春而已,我希望我是你的一輩子”。
為什么?“我希望你一輩子都在聽我的歌曲。”
我希望通過我的歌,告訴你所有的人生真悟,不是像唐僧念經(jīng)一樣婆婆媽媽,也不是侃侃而談大道理,而是通過音樂的語言告訴你:
人生實苦,但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不經(jīng)意就溫暖你的小確幸,所以無論怎樣都要咬牙負(fù)重前行,走下去,就有希望。
你不僅是自己的希望,你還是別人的希望。
聽媽媽的話 別讓她受傷
每個人都記得周杰倫剛出道時的樣子:寡言少語,總是低著頭、抿著唇,靦腆而內(nèi)向。這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
周杰倫自小長于單親家庭。父親是一個總是喝得爛醉的酒鬼,離異后,媽媽葉惠美沒有再婚。但是她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杰倫的身上。
當(dāng)發(fā)現(xiàn)兒子有音樂天賦,葉媽媽拿出所有的積蓄給他買最好的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輔導(dǎo);
杰倫三年級時,被世界名曲《天鵝湖》中大提琴憂傷凄美的曲調(diào)迷住,葉媽媽給兒子“豪置”了一把大提琴。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溺愛孩子么?他想要什么都給,萬一三分鐘熱度怎么辦?”
杰倫也是普普通通的小孩子,天分再高也不會乖乖練琴,都是葉媽媽拎著一根棍子站在后面,全程盯著的。
待到杰倫進入?yún)亲趹椆竟ぷ?,葉媽媽擔(dān)心杰倫得罪老板和其他同事,每天準(zhǔn)備可口的披薩、炸雞,在下班時間送給杰倫的同事吃,請他們包涵杰倫;
在杰倫每天蟻居辦公室,為創(chuàng)作新歌日漸消瘦時,葉媽媽強忍著心疼的淚水,每天只說鼓勵、開心的話題,然后幫兒子整理房間、換洗衣物;
一來二去,同事們都和葉媽媽混熟了,紛紛羨慕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年少又敏感的少年周杰倫,就這樣在媽媽的陪伴下逐漸成長。
他親眼看到媽媽早出晚歸、拼命賺錢,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自己的成長,所以他寫下《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長大后我開始明白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只為了告訴世界上的孩子,童年時來自父母的激勵與鞭策,只是為了讓你掌握更多立身立命的本領(lǐng)。多年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守護神。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周杰倫的成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
他曾在餐廳彈鋼琴為生,為了吸引去用餐的明星,故意改編彈唱他們的歌曲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結(jié)束了偷偷問服務(wù)生明星有沒有看自己一眼,結(jié)果都是沒有。
后來在吳宗憲公司做音樂助理,為了省錢他直接睡在了辦公室,每天通宵寫歌,無論多困多累,都堅持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chuàng)作。
一連一個多月,吳宗憲每天早上8點鐘上班,都能見到周杰倫新的作品。
成名前,周杰倫給很多明星寫過歌。《忍者》最初是寫給張惠妹的,但是張惠妹拒絕了,她覺得這首歌的曲風(fēng)太怪異,還難唱。
寫給劉德華的《眼淚知道》也沒被認(rèn)可,劉天王看了一眼就連連搖頭:“眼淚怎么會知道?眼淚要知道什么?”
后來成名的“閉關(guān)”也是眾所周知:為了贏取老板許諾的僅此一次的成名機會,他抱著一箱泡面,把自己關(guān)了三天,每分每秒都在寫歌,哪怕寫到流鼻血,還是按時交給吳宗憲五十首歌。
每首歌的歌譜都工工整整、結(jié)構(gòu)合理。他想,即使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搏擊。
終于,2001年初,屬于周杰倫個人的第一張專輯《Jay》終于面世。
這張被公司認(rèn)為“能收回制作成本就算不錯”的專輯,最后猶如一場猛烈的臺風(fēng)席卷臺灣,迅速被歌迷搶購而空。
人們就這樣聽著唱詞不清的歌詞,哼著朗朗上口的曲子,認(rèn)識了周杰倫。也被他承包了整個青春與中老年。
從出名到現(xiàn)在,周杰倫一直保持初心:做有愛的,向上的,陽光的音樂。
因為他自知:作為一名大眾偶像,自己對社會是很大的責(zé)任的,特別是兒童。
所以他的歌里,都在表達(dá)正向的愛。
就如《稻香》的歌詞一樣,珍惜已有的美好,就是最大的知足常樂:
“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繼續(xù)往前走/為什麼/人要這麼的脆弱墮落/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親愛的 別任性 你的眼睛 在說我愿意
經(jīng)歷過侯佩岑、蔡依林,周杰倫最終還是在昆凌身邊泊了岸。
不是因為漂亮的臉蛋、不是因為顯赫的家世,而是這個小他14歲的姑娘,在他僵直性脊椎炎發(fā)作難受時,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他當(dāng)時想,這個女孩能夠陪自己一輩子就好了。
后來他真的在布拉格超級夢幻的教堂里舉辦了婚禮,婚紗、西裝禮服、盛開的花束,他給了昆凌一場所有女孩都夢寐以求的婚禮。
婚后的杰倫似乎不怎么秀恩愛,他成了一個顧家而溫情的丈夫。
無論去哪里都和妻子攜手相行,親自細(xì)心照料昆凌的整個孕期,還會在昆凌臨產(chǎn)前睡不著時,徹夜不眠地哄著她。
有了小小周兩個孩子之后,更是成了奶爸,親自照顧孩子,更是把女兒無意中彈下的調(diào)子,寫成了一首新歌——《床邊故事》。
仿佛像是在對床邊的女兒說:我今天要講個故事給你聽。
自此,周杰倫開始慢慢從成長和身份角色中轉(zhuǎn)換,他也告訴歌迷:等你長大并學(xué)會這樣親子間的溫馨時,你就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奧妙,而不是說“周杰倫變了”。
似乎總有人說周杰倫變了,他不是那個酷酷的男孩子,不是那個慢慢青春回憶的少年。
誰不會變呢?
十幾年前那個看見媒體就害羞地低下頭的男孩,參加綜藝說“讓我少說話多唱歌”的男孩,面對戀情緋聞也會不知所措的男孩;
今天成了照顧家庭的丈夫,孝順長輩的好孩子,也是對奶茶愛不釋手、胖出啤酒肚,被粉絲稱為“杰亻侖”的普通人。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又有愛的周杰倫資訊?
快來下載有象視頻,把偶像的一切盡收囊中!
周國平曾說,偉人永垂不朽,明星曇花一現(xiàn),這是媒體時代的悲哀。
而打破這個“詛咒”的周杰倫,用他的實力做到了與你同在:“偶像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追趕的。”
杰倫從年少唱到了四十不惑,我們也從課堂聽到了格子間。
不論是昨天不可忘卻的青澀回憶,還是深夜加班的焦慮壓力,他始終在陪著我們走下去。
杰倫,謝謝你。
能遇見你,真是不可思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