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忙著寫詩,這是新趨勢?
▲美國科技保險公司Policygenius在紐約地鐵的廣告,用一首小詩自嘲,結尾不忘秀專業(yè)。
超級碗期間,可口可樂推出過一支非常有詩意的廣告,文案是由Wieden + Kennedy 代理公司(這公司名字眼熟不?)的Becca Wadlinger執(zhí)筆。
2月里,微軟也發(fā)布了一支60秒廣告,由奧斯卡獎得主朗誦了一首關于人工智能的詩。
去年8月,美國的A+E電臺在一波傳播活動中也請來了“詩歌大滿貫”(美國一檔詩歌朗誦比賽節(jié)目)的冠軍IN-Q進行詩歌朗誦。(視頻見下文)
看來,品牌不止眼前的茍且……為你寫詩,會成為一種新的流行嗎?
——也許吧,但可以確定的是,比起或直白平庸或假大虛空的廣告詞,詩歌形式和韻律能讓它脫穎而出,更重要的是,人們或許能從詩歌中找到與品牌建立聯(lián)結的更加個人化的那個點。
人們?yōu)槭裁锤鼝劭丛姡?/strong>
因為早就對廣告視而不見了唄。廣告泛濫當然算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詩歌的確比大多數(shù)廣告都有意思。人們向來更傾向于對生活方式或情感做出反應,而不是硬推銷。當品牌以一首詩贏得了人們的情感回應和聯(lián)系,也自然贏得了更開放的信任度和訂購欲望?!?br/>
就這一點,來看看Droga5 去年為Under Armour制作的宣傳片Unlike Any,采用了詩歌旁白于柔軟舒緩的氛圍中凸顯人物力量。
詩歌的感性溝通,讓品牌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具創(chuàng)造力。
哪個品牌不想擁有一個偉大的品牌故事?“一個偉大的故事的重要部分一定是真實的,關于做人的?!盇+E 電臺公司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表示,對真實性的追求引領著他們在寫詩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在A+E給詩人IN-Q的brief上,只有一句話:離近一點看美國意味著什么?
“對于他的遣詞造句我們沒有給任何瞎指揮?!盇+E的全球市場營銷副總裁說,“……我們下brief通常要好多頁,改好多輪腳本,這次不一樣,他可以百分之百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相比較,可口可樂的廣告則完全不同。執(zhí)筆者Wadlinger完全摒棄了個人風格,以可口可樂“樂觀”的品牌聲音引領了這首詩的基調(diào)。
顯然是出自很多不同的人的手寫稿也單獨刊登在了《紐約時報》。
再回到開頭那張 Policygenius保險公司的地鐵小詩。對于紐約疲倦的上班族來說,這種自我戲謔的小詩顯然是更受歡迎的閱讀方式,讓你在接收廣告信息的同時并不會感覺到自己被“銷售”了。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John Downing說:“讓大家get保險訊息向來很難討喜,我們得盡可能be real,帶著真誠和自我意識說話,這太重要了?!?nbsp;
不過說到詩歌,我們更有話說了。宋代,蘇東坡為賣環(huán)餅的老婆婆寫詩宣傳:“纖手搓來玉色勻,香油煎出嫩黃俊”,又有黃庭堅寫名酒荔枝綠“得妙用于六物”,現(xiàn)在也不少品牌依然在用古詩句做文案營造獨特的氛圍,只是說到現(xiàn)代詩歌的運用卻是寥寥無幾,以上幾個案例,或許能為廣告人帶來些許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