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小眼睛還沒對我說情話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這套語言發(fā)明之前,這句話只是空話。
為幫助更多癱瘓人士表達自我,特別是與醫(yī)護人員和親友交流,印度TBWA設計了一套用眼睛說話的語言——“Blink to Speak”。對八個基本眼部動作進行排列組合,“Blink to Speak”可表達對、錯、好的、不好、我很好、我不太好、幫忙叫下醫(yī)生等癱瘓患者日常使用的50個短語。
“Blink to Speak”的八個基本眼部動作。
雙眼眨一下是“是/對”,眨兩下是“不是/不對”。
左眼眨三下是說“我愛你”,翻個白眼再左眼眨一下表示“對不起”。(內向的男士可以學習下)
不過,這套語言也有一個小“bug”,就是它不能完全脫離這本指導手冊。
比如,當患者左眼眨兩下表達“我遇到了難題”之后,對方需翻到指定頁面,確認患者遇到了手冊中標注的哪個問題。
萬一遇到了手冊上列的這五個問題之外的其他事兒,不知道要怎么表達。
另外,“Blink to Speak”為26個英文字母設計了對應的眼部動作,讓患者可以拼出單詞,從而進行更復雜的交流。設計者建議患者熟練掌握基本表達之后,再嘗試單詞拼寫。
另外,這套語言還貼心地給出了六個未被定義的動作,作為患者和親朋之間的一種“暗號”。
患者可以自己設計這些動作的意思。
這一設計獲得了本屆戛納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Health Grand Prix for Good大獎。大賽評審之一、FCB Health首席創(chuàng)意官Rich Levy表示:“我們希望獎勵那些創(chuàng)意十足且能改變生活的點子,很多入圍作品只占其一,而‘Blink to Speak’卻做到了兼具二者?!?/p>
目前,這套語言被印成小冊子在孟買發(fā)放了10,000冊,并已發(fā)布網上版本,供更多人使用。
感覺不僅癱瘓人士,大家也可以學一學,像“我愛你”這樣不好意思開口的話,眨眨眼來表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