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部[12]在紐約,換一種姿勢嗦粉
歡迎來到TOPYS小食部,我們專心提供全球特色餐館、酒吧、cafe,防止顧客因無欲挑食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面黃肌瘦無心創(chuàng)意。
營業(yè)時間:不定期開張,全看主廚心情。
營業(yè)地址:任何有特色小店餐廳的地方我們都會第一時間通知顧客。
特別聲明:本店不做任何形式的外賣,如有供貨需求,請聯(lián)系主廚,否則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你懂的!
【12】美國·紐約
ADD:112 1st Avenue New York, NY
OPEN:5:00PM-10:00PM
對于食客來說,一盤食物到面前,擺盤、色澤和氣味,花里胡哨的外在就好比拆禮物包裝紙,吃一口靠譜才是靈魂的歸宿。
說起來,旅居紐約的王超對于食物最初的印象來自于家鄉(xiāng)湖南衡陽,奶奶做的食物和巷子里大人小孩嗦粉的聲音。那聲音悠長清遠,也像是烙印一樣深刻于他記憶深處。以油畫家的身份和藝術相濡以沫25年之后,他決定放下畫筆,把這份記憶翻騰出來,換一種方式表達他對于藝術的體會。
食物是我在藝術上的延伸,而絕非冒險
王超鄭重其事道,并把這些箴言放在網(wǎng)站專頁上。
一家地道的湖南米粉小吃店應該是什么樣?于王超不僅是記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畢竟是這食物讓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發(fā)出“嗦”聲——也只有大米做出的米粉澆上特制澆頭才有這種輕快順滑。
跟安靜優(yōu)雅的西餐不同,米粉是一種十分接地氣的食物,王超給這家店命名為Slurp,英語中啜食聲,一陣陣嗦嗦嗦的聲音才是正確吃米粉的方式。字體設計的時候特別注意了食物圓邊的細節(jié)處理,更靠近米粉的軟彈感。
恰到好處的裝飾設計,實則是開啟餐廳與街區(qū)的對話
在上海和紐約兩地扎根的新實建工作室接受了來自王超的米粉店設計委托??吹郊~約東村區(qū)熙熙攘攘的行人后,結(jié)合餐廳的空間特性,將入口處的天花板設計成圓角行的空間體量,根根層疊的木條延伸著構(gòu)成整個空間的縱深感,就像是陣陣延綿的音量,也是根根米粉的隱喻。透過門外的落地窗,里面有多熱鬧可見一斑。
從餐廳的前臺一直延續(xù)到內(nèi)部空間——構(gòu)成街道和餐廳之間的對話儀式感,伴隨著幾張長條形的桌面的貫通,倒是一氣呵成。
墻面與木屏之間的前面特地用了粗糙的細節(jié)處理,其中的通透再加上燈光的輔助強調(diào)反而更加拉開不同空間的層次感,黃色燈光的處理也跟暖木色相得益彰,放眼望去,從桌面的視覺延伸到木條形墻面讓過于實的空間有了喘息的節(jié)奏,并再次呼應米粉的條狀外形。
就算是嗦粉,也要打出一片優(yōu)雅的光
仔細看Slurp 的設計細節(jié),除了第一眼被吸引的空間實物設計,還有一個很舒服的部分是隱藏的,那就是光的安排。入口處落地窗和白色墻面呼應其實是為了自然光和百墻的搭配,沒什么光比自然光更自然更舒適。
長條形的空間決定了越往深處,光線愈來愈暗淡。所以室內(nèi)打光一定是關鍵的部分。
小吊燈、墻面地燈,鏡子后面的燈以及座椅下方的地燈——無論是從功能需求還是裝飾品的角度,Slurp店內(nèi)的光線都是舒適和慵懶的,像是王超版本的湖南米粉,是下里巴人,也是陽春白雪。
最后給大家上一道Slurp店里的招牌魚粉,小食部下次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