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都是如何給他的小說結(jié)尾的 | 靈感手抄本
【靈感手抄本】
零碎文字記錄,無先后邏輯
微博(@TOPYS)和官網(wǎng)首頁有圖片版
歡迎轉(zhuǎn)發(fā)到微博或朋友圈
感謝所有前人智慧和靈感
按寫作先后順序,全部為金庸全集三聯(lián)老版
《書劍恩仇錄》 | 1955
陳家洛提筆蘸墨,先寫了“香?!眱蓚€大字,略一沉吟,又寫了一首銘文: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群雄佇立良久,直至東方大白,才連騎向西而去。
你可能想不到,金庸所有小說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是“陜西扶風延綏鎮(zhèn)總兵衙門內(nèi)院”,人物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兒”,她叫李沅芷,是一個輸入法都沒有聯(lián)想的官家小姐。
書劍作為金庸的第一本書,帶著水滸一樣的宏大敘事,每個支線都有豐沛的故事,各自影響與糾纏。
李沅芷有天下無敵的師傅,有江浙總督的父親,連霍青銅也當她是閨蜜知己,可是她費盡心機想得到一個毀容書生。去國離鄉(xiāng),每一步走得都是苦不堪言,稍微甜一點是逃命躲被窩的橋段,后世小情侶倒是常用。
這段字字血淚的故事只是陳家洛落寞不得志形象里更寂寥遙遠的背景。
結(jié)局香香公主身亡,復(fù)國夢破,群雄西去,各懷心事。
只能浩浩愁,茫茫劫了。
?2002合拍版《書劍恩仇錄》,李沅芷孫莉飾
《碧血劍》 | 1956
袁承志一聽之下,神游海外,壯志頓興,不禁拍案長嘯,說道:“咱們就去將紅毛海盜驅(qū)走,到這海島上去做化外之民罷?!?/strong>
當下率領(lǐng)青青、何惕守、啞巴、崔希敏等人,再召集孫仲壽等“山宗”舊人、孟伯飛父子、羅立如、焦宛兒、程青竹、沙天廣、胡桂南、鐵羅漢等豪杰,得了張朝唐、楊鵬舉等人之助,遠征異域,終于在海外開辟了一個新天地。
正是:
萬里霜煙回綠鬢
十年兵甲誤蒼生
袁崇煥這樁舊案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里非常深入的分析過,鯁在明粉心上最大一根刺就是勤勉的崇禎為什么要這樣對忠誠的袁崇煥。金庸在碧血劍里用過去式的心態(tài)描述,外族固然是仇人,朝廷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在金庸作品中,有公職的人,基本沒有純正面角色。
袁承志這個軟弱的孤兒,最后也選擇了遠走高飛這條路。
韓非子在《五蠹》里說“俠以武犯禁”,而金庸的第二本小說已經(jīng)有非常明顯的反戰(zhàn)思想了。
并且《碧血劍》貢獻了很多女性思想,結(jié)尾提到的何惕守(何鐵手)、焦宛兒,都是非常自立自強的女性角色。所以有人用女性角色太過附屬來詬病金庸,其實并不完全是,只不過厲害的女性大多是配角而已。
?2000香港無線版《碧血劍》,佘詩曼飾長平公主(阿九),嫻妃少女時
《射雕英雄傳》| 1957~1959
當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里喃喃念著:“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著郭靖的那番言語。
郭靖與黃蓉向大汗遺體行過禮后,辭別拖雷,即日南歸。兩人一路上但見骷髏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禁感慨不已,心想兩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
正是:
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shù)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小時候第一次聽說成吉思汗,是在金庸的書里,早過歷史書。越長大越不信梟雄如他會把郭靖這種毛頭小伙放在心上。然而當時是信的。
郭靖心想不知何日方得太平,這話讓人有點心酸,幾十年后他們戰(zhàn)死襄陽。
難得的是射雕有“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也有妥帖入微的少女心事。
郭靖背黃蓉去段皇爺處求醫(yī),沿途將軍樵夫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黃蓉低聲輕吟 “活, 你背著我; 死, 你背著我”。
?1983香港無線版《射雕英雄傳》里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雪山飛狐》| 1959
他若不是俠烈重義之士,這一刀自然劈了下去,更無躊躇。但一個人再慷慨豪邁,卻也不能輕易把自己性命送了。當此之際,要下這決斷實是千難萬難……
苗若蘭站在雪地之中,良久良久,不見二人歸來,當下緩緩打開胡斐交給她的包裹。只見包裹是幾件嬰兒衣衫,一雙嬰兒鞋子,還有一塊黃布包袱,月光下看得明白,包上繡著“打遍天下無敵手”七個黑字,正是她父親當年給胡斐裹在身上的。
她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望著那嬰兒的小衣小鞋,心中柔情萬種,不禁癡了。
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歸來和她相會,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
雪山飛狐在金庸小說里算是中短篇了,但是在結(jié)構(gòu)和敘事上,非常有西方懸疑的味道,封閉的風雪山莊,接連死人,久遠的秘密一個個被揭發(fā),是不是很阿加莎?
尤其是這個開放式結(jié)局50年來一直足夠吊人胃口。
胡斐和苗若蘭相愛,但是苗的父親苗人鳳卻是他從小立志要殺掉的仇人,雖然這是一個誤會,但他并不知道,這場生死之戰(zhàn)的結(jié)局是什么,誰也不知道。遠處的苗若蘭在憧憬未來的美好。
如果是古龍這樣寫,大家一定以為他編不下去了,但是金庸寫來,大家總覺得是深思熟慮的。(笑
?1985香港無線版《雪山飛狐》,原著里胡斐就是呂良偉這樣胡子拉碴的。
《神雕俠侶》| 1959~1961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中兀自汨汨流血,于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為甚么傷心,道謝的言辭竟此便說不出口。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闭f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并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正是:
秋風清,
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
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夜難為情。
神雕俠侶的寫作過程,正是《明報》創(chuàng)立之初,強大的社會和生活壓力,讓金庸多了很多逆反心理。
師徒為什么不能在一起?為什么一定要做大俠?青春少艾的暗戀一定有美好結(jié)局?
都不是。
并不太關(guān)心襄陽子民的楊過和小龍女歸隱,連后代黃衣女子在《倚天》小露下臉也是神仙人物。楊過可能只是裝作忘記,程英和陸無雙結(jié)伴習(xí)劍,韶華易過;郭襄抱著一腔說不清道不明的心事,天涯思君不肯忘;而公孫綠萼墳頭的草怕都已經(jīng)很高了。
只是這些都是他們神仙眷侶身后不值一提的點綴。
?1995香港無線版《神雕俠侶》的郭襄
《飛狐外傳》 | 1960~1961
胡斐彈刀清嘯,心中感慨,還刀入鞘,將寶刀放回土坑之中,使它長伴父親于地下,再將程靈素的骨灰壇也輕輕放入土坑,撥土掩好。
圓性雙手合十,輕念佛偈: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念畢,悄然上馬,緩步西去。
胡斐追將上去,牽過駱冰所贈的白馬,說道:“你騎了這馬去吧。你身上有傷,還是……還是……”圓性搖搖頭,縱馬便行。
胡斐望著她的背影,那八句佛偈,在耳際心頭不住盤旋。
他身旁那匹白馬望著圓性漸行漸遠,不由得縱聲悲嘶,不明白這位舊主人為什么竟不轉(zhuǎn)過頭來。
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的前傳,但是寫作時間靠后,性格故事都不太聯(lián)戲。
然而作為《書劍恩仇錄》的后傳倒是合格的,一干人物都有了下落。
結(jié)尾程靈素死去,袁紫衣也是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胡斐這個大豬蹄子形單影只。
可能大家太喜歡程靈素了,歷次改編都是大美女(龔慈恩、李嘉欣、鐘欣潼等)飾演,讓觀眾只覺得胡斐瞎了眼。
原著里程林素出場描寫是“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發(fā)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yǎng)。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直男看不上這樣的女孩子是非常合情合理。
即使程靈素為救胡斐慘死,聽著“小妹子待情郎恩情深,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的山歌,胡斐也只是“憐”和“悔”,“愛”仍然是談不上。
所以看到胡斐的結(jié)局,算是大快人心的。
?1991臺視版《雪山飛狐》,全損畫質(zhì)也可以看到龔慈恩版程靈素的美貌
《倚天屠龍記》 | 1961
趙敏嫣然一笑,說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這可不違反武林俠義之道罷?”張無忌提起筆來,笑道:“從今而后,我天天給你畫眉。”
忽聽得窗外有人格格輕笑,說道:“無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闭侵苘迫舻穆曇?。張無忌凝神寫信,竟不知她何時來到窗外。
窗子緩緩?fù)崎_,周芷若一張俏臉似笑非笑的現(xiàn)在燭光之下。張無忌驚道:“你……你又要叫我作甚么了?”周芷若微笑道:“這時候我還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趙家妹子拜堂成親,只怕我便想到了。”
張無忌回頭向趙敏瞧了一眼,又回頭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時之間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憂,手一顫,一枝筆掉在桌上。
這可能是男人的噩夢。
張無忌小時候倒真是前途無量的樣子,越大越慫。所以這個鬼片一樣的結(jié)局是金庸給他的懲罰吧。
《倚天》這種有魔教又有異族朝堂的小說,地域和人設(shè)都可以更放飛。
明教上一輩的男女關(guān)系剪不清理還亂,玄冥二老是很有壓迫感的反派,成昆就完全是反社會人格。
冰火島已經(jīng)到達北極圈,光明頂快到帕米爾高原了(六大門派真的想不開)。
在這種嚴苛的境地下,張無忌能活下來也是很不錯了。
?1993電影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張敏的趙敏,眉毛看上去還蠻好畫的
《白馬嘯西風》| 1961
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再有學(xué)問,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因為包羅萬象的《可蘭經(jīng)》上也沒有答案;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么法子?
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馬已經(jīng)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zhí):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strong>
進階一點的金庸迷,或少女心重的,會用這個結(jié)局來給ta的青春歲月做注腳。
長大一點,慢慢懂得,喜歡不是恒定的,不喜歡也沒什么大不了。
《鴛鴦刀》 | 1961
眾人驚喜交集。袁冠南伸手到卓天雄腰間一摸,抽出一柄短刀來,精光耀眼,污泥不染,自是真正的鴦刀了。
袁夫人將鴛鴦雙刀拿在手中,嘆道:
“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于天下的大秘密,這果然不錯,可是他便知道了這秘密,又能依著行么?各位請看!”眾人湊近看時,只見鴛刀的刀刃上刻著“仁者”兩字,鴦刀上刻著“無敵”兩字。
“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于天下的大秘密。
開開心心的一個小短篇。
恩怨情仇都有點過家家。
男女主角以為他們是兄妹,這個梗也是真的很好用。
《連城訣》 | 1963
狄云在丁典和凌姑娘的墳前種了幾百棵菊花。他沒雇人幫忙,全是自己動手。他是莊稼人,鋤地種植的事本是內(nèi)行。
只不過他從前很少種花,種的是辣椒、黃瓜、冬瓜、白菜、茄子、空心菜……他離了荊州城,抱著空心菜,匹馬走上了征途。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廝混,他要找一個人跡不到的荒僻之地,將空心菜養(yǎng)大成人。
他回到了藏邊的雪谷。鵝毛般的大雪又開始飄下,來到了昔日的山洞前。
突然之間,遠遠望見山洞前站著一個少女。
那是水笙!
她滿臉歡笑,向他飛奔過來,叫道:“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于會回來的。”
《連城訣》是金庸最悲慘的一部小說,武林名宿道貌岸然,光鮮的二代們一肚子壞水,落花流水四位大俠好點的剛愎自用,壞的簡直突破了認知底線。大反派血刀老祖在各種對比下倒顯得坦蕩。
男主很像基督山伯爵,被冤枉,被酷刑(穿琵琶骨),喜歡的人嫁給了仇人,好朋友丁典和喜歡的女孩雙雙慘死。
只不過艾德蒙·鄧蒂斯化身基督山伯爵后來雄起了,狄云卻一直期期艾艾。
最后的結(jié)局他也沒想“殺盡天下惡人”之類,只是一心把師妹的孩子養(yǎng)大。
而且我總覺得黑富美水笙但凡有更好的去處也不會在雪谷等他。
這些都不算最慘的,最賺我眼淚的是后記——金庸小時候長工和生的故事。
一個恐怖故事最恐怖的是告訴你他是真實故事改編,一個悲劇也是。
?2004大陸版《連城訣》,六小齡童貢獻出他讓人信服的演技,把花鐵干的改變詮釋得順理成章
《天龍八部》 | 1963~1966
七八名鄉(xiāng)下小兒跪在墳前,亂七八糟的嚷道:“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面亂叫,一面跪拜,有的則伸出手來,叫道:“給我糖,給我糕餅!”
慕容復(fù)道:“眾愛卿平身,朕既興復(fù)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strong>
墳邊垂首站著一個女子,卻是阿碧。她身穿淺綠衣衫,明艷的臉上頗有凄楚憔悴之色,只見她從一只籃中取出糖果糕餅,分給眾小兒,說道:“大家好乖,明天再來玩,又有糖果糕餅吃!”語音嗚咽,一滴滴淚水落入了竹籃之中。
眾小兒拍手歡呼而去,都道:“明天又來!”
王語嫣知道表哥神智已亂,富貴夢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段譽見到阿碧的神情,憐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和慕容復(fù)同去大理,妥為安頓,卻見她瞧著慕容復(fù)的眼色中柔情無限,而慕容復(fù)也是一副志得意滿之態(tài),心中登時一凜:“各有各的緣法,慕容兄與阿碧如此,我覺得他們可憐,其實他們心中,焉知不是心滿意足?我又何必多事?”輕輕拉了拉王語嫣的衣袖,做個手勢。
眾人都悄悄退了開去。但見慕容復(fù)在土墳上南面而坐,口中兀自喃喃不休。
其實這個結(jié)局,在回目里已經(jīng)劇透: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
從《天龍八部》開始,金庸不再那么執(zhí)著于“胡漢恩仇”(不像隔壁的梁羽生,大漢沙文主義貫穿始終)。內(nèi)心追求的也不只是家國大義,也有塞上牛羊。 (只是塞上牛羊成群到天邊,卻不是我牧馬,也不是你放羊。)
關(guān)于大結(jié)局,新修版讓王語嫣也站到了瘋癲的慕容復(fù)身邊,我覺得那樣也挺合理的。
?1997香港無線版《天龍八部》
《俠客行》 | 1965
“只見梅文馨抱著芳姑的身子,走將出來。芳姑左臂上袖子捋得高高地,露出她雪白嬌嫩的皮膚,臂上一點猩紅,卻是處子的守宮砂。梅文馨尖聲道:“芳姑守身如玉,至今仍是處子,這狗雜種自然不是她生的。”
眾人的眼光一齊都向石破天射去,人人心中充滿了疑竇:“梅芳姑是處女之身,自然不會是他母親。那么他母親是誰?父親是誰?梅芳姑為甚么要自認是他母親?”
石清和閔柔均想:“難道梅芳姑當年將堅兒擄去,并未殺他?后來她送來的那具童尸臉上血肉模糊,雖然穿著堅兒的衣服,其實不是堅兒?這小兄弟如果不是堅兒,她何以叫他狗雜種?何以他和玉兒這般相像?”
石破天自是更加一片迷茫:“我爹爹是誰?我媽媽是誰?我自己又是誰?”
梅芳姑既然自盡,這許許多多疑問,那是誰也無法回答了。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在《俠客行》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不過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對臘八粥有心理陰影。
?1989香港無線版《俠客行》,那時梁朝偉還沒有封神,還是插科打諢的少年模樣
《笑傲江湖》| 1967
盈盈道:“那日我爹爹來到朝陽峰上,這廝便來奉承獻媚,說道得了《辟邪劍法》的劍譜,前來獻給爹爹。爹爹問他有何用意,他說想當日月教的一名長老。爹爹沒空跟他多說,叫人將他看管起來。后來爹爹逝世,大伙兒忙成一團,誰也沒去理他,將他帶到了黑木岸。過了十幾天,我才想起這件事來,叫他來一加盤問,卻原來他自練‘辟邪劍法’不得其法,竟自己將一身武功盡數(shù)廢了。這人是害你六師弟的兇手,而你六師弟生平愛猴,因此我叫人覓了兩只大馬猴來,跟他鎖在一起,放在華山之上?!?/strong>
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只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闭f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
《笑傲江湖》是很多人的心頭好,雖說是明朝背景,但并無多少實質(zhì)。
因為沒什么史實需要去羈絆,可以極盡波云詭譎之能事。
小時候我們絲毫不覺得曲洋劉正風的友情有可疑,完全不明白“自宮”到底是要干嘛,東方不敗繡花有個男寵也沒去深想什么。只是覺得一切隔著薄紗一樣,神神秘秘。
林平之是金庸筆下難得智商在線并對目標貫徹始終的公子哥,畢竟你們想想游坦之后來崩成什么樣。只是他的結(jié)局也太過悲慘。
而回到開篇,林平之初登場時,有小師妹,有可愛的師弟們,有慈愛的師母,去福建“出差”也開開心心,這才是令狐沖的桃花源。
我始終不覺得令狐沖有多么喜歡任盈盈,他從沒在任盈盈面前手足無措過。
任盈盈是命運(金庸)塞給他的桑榆,但是東隅,到底是失去了。
?1996香港無線版《笑傲江湖》,
《越女劍》 | 1970
“她凝視著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的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余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shù)十名衛(wèi)士急步奔到門外。衛(wèi)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
范蠡擺了擺手,眾衛(wèi)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劃船去,再也不回來了?!?/strong>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她,但棒端發(fā)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她心口。
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金庸小說里求而不得的情況很多,但是這種「情敵是西施怎么辦,在線等,挺急的」的情況,也是絕無僅有的。
越女劍的故事通篇都像是范蠡西施傳奇?zhèn)髌婀适碌囊粋€小番外而已。
《鹿鼎記》| 1969~1972
韋小寶將母親拉入房中,問道:“媽,我的老子到底是誰?”
韋春芳瞪眼道:“我怎知道?”韋小寶皺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過什么客人?”韋春芳道:“那時你娘標致得很,每天有好幾個客人,我怎記得這許多?”
韋小寶道:“這些客人都是漢人罷?”韋春芳道:“漢人自然有,滿洲官兒也有,還有蒙古的武官呢。”
韋小寶道:“外國鬼子沒有罷?”韋春芳怒道:“你當你娘是爛婊子嗎?連外國鬼子也接?辣塊媽媽,羅剎鬼、紅毛鬼到麗春院來,老娘用大掃帚拍了出去?!表f小寶這才放心,道:“那很好!”韋春芳抬起了頭,回憶往事,道:“那時候有個回子,常來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說,我家小寶的鼻子生得好,有點兒像他?!?/strong>
韋小寶道:“漢滿蒙回都有,有沒有西藏人?”
韋春芳大是得意,道:“怎么沒有?那個西藏喇嘛,上床之前一定要念經(jīng),一面念經(jīng),眼珠子就骨溜溜的瞧著我。你一雙眼睛賊忒嘻嘻的,真像那個喇嘛!”
石破天對于父母是誰還有“迷茫”,韋小寶卻已經(jīng)完全不在意,甚至是蒙滿回漢都無所謂了。
韋小寶可愛、義氣、機靈、執(zhí)著、大方、毫無階級觀念,當然同時又雞賊、耍小聰明、說一套做一套。
可是我們不能跳出歷史背景來說三觀,韋小寶的處世哲學(xué)在當時來說是如魚得水的。
俠不俠什么的,隨他去吧。
?1998香港無線版《鹿鼎記》,是TVB金庸改編劇最后的榮光
1972年,金庸封筆。
2008年,金庸全集新修版出版。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享年94歲。
結(jié)尾:
謝謝租書店那些油膩膩的盜版書,謝謝老師沒收閑書的白色恐怖,謝謝少年時共享武俠小說的那些友情。
細碎微小的曾經(jīng),結(jié)構(gòu)成今日的我們。
往事已矣,茫茫若夢。
謝謝金庸。
如果有心,請留言寫下你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或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