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百變星君
短片《啥是佩奇》火了。
片中主角大爺憑借為孫子打造“硬核佩奇”也火了。
當大多數人把焦點集中在爺爺為孫子焊接佩奇時,我卻留意到了另一個細節(jié)——兒子開車回家,把大爺接到城里過年時,大爺一臉不愿意。這似乎是我們常見的父親形象。
《啥是佩奇》影片截圖(點擊文字,跳轉TOPYS專訪導演張大鵬)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關于父親畫像,你的會是?
嚴肅?少言多做?日夜在外奔波勞碌?
……
一個形容詞或是名詞也許難以形容他,因為我的爸爸可能是“百變星君”。
?? 全國電子
這支時長10分鐘的“超現實虛構”溫情影片,由金牌華文廣告導演羅景壬聯(lián)手臺灣3C數碼產品平臺全國電子共同呈現。影片以單親家庭的父女關系為線索,故事時間線跨越女兒從童年長大成人。
故事中的爸爸為讓女兒快樂,選擇扮演國王、海盜、恐龍、美人魚、超人、突擊兵,甚是黑社會大哥。
而隨同成長,煩惱接踵而至,快樂的事慢慢變少,女兒直言,她已長大,爸爸不必為她扮裝了。
父女之間感情深,卻又疏離,紀念日不一定一起過,心事不一定會講。
兩人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
直至某日,一本紀念冊激起所有回憶,才知曉,在他漫長的扮裝歲月里,最努力扮演的是一位好爸爸。
影片上線后,導演羅景壬在個人Facebook就此影片,寫道:
“臺灣父親的樣貌,其實缺乏多樣性。在外頭,他們也許演技精湛,鞠躬哈腰、彬彬有禮、忍氣吞聲,拼飯局,忙著發(fā)大財。沒有選擇權,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最佳的愛孩子方式。在這個急躁的社會,這支超現實作品送給每一位每晚回家,早已扁平、躺平的爸爸?!?/span>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父女之間的隔閡,似乎總能比父子之間更容易打破。
而在這部影片釋出前,全國電子也以單親家庭中父子關系作為線索,推出這支名為《被忘記的餐桌》的影片。
??全國電子
兩支影片,劇本與拍攝手法上均有異曲同工之妙。后者以餐桌、美食、父子關系,向觀眾傳達“與家人一起吃飯,不僅是讓大家吃飽而已,更是讓我們有多一點的時間去了解家人,家的對話,從一張餐桌吃飯開始”。
兩支溫情催淚作品,也為全國電子吸引了共計100萬+的播放量,引發(fā)觀眾的一致好評。
而這也說明洞察準確的創(chuàng)意,盡管是平實無華的故事線描述,也能激起無數共鳴。
我的爸爸是超人,但他也需要我們的陪伴。
那不如,就從今天回家吃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