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在這個桶里裝的東西,真的有點平
賈樟柯給蘋果拍了2019新年廣告,這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至于這“一個桶”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我們也是剛剛才知道。
嗯,不是改裝成的架子鼓;不是新款HomePod;更不是什么導演老婆……原來就是一桶代表著家味的雞蛋啊。
短片長達六分鐘,坦白說,全片看完并沒有太多驚喜。(也或許是前期的心理預期值太高。)不過還好,我們至少還能從中摳出不少賈樟柯式的藝術(shù)烙印。
沒有宏大敘事,講述的就是故事男主帶著一桶媽媽精心準備的雞蛋從鄉(xiāng)村回到城市的故事;男主角依舊是游走在現(xiàn)代都市文明的邊緣人;而至于導演最標志性的,不為資本所裹挾的獨立性,很遺憾,在這支片子里,暫時我還沒有看到。
毫無疑問,今年的《一個桶》一定逃不脫和去年的陳可辛導演作品《三分鐘》作比較的命運。一位是作品鮮在國內(nèi)上映的獨立電影導演,一位是高明的商業(yè)片導演,兩人同樣是在(表面上)有限的道具條件下,操作這么一支商業(yè)廣告片,高低較量我們不妨還是交給市場評判。
而我倒覺得,陳可辛似乎更懂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講好一個有煽動力的故事。對于賈樟柯而言,3分鐘太短,6分鐘也不夠。
嗯,不夠到蘋果還要釋出兩支幕后花絮視頻來進一步解讀iPhone XS的高清慢鏡頭和景深在電影拍攝中的作用。
這也并非賈樟柯第一次執(zhí)導商業(yè)廣告片。2015年給陌陌拍的那支《陌生并不存在》似乎并沒有激起太多水花(沒有印象不要慌,大多數(shù)人都對它沒印象)。賈樟柯在這條商業(yè)廣告片中試圖使上自己最擅長的捕捉風塵仆仆凡人的技巧,可惜卻以俗套雞湯收尾。這樣略顯尷尬的搭配,讓賈樟柯式廣告缺了點賈樟柯式電影的獨道風味。
這一點,在《一個桶》中,同樣令人遺憾。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賈樟柯的第一部小片兒《小山回家》。從攝影到后期皆是最低配設置,拍攝經(jīng)費僅有2萬元。導演從那時起就開辟了純寫實講述,手持紀實風格。若是從這一角度來看,蘋果想要突出“用iPhone XS拍攝”的產(chǎn)品性能,找賈樟柯明明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可藝術(shù)歸藝術(shù),市場歸市場,能堅持把一條道兒走到底就已經(jīng)很不錯。
而這一次,賈科長啊,您是太迎合普通受眾了,還是太敷衍自己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