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騫:拍下來的都是表象,真留下的都在意識里了
朱騫:獨立攝影師,坐標上海。多元的視角與獨特的創(chuàng)作語言使其成為諸多品牌活動與時尚事件的現(xiàn)場記錄者。
認識朱騫,是先通過他的作品。他鏡頭下的靜物,以不同材質與形狀的組合構建平和的沖突感,節(jié)制中帶著隱約的秩序;他眼底的上海,卻收盡了這座光怪陸離的城市背后市井卻矛盾的一面。他說,“我喜歡平實的視角”,于是他的照片平易近人,卻也獨自特別著。
他將自己租來的小房子一手打造得似個實驗室,各類高飽和度的撞色與家居中不經意間透露的高品味,都耐人尋味。他戀家,也喜歡在這方空間中完成各式各樣帶著實驗性質的拍攝。而動身旅行這件事,除了工作邀約,也多半是在被朋友說服的情況下發(fā)生。
與朱騫交談,他總是禮貌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過分熟絡,也不特地向這個世界呼喊些什么。“話少且低調”,大概是幾次采訪下來他被貼到的最顯眼的標簽之一,但從他的寥寥言辭中,我們或許可以快速地了解這位朋友口中“吃碗好吃的面也開心”的大男孩,對于攝影、旅行與生活的種種不張揚、卻始終堅定的態(tài)度。
Q:聽您說您最近的一次旅行是去了以色列,有什么有趣的見聞可以分享嗎?
A:其實主要是為了Bansky的“The Walled Off Hotel”去的。酒店在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領土分界點伯利恒 (Bethlehem)。
Q:旅途中的哪些時刻會讓您覺得“活著真好”?
A:不用在旅途就能感覺活著真好吧,不用坐長時間的交通工具的旅行,真好。

Q:在您的旅行中是否有一些讓您印象深刻或是非常喜歡的情景?是否有用鏡頭記錄下來?
A:沒有。拍下來的都是表象,真留下的都在意識里了。
Q:旅行與生活中,您覺得自己還沒拍夠的城市是哪一處?

朱騫的家中一角。
Q:您覺得該如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如何捕捉所謂的“決定性瞬間”?
A:多觀察。
Q:在成為職業(yè)攝影師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A:自己。

Q:您是否有審美麻木的時候?又是否有一直在尋找或是試圖構建的某種畫面景象?
A:我總是試圖用身邊的東西來組合創(chuàng)作。

Q:您為什么喜歡拍靜物?
A:因為可以在家,用窗照進來的光,再加上一個很小的空間就可以拍攝了。
Q:是哪兒來的靈感?
A:觀察與嘗試。
Q:您覺得什么樣的照片可以成為讓您滿意的好作品?什么樣的作品您會想要分享給大家看?
A:這倒也沒什么具體的標準??赡苁怯新蓜痈?,也可能是因為一個意外造成的,也可能是看起來有點詭異的。

Q:您平時習慣用的修圖軟件或app是?有某一款喜好的濾鏡或是風格嗎?
A:Photoshop。
Q:除了攝影,您在旅行中還有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A:那應該是吃吧。

Bonus環(huán)節(jié)
1、請分享您的長途旅行收納清單
內衣褲、洗漱用品、相機。
2、請分享對您來說最實用的旅行收納技巧
少帶。
3、請分享一件您最喜歡的或是對您最有意義的旅行紀念品
雖然我不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但我覺得每次被動地出門的所見所聞,無論是怎樣一個不敏感的人, 總會對其產生微妙的影響。我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每次旅行的紀念品,盡管它是不可見的。所謂的 紀念品倒是不那么重要。
4、請推薦您旅行過程中遇到的最喜歡的城市或是最喜歡的一間小店
夏天的函館,游客較少,有種蕭瑟的氣氛。
5、您覺得人為什么需要旅行?
需要跟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或自己度過一些在路上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