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9個神奇的書籍設計,妙啊
如今,書本基礎功能的替代品已經逐漸占領了我們的生活,Kindle和手機閱讀器的便捷,極大地壓縮了傳統(tǒng)印刷書本的空間。
但可別悲觀地認為“紙質書即將消亡”。在我看來,它依舊是最棒的閱讀用品,就如同剪刀、勺子,被發(fā)明出來的那一刻就無可替代。更棒的是,只有我們手中的紙質書籍,才能誕生這些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它們不僅在古代世界珍若瑰寶、大放異彩,現代科技和藝術思維也賦予了他們奇妙的生命力。
古代組
這本微型小圓書,是個藝術品(1480)


這本無比精致的微型書名叫 “Codex Rotundus”,大約在1480年左右制成。是一本在中世紀盛行的基督教靈修書,內容用法語和拉丁文寫成。
盡管直徑只有9厘米,但它多達266頁,書脊有3厘米厚。因此必須用三個金屬扣將書固定在一起,三個金屬扣都是精美的哥特字母樣式。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比利時布魯日的一位匿名圖書畫家。
看這本書的感覺,就像走迷宮。(十六世紀)
在16-17世紀,有一種特殊裝訂的書籍稱為“dos-à-dos”,史學家Erik Kwakkel稱它們?yōu)椤板吡_雙胞胎”。這種書的設計奇特之處在于它們共享一個封底,正看是一本,反過來又是一本。

但它可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真正把人繞暈的書在這兒??

該書在德國印刷,內容基本為宗教,其中包括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作品。現在,它是瑞典Str?ngn?s Rogge圖書館的珍貴藏書。
這本獨特的書是“dos-à-dos”的變體。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共有六種不同的打開方式。
換句話說,這本書其實是六本不同的書的奇妙組合。每一本被單獨裝訂后,設計者又用巧妙的手法將他們組合成為一本。
如果說你翻開同一頁,但今天看的內容和昨天的完全不一樣,不要懷疑自己,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呀~
現代組
這可是最早的電子書(1949)

如何利用現代發(fā)明來增強印刷書籍的功能?1949年,西班牙作家和老師ángelaRuiz Robles制作了這本《機械百科全書(Enciclopedia Mecánica)》,通常被認為是電子書的前身。
這個神奇設備使用壓縮空氣進行操作,讀者可以通過線軸操作,來加載后文的內容。它甚至還具有縮放功能,令人驚嘆。
發(fā)明人還計劃在機械百科全書的下一個版本中增加閱讀燈,計算器和聲音功能……雖然沒有實現,但目標果然是做電子書吧。
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本,如今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的國家科學技術博物館展出。
在紙質書上點一下,就能在你的電腦上打開超鏈接(2010年)

這本特別的書名叫“Blink”,意為“書(Book)+鏈接(Link)”。它是現代科技與書籍結合的最杰出典范之一。
這本書由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Manolis Kelaidis制作,想要見識它的神奇之處首先要將書與電腦藍牙連接。能夠點開超鏈接的秘密在于,文本的某些部分用導電墨水印刷,所以,當觸摸一個帶有鏈接的單詞時,你的手指就閉合了這個電路,相當于按下一個開關。書本立即會向已配對的計算機發(fā)送指令。
當你看書時遇到障礙,想要查詢特定單詞的定義,或者看看某個內容的百科條目,再也不用自己手動搜索,點一下就行了。
這可太方便了,想想還有點激動。
刑偵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設計?。?014年)

這本書名為《PS:巴爾古津骨架的秘密(P.S.-Secrets of the Barguzin Skeleton)》,作者Tibor Borzák。這本書關于一具歐洲人骨架引發(fā)的爭議。
在西伯利亞的巴爾古津,人們找到了一個歐洲男人的骨架,他的體征有25處與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匹配。而這具尸骨的謎團最終變成了科學、文化和政治沖突的犧牲品。
聽起來就很刺激,而看得過程更充滿趣味。不僅僅是因為內容,也是因為這本書的設計令人超有參與感。本書由匈牙利平面設計師MártonBorzák設計,里面充滿了看不見的圖片和注釋。你需要通過書脊內置的紫外線燈,在書中尋找線索,來探尋全部秘密。
這和內容也太配了,好想擁有!
讓閱讀時的光線變成你書本的一部分(2014年)

閱讀所需的光線能不能成為閱讀本身?這實在是個大膽有有趣的想法。
兩位日本藝術家Megumi Kajiwara和Nijima Tatouhiko制作了一本名叫《動畫剪影》的兒童書。
這本書在每一頁之間都有一小小的鏤空圖案。當讀者翻頁時,中間立體的卡片會在光線作用下形成一個奇妙的陰影,隨著光源的變化,這些陰影可在頁面上自由移動,與書本上平面的插畫交疊,成為最真實的動畫。
閱讀的溫暖讓這本書展現它的美麗(2014)

如果說光線可以成為閱讀的一部分,那么溫度也可以。
這本書名為《修辭學就是設計藝術(Rhetoric as the Art of Design)》。它的封面,可真的是設計藝術。
這個封面由特殊的黑色熱敏墨水油墨印制,覆蓋在四個顏色層上。每層都由不同的藝術家設計組合而成。
當它靜靜放在桌面或書架上,就只是普普通通的黑色。但當你閱讀時,書本感受到你手心的溫度,封面的黑色熱敏墨水就會慢慢褪去黑色的偽裝層,展現出內里美麗的花紋來。
這本書讓人閱讀越冷……(2017)

如果說前一本書要完全展現它的美麗需要溫暖,這本則完全相反。
Invisible是這本書的名字,它只能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下才能閱讀,不然就全是空白頁。
它使用特殊的熱敏涂料打印文本。僅當溫度低于0攝氏度時,字母,單詞和句子才變得可讀。(這可真的太冷了……)
里面的內容包括流浪者撰寫的文字、詩歌,回憶錄和散文。甚至還有報道文學和劇本。
書名的Invisible,再加上寒冷與弱勢群體,這真是一種極易激發(fā)同理心的微妙隱喻。
這本書種下去可以長成一顆樹(2015)

乍一看,這只是一本漂亮的兒童繪本。但是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可以長成一棵樹。
我們都知道,紙張由木漿制成,而每一本書,都可能蘊藏著一棵樹生命。
這個概念由阿根廷兒童書籍出版商Pequeno Editor付諸實踐,他們制作的這本書使用了一種環(huán)保油墨,并在一種無酸紙上印刷文字和插圖,樹的種子也被嵌入在書頁中。把它種在地下,澆水施肥,它最終會長成一棵美麗的樹,完成生命的循環(huán)。
最后附贈一個高科技書,巴掌大小但其實是一個電風扇——

被可愛到了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