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paper*九月特刊告訴你:雜志,就是用來剪的!
在這個越來越數(shù)字化的時代,紙質雜志想要引起人們的注意,似乎總要花點心思。創(chuàng)刊于1966年的時尚、藝術、設計類雜志《Wallpaper*》這次的九月刊就很不一般。由LV男裝藝術監(jiān)督、OFF-WHITE首席執(zhí)行官Virgil Abloh操刀的限量版封面被虛線和剪刀從中間分割開來,不用懷疑自己,Virgil Abloh確實是在明示你剪開它。

限量版封面名為“2 for price of 1”,即是讀者可以通過裁剪這一動作用一份的價格獲得兩件作品。Virgil Abloh希望讀者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觸摸體驗雜志的印刷實感,加強和實體物品的互動。他甚至希望讀者的指印可以留在白色的封面上,這代表了一種參與。

他本人亦親自做出示范,錄下視頻上傳到雜志官網(wǎng),并在canary---yellow.com出售184份裁剪后的雜志。所有的收益都將被用于幫助黑人學生完成學業(yè)。
《Wallpaper*》表示邀請Virgil Abloh是在看到其為梅賽德斯奔馳設計的藝術項目Project Gel?ndewagen之后,在這一項目中,Virgil Abloh與Gorden Wagener合作,重新詮釋了這個德國品牌的classic G-Class SUV系列。

Abloh此次對于封面的處理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通過對外部視覺的處理,讓物品展現(xiàn)出一種“可觸碰感”。在畫面中間設置的虛線和剪刀則意味著從整體上將雜志看作一個物品,而裁剪的動作將賦予其生命。

Abloh還希望通過這種人與雜志的互動突破二維和三維世界的界限,讓人們不再局限于屏幕里單一的二維視角。


九月特刊的封面則由概念藝術家Clare Strand設計,承接了裁剪和空間維度的創(chuàng)意。她的靈感來源于諷刺小說《平面國》(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這是一本由英國教師埃德溫·艾伯特(Edwin Abbott)創(chuàng)作、出版于1884年的中篇小說,作者原本旨在批判維多利亞時期的階層制度,但就現(xiàn)在看來,這本書更長遠的貢獻似乎是其中對于維度的審視。科幻作家以撒·艾西莫夫曾在為這本書所作的序中寫道:“這是一個想了解維度的人能找到的最好介紹”(The best introduction one can find into the manner of perceiving dimensions.)。

實際上,早在2011年,Strand已經(jīng)制作過關于《平面國》的作品,通過對攝影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嘗試突破維度去看待世界。此次在疫情期間接到《Wallpaper*》的邀請,Strand更是感覺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多地通過屏幕上的二維世界在展開,通過CUT&FOLD系列,她再度回歸到對維度轉換的異想中來。

在CUT&FOLD系列中,Clare Strand對George Harvey的黑白攝影作品進行了處理,她希望讀者能夠通過裁剪或折疊的方式和這些圖像互動,甚至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作品,就像《平面國》的主角一樣,不斷嘗試從新的角度看世界,用二維的平面內容創(chuàng)造出三維的實物作品。Srand認為,單色調更有助于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圖像的幾何形狀上,“讓人們直擊最精華的部分”。


《Wallpaper*》的嘗試本質上是呼吁人們通過動手裁剪的方式,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不被現(xiàn)實局限,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對世界、對自己及時做出反思,從而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