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燃文案,奧運會解說詞靠前站
在這個多災(zāi)多難的夏天,奧運會興許是唯一讓我們振作起來的多巴胺。
賽場上,每次中國運動員的一舉一動,輕易牽動我們這些精神體育愛好者的熱血神經(jīng)。賽場外,這屆的奧運會解說詞聽得讓人心潮澎湃,燃爆中國魂和自豪感。
央視現(xiàn)身說話,何為優(yōu)美的中國話
我們央視解說員,臥虎藏龍,有的才高八斗,自帶一部“詩詞大會”。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央視報道羽生結(jié)弦時的解說詞,“容顏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自那時起,古風味道的央視解說,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 就這樣深深印在大家的腦海里。
在這次東京奧運會,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用唐詩宋詞、文言古語,創(chuàng)造了一場古風的意境。
隨便拎出一兩句解說詞,我們仿佛就在腦海里自行步入,風亦飄搖雨亦瀟瀟的快意江湖。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100米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10秒內(nèi)沒有亞洲人。作為一名田徑運動,蘇炳添,以32歲“高齡”,突破人類的極限,用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記錄,成為首位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怎么做到的呢?央視這樣說,“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歲月不負追夢人”。
這里的“功不唐捐”來自佛經(jīng),意思是這世界上沒有被辜負的努力?!坝袢暧诔伞敝傅氖氰庇穹磸?fù)琢磨才能出玉,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反而會讓人保持斗志。短短8個字,就凝固住了蘇神揮灑汗水的日日夜夜。
虎嘯風生,龍騰云起

石智勇石破天驚一舉,奪得男子舉重73公斤級冠軍。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石智勇,這該怎么夸?
央視為我們交出一份滿分答卷,“所到之處虎嘯風生,龍騰云起,這就是王者在場上的霸氣”!
這句話完美定格住了石智勇挺舉時的那聲吶喊,也順便還原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場。
桃花影落飛神劍,一劍光寒定九州
在這些精彩的解說里,最為精彩的還是江湖少女。這些解說詞高度凝練,既精準描繪了女孩子的翩若驚鴻的柔軟身姿,又拿捏準了意氣風發(fā)的模樣。
楊倩奪下首金,“除卻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配白衣”。孫一文一劍決勝,“桃花影落飛神劍,一劍光寒定九州”。

乒乓球女單比賽中,孫穎莎以4:0的成績橫掃伊藤美誠,卻在決賽中輸給了陳夢。但央視認為她“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未來可期。
張家齊、陳芋汐,兩位00后小將出戰(zhàn),“雛鳳清于老鳳聲”,一跳拿下了第8枚金牌,讓無數(shù)人為之歡呼。

一棹逍遙天地間
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女子四人雙槳決賽的解說詞。“(姑娘們)多了一些一棹逍遙天地中的瀟灑!中國隊的這條皮艇,這四位姑娘劃得非常的輕盈。”“一棹逍遙天地間”,戲水弄舟,那是多么從容瀟灑,贏得漂亮。
漢語背后,中國人的溫良
當然大部分解說詞,也不是都這樣文縐縐的,它們淺顯易懂,但卻同樣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而我們的漢語相比重視邏輯的拉丁語系,以情見長。當語言情到深處,即使沒有華麗的詞藻,同樣也會產(chǎn)生一股強烈的沖擊波,讓我們?yōu)橹畡尤荨?strong>漢語背后,是中國人特有的溫良。
央視解說員高菡,在乒乓球比賽中的解說就特別精彩。在男子單打決賽中,她的解說詞樸實無華,但又不失偏頗,盡顯何為奧運精神。
回頭望望,這一路走過來都是風景

“獲得銀牌的是樊振東,16歲的時候他橫空出世,成為了天才少年,也是一匹黑馬。從初生牛犢不怕虎,到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刻苦而坦蕩。盡管今天依舊沒有能夠翻越馬龍這座高山,但是也請樊振東回頭望望,這一路走過來都是風景。他只有24歲,這是他的第一屆奧運會?!?/p>
漂亮的離場并不只是在巔峰時期退役,也有絕地求生,也有從零開始。

“最后所有的掌聲和榮耀,都要帶給我們的隊長馬龍,馬龍告訴我們:漂亮的離場并不只是在巔峰時期退役,也有絕地求生,也有從零開始。他是最好的奧林匹克的象征。一個時代的開啟,不會輕易落下帷幕?!?/p>
對手,永遠是我們的另一只手
面對強者,高菡投之以同理心。對于敗者,她投之以海納百川的包容心。德國老將波爾在男子單打比賽中止步八強。在頒獎現(xiàn)場,高菡主動讓鏡頭調(diào)向了球場失意的德國隊。

“鏡頭給到了羅斯科夫和波爾,這幾十年來也正是有這些對手和我們共同促進,因為對手,永遠是我們的另一只手。謝謝老將,謝謝新秀,不斷給我們帶來乒乓球最美的盛宴?!?/p>
在乒乓球壇上,德國隊和中國隊相愛相殺相糾纏,是最強對手。棋逢對手,央視解說員打開格局:正因為德國隊的存在,中國隊才會一直保持進步的清醒。
“對手,永遠是我們的另一只手?!边@句話本來是中央電視臺經(jīng)典的迎奧運公益廣告詞,用在這里,就特別妥帖。這才叫奧運競技精神,這才是大氣磅礴的中國氣魄。
下一屆奧運會,我們是不是只會說yyds了
這些優(yōu)美的中國話,也不禁讓人反思。下一屆奧運會,我們是不是只會說yyds了。
朋友們 ,掂量下自己的小腦瓜。自在高考考場,寫完語文試卷的最后一筆,你的漢語含量至今還剩多少?
漢語正在被簡化,這是不可逆轉(zhuǎn)的浪潮。如果跳出來你正在瀏覽的頁面,興許你已經(jīng)找到了背后一些不成文的撰文規(guī)律。
爆紅的自媒體,滿篇動名詞,通常講究大白話。只要邏輯用得好,就可以輕易在網(wǎng)絡(luò)上卷起情感的海嘯。
廣告文案圈特別仇視形容詞,他們最擅長琢磨語言的智慧游戲,描繪購買欲望。語言最好直給人心,才能輕易奪走注意力。更別說,在大行其道的短視頻里,千言萬語都可以用一張照片代替。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耳濡目染,重新塑造新時代的語感。倘若一個人對語言本身沒有興趣,也缺少刻意的、持續(xù)的漢語訓(xùn)練,就很容易喪失對漢語的感知力。
這就出現(xiàn)了下面這種現(xiàn)象,當我們被一件東西吸引,冒到腦海里的第一個詞語是,yyds,wsl,美爆了。
這些脫離了修辭,只剩下枝干的漢語,確實簡單易懂,也很方便成為流通的社交貨幣。但缺少了點什么,經(jīng)不起推敲,也沒什么細節(jié)可以推敲。
今年奧運會的神仙解說詞,再次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習(xí)慣語言速食的我們,仿佛回過神:原來我們的漢語如此博大精深,它既可以像羽毛那么輕逸,也可以像石頭那般厚重。
福樓拜曾經(jīng)說,仁慈的上帝寓于細節(jié)。這句話,在漢語里同樣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