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水,才不算浪費了如此明亮的夏天丨減速慢行

關于“什么是夏天”,那些習以為常的經(jīng)典回答也許都是錯的。
吃完猛咂嘴的大西瓜,或是躲進屋子里享受全天候的冷氣,實際上是一副“夏日勿近”的姿態(tài),反抗熱量、明亮或交替而來的潮濕與黏膩。
而更接近本質的夏天卻散落在各處:最綠的草,最歡的蟬,最豐沛的湖海,最長久的天光。不用特意奔赴幾百公里外的遠方,推開窗就能看到。
到底如何抓住更具象的夏天?我們想嘗試以“水”為媒,去描摹一份更觸手可及的清涼地圖。它也許就在家里、樓下、轉角處,甚至不一定是液體,但一定懷著我們對生活的美好寄望。
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指,哪一個感官才能抓住最明亮的夏天呢?


先讓眼睛去“玩水”怎么樣?
吹起書頁的是咸咸的海風,讓你分神的是入海的落日倒影——這一切可以自然地發(fā)生,假設你正巧坐在一間海邊書店的話。
不要浪費深圳的海濱基因,以面前的海灣和椰林作為在書籍中漫游的背景吧。如果你住在鹽田,可以從海景公園順路到燈塔圖書館,透過二層的巨大落地窗遙望萬頃碧波,或者去三層的天文科幻書架拿一本接近宇宙的書,去驗證那一句“燈光是城市跳動的心臟”有幾分真實。如果你正巧在深圳灣旁跑步、露營、瑜伽或散步,想要喝一杯冰美式配吐司,那么不妨來白鷺坡書吧歇息片刻。雖然錯過了候鳥的季節(jié),但海面依舊溫柔。如果你忘了帶書的話,也不要緊。位于華僑城的二十四気藝文空間,有一隅是“假雜志”的“定制書架”,精選了大量涵蓋攝影、人文、創(chuàng)意類別的國內外獨立出版物,你可以任選一個舒服的兩人座喝一杯下午茶,再透過一覽無余的玻璃窗去眺望遠方影影綽綽的海。
看看海,再看看書,慢下來,似乎連周圍的水汽都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你想要和水產(chǎn)生一種更熱烈、更直接、更撲面而來的交集,那就換上溯溪鞋,選一個忙里偷閑的晴天,去觸摸真實的山林吧。
說起沒有戶外基礎的人或孩子也能去的目的地,戶外達人葉子向我們推薦了梧桐山的桃花源。桃花源的徒步難度和危險度遠小于老虎澗,但綠野仙蹤般的自然體驗依舊一應俱全:深深淺淺的綠中有藤蔓編制而成的天然秋千,清澈的山泉水不斷從四周的石縫涌出,還能尋得深藍色的小蝦、黑色的小蜻蜓。雖然7、8月的水流量不如6月,但依舊夠一次自由的撒野。水玩得累了,再在斑斕的日光中悠悠地開一個在水里浸泡過的大西瓜,感受涼意在唇齒間飛轉,這才是理想的夏天啊——對了,以防西瓜或其他水果被溪水沖走,還可以套上塑料袋,用沙子碼住并且刨個小坑。
如果你不想要“到此一游”式打卡,想要更多沉浸式感受,那么一定要穿上溯溪鞋、長袖長褲的速干衣或者泳衣——而最終這些無法避免的“狼狽”,都會同來不及擰干的衣服一樣,變成一種具象化的夏日氣息,讓你回想起將水踩成不同形狀的那一天。


縱然吃不到在溪水中浸泡過的西瓜,但在重疊的樓宇間,舌尖依舊可以放歸山澗,比如沖泡一杯自帶白噪音的咖啡。
咖啡淪為工作提神的附加品,實在是一件太可惜的事,種豆尋豆選豆再磨豆的過程其實是一段關于遠方自然的敘事。山池最新的快閃店,開在了萬象天地水廣場雙層概念空間High Lounge。翻開菜單,喬木、木蘭、青李,這些與山野有關的詞匯夾雜著咖啡香氣撲面而來,試圖再次提醒我們去審視咖啡本身。
在名為「Lost in Forest 叢林迷蹤」的區(qū)域,陳列著「聲音掛耳」,而這些黑膠唱片大小的沖泡咖啡里,真的藏有一段未知的自然音符。戴著耳機,在氤氳的豆子香氣里,剛入口的咖啡的角色,仿佛就從一種久被忽視的日常液體,變成了一種橫跨都市與自然之間的奇妙介質。
水是可以被聽見的。從舌尖出發(fā),嗅覺和聽覺再曖昧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對于自然的感知力。


如果咖啡是摸魚溜號時的最佳選擇,那么酒精就是另一種令人放松的“水”。
伍佰有一首歌叫《晚風》,他在尾聲悠悠地唱著“慢慢吹,輕輕送”。雖是寫風,但又讓人覺得像在寫酒,尤其是綿長的夏夜里和三五好友笑意盈盈送著酒的畫面。
Bar Choice是一家藏在鬧市里的小酒館,鹵肉飯和鹽酥雞帶來了臺灣海峽的那頭的空氣。亞洲50強酒吧以及來自食客們的贊譽,成為了許多人慕名而來的理由。玄米香氣的金酒,紫蘇風味的雞尾酒,用牡蠣模擬海苔的趣味,覆蓋綿密奶泡的夏日酸甜……如果試圖用一個夜晚去記憶夏天的話,那么微醺狀態(tài)最好不過。
這一次,一起用酒精敬酒精吧。


海馬體中也藏著人們對于「味道」的感知,常常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將兩個場景微妙地相連在一起。比如有時會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中找到遠去的童年,在似曾相識的自然氣息中想到曾走過的異國街道,亦或是在香料的曖昧反應中突然來到某個下過雨的夏天傍晚。——最后我們想推薦你在夏日玩的水,是關于鼻子的。
Je Sens覺森,法語意為“我聞到,我感覺到”,是一個主張自然生活理念的香氛品牌。他們在南頭古城,開了一家?guī)炫_的三層小洋樓線下空間,邀請熱愛「氣味」的人前來尋找答案。一樓的調香師商店,有木質調、水生調、綠葉調、柑橘&茶、花香調等10大香調100種氣味。挑選完成后即可到對應空間進行調制及外觀制作,為氣味塑形。
用香水翻譯“夏天的味道”,會是什么?覺森圍繞著“盛夏蟬鳴 清河綠洲”的想象,向我們描繪了竹子、柳葉、草地這些綠葉調氣味,以及白桃西瓜、冰山泉水、海洋、瀑布等水生調氣味散播在空氣中的樣子,而這些也是在夏天更受客人歡迎的香料。
而作為一個稍有入門難度的“玩水”游戲,覺森也給出了獨家小tips:
如果心中沒有設想目標的話,可以從需求出發(fā)或是自由探索;如果已有設想目標的話,可參考以下方式:
1、從香調入手:假設你是喜歡草木香調的話,可以優(yōu)先去木質調、綠葉調里探索你心中的最愛氣味元素,確認核心后再選擇其他元素的修飾;
2、從喜愛值入手:可以參考“氣味表”內自己感興趣的氣味并做標記;直奔主核心氣味,可以優(yōu)先去探索。
P.S.寵物主,建議選擇天然成分、溫和不刺激、濃度比例較低的原料氣味;香水切勿直噴在寵物體或其環(huán)境內。


水是一個意義豐富又極為輕巧的載體。比起亙古不變的遠山,它更具流動性,且隨著每個個體的生活流動;不論久居城市或身在曠野,都能找到一種與水相處的方式。你可以把全身都浸泡在抬頭只有鳥兒飛過的溪水里,也可以以寫字樓里不經(jīng)意間聞到的香水味為契機,把記憶拉回另一個夏天。
玩水、親近水,也是我們對于現(xiàn)代生活的一種愿景——不用去刻意尋找一個遠離人煙的村落,不用去費盡心思接近一個真假難辨的逸聞。當你無法與向前發(fā)展的城市速度博弈,不如放慢速度重新審視熟悉的街道,也許那些小而美的驚喜就會盡數(shù)顯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