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極的下午,去樓下“森林浴場”曬曬吧!
在城市格子間工作久了,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這個世界的NPC,似乎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生產(chǎn)。靈魂和身體只靠一根精神“細絲”勉強牽連。心理學(xué)有個概念形容這種感受很到位,身心失去鏈接。對感受的遲鈍,其實是缺乏對“自我”的關(guān)注,會讓身體變得不那么敏感。shinrin-yoku的概念源自日本,意為“森林沐浴”,指沐浴在森林里,使用所有感官來近距離體驗大自然,屬于一種通過新鮮空氣生活的哲學(xué)。

荷蘭建筑工作室GAAGA在荷蘭的公園就建造了一座由樹干支撐的住宅樓,名為“森林浴”,靈感來自于 shinrin-yokuku,希望通過居住的療法幫助更多人在大自然中度過閑暇時間,“該設(shè)計靈感來自日本的 shinrin-yoku 練習(xí),通過這種練習(xí),人們可以沉浸在森林中,用你所有的感官感受大自然,讓身心平靜下來”。

為了讓森林浴場和周圍環(huán)境融合為一體,讓居民“近距離體驗”大自然,建筑師直接搬來了無數(shù)樹干,建筑立面被樹干柱廊包裹,用來代替原來鋼精水泥的梁柱。因為樹干長得各有特色,支撐著連續(xù)的長廊,柱廊都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形態(tài)。


原生態(tài)的樹干們相互交織,像極了公園隨意自然生長的樹木形態(tài),雖然凌亂但蓬勃向上,脫離了一種索然無味的秩序,不也正是城市人渴慕的姿態(tài)么?
森林浴場整體由一個長方體造型組成,四層樓高,嵌入在一個緩緩傾斜的場地中,坐落在樹木之間的空地上。內(nèi)部有三種不同類型的公寓,面積從 80 平方米到 143 平方米不等。

建筑的中心是一個開放的、綠樹成蔭的庭院,所有的公寓都通向庭院,并通過螺旋樓梯、陽臺和人行道相連。為了進一步能夠讓人感受到綠植的生氣,這棟住宅樓屋外還有一條小路通往室外空間。這條小路種植了一系列蕨類植物和不同種類的綠物物種,例如攀緣植物等,讓人始終有郊外小徑散步的感覺。

住宅樓內(nèi)甚至還專門設(shè)置了一條雨水鏈,這些鏈條會將雨水引向屋外的一條小溪,穿過通道并流向景觀樹木,建筑師工作室表示那條河谷,在下雨前時常干涸,通過引流會讓它們再次活泛起來。


既然是“森林沐浴”,自然少不了大自然的聲音,設(shè)計方請來了景觀設(shè)計師專門制定景觀,住宅內(nèi)種下了松樹、橡樹、樺樹、甜櫻桃和柳樹等樹木,未來這里會成為森林空地中的混合棲息地,吸引來蝴蝶、蜜蜂、鳥類、蜻蜓和兩棲動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該住宅結(jié)構(gòu)遵循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原則,至少 85% 的應(yīng)用材料重量是可以循環(huán)的,這也意味著這些樹木甚至上層建筑的混凝土構(gòu)件都并非一次性,用完即棄,未來它們還可以在使用壽命結(jié)束時進行拆卸,既能回收,也可以直接再利用。
一棟真正屬于自然的房子或許除了能帶來功能性的使用體驗,還應(yīng)該能夠還給自然,這可能才是鮮活生命的意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