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品牌在用行動詮釋“第一稿往往才是最好”
品牌logo之于品牌,就像臉之于人,名字未必能獨一無二,也無法保證會被人記住,logo出現(xiàn)卻時常起到視覺提示的作用,讓人一下子想起關(guān)于某品牌的種種。
麥當勞的M拱門、肯德基的KFC白胡子老頭、GUCCI的雙G連環(huán)、Lacoste的鱷魚、Kappa的“背靠背”、Adidas的三條紋、耐克的鉤子…….有了這些logo,即使有天文字從世界上消失,品牌仍然有亮明自己身份的手段。這也是許多品牌在設(shè)計logo時大費周章,寄希望于它要有足夠的代表性和辨識度的原因。而另一些品牌因為實在“活”太久,喜歡變著花樣地折騰logo(是折騰設(shè)計師吧),轉(zhuǎn)著圈地“換臉”,換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衣不如新,logo真的不如舊,經(jīng)得住考驗的往往是第一版的(乙方都懂)。
# 百事Pepsi
看到百事可樂借著125周年紀念的由頭發(fā)布的“新”logo(上次更換logo還是15年前),我竟一時想不起過去15年在用的logo長什么樣,可真是15年來換了個寂寞啊。和我一樣失憶的看這里↓。

這款從2008年開始使用至今的logo將圖形和字母分開,紅白藍色塊組成一個傾斜的笑臉形狀,讓人聯(lián)想到它的代言人們最愛擺的仰頭掫可樂pose。雖然看上去也還不錯,但品牌覺得是時候讓它退役了。

新logo其實并不新,甚至能在1970、80年代出現(xiàn)過的logo上找到它的影子。重新讓字母回到幾何圖形的中心,波浪形的曲線傳遞出律動感,雖然沿用三色但在色彩的飽和度上做了調(diào)整,藍色飽和度更高,顯得更有活力,字母使用的黑色則代表越來越受歡迎的無糖款,字體依舊是無襯線字體,但細節(jié)處的微小變形又增加了一些靈動,總體既有復古味又有未來感,不知為何總讓我想起一些Y2K風格的自信和活力。
據(jù)百事集團透露,這款新logo會在今年秋季在北美上市,預計明年推向全球市場。

#GAP

有一些品牌不僅標記著我們的穿衣品味,它也標記著我們某段時間內(nèi)的生活狀況,比如有小鎮(zhèn)/小城青春記憶的人可能會對真維斯、凡客、GAP這些品牌格外親切。千禧年后的十年里,這些有美式快時尚基因因而顯得分外“洋氣”,同時又有較高性價比的服飾品牌填滿了許多少年的衣柜。
2010年,在世界快時尚市場上已經(jīng)站穩(wěn)腳跟的GAP曾經(jīng)有過一波“迅雷不及掩耳”的品牌更新動作,上圖左邊這枚用了24年的藍色方塊logo被更換為中間這枚。雖然并不難看,甚至字母襯線的細節(jié)改動還頗為新穎(原有的字母襯線的確略顯呆板),也更加突出了品牌名字,但還是遭到了來自市場和設(shè)計圈的群嘲。營銷部門火速根據(jù)反饋調(diào)整策略,在6天之后將品牌logo重新?lián)Q回原有的,這枚新logo也幾乎成了史上使用時間最短的品牌logo之一,快到消費者如我們都無法記住它曾經(jīng)存在過。
時至今日,回想這出鬧劇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品牌logo換新的動作理應該非同小可,似乎不該因為一些人的閑言碎語就輕易推翻,況且,6天足以驗證真實的市場反饋嗎?logo被罵丑和銷售額下滑好像也不完全正相關(guān)?當然,由這些疑問產(chǎn)生的陰謀論猜測不會缺席,有人認定這完全是品牌的一種公關(guān)手段,本質(zhì)只是噱頭和炒作。
無法看透的我們只能說一句:更換logo茲事體大,無論換新還是換舊,品牌不該不虛心,但有時也沒必要太虛心。
#可口可樂coca-cola

提到了Pepsi,不提coca-cola也是不太合理。這兩大冤家確實沒少通過在logo上動手腳試圖壓對方一頭。眾所周知,可口可樂乃是名字即配方,coca是古柯,cola是kola(可樂果,含咖啡因)的變體,相當于你買一罐可樂后,所見即所得。
其實,這個創(chuàng)意來自于可口可樂配方創(chuàng)造者彭伯頓的一位早期合伙人弗蘭克·羅賓遜,他憑著“天才”的設(shè)計直覺篤定“這兩個C中間加上一道橫杠,在廣告中會很好看”,字體選用當時廣泛應用于商務(wù)信函書寫的斯賓塞體也是由羅賓遜敲定。就這樣,可口可樂在它還是個每天只能賣出9杯飲料的小品牌時,就擁有了自己的鮮明風格。
從1886年創(chuàng)立至今,一百多年來,可口可樂的logo盡管有過大大小小變化,甚至一度將字體改成更現(xiàn)代風格的襯線體,但最有辨識度、使用最久的依舊還是“設(shè)計愛好者”羅賓遜最初確定的字體版本。
當品牌和logo都成為經(jīng)典,也就很難說得清是誰成就了誰。
#巴寶莉Burberry

今年2月,英國奢牌Burberry時隔五年再次重塑了自己的品牌logo,如果你不記得從2018年延用至今年的那枚logo張什么樣子,我們來一起回憶下。

非襯線體、簡潔中帶些鈍感是這枚logo的特點,不過對比從1901年開始長期使用的各種襯線體logo,它顯然少了些奢牌看重的裝飾性和尊貴感,品牌也曾一度擔憂這枚logo會降低造假成本,讓各種A貨更加大行其道。再看年初發(fā)布的這枚新logo,堪稱半個多世紀以后對第一版(1901-1968年使用)設(shè)計細節(jié)的重新回溯。

同樣是戰(zhàn)馬標+品牌名,戰(zhàn)馬的細節(jié)似乎更加豐富,顏色啟用了象征尊貴的皇室藍,字母也是內(nèi)斂又有細節(jié)的襯線體,那個有著濃厚英倫紳士淑女味道、追求精英體面內(nèi)斂又不乏騷氣的burberry似乎回來了。
從襯線像更加簡潔的非襯線過渡一度是許多品牌表達年輕態(tài)、貼近潮流的好用方式,但卻并非是適合所有品牌的萬金油。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經(jīng)典風格更是沒有必要,畢竟潮流易逝,經(jīng)典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