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藝術家的精神故鄉(xiāng),到底在哪里?
是誰上一秒還坐在工位上受苦,下一秒閉上眼睛就已經(jīng)到達自己的靈魂避難所!
不管此刻在哪里,哪個年輕的人兒還沒有幾個素未謀面卻又心之向往的精神故鄉(xiāng),在冰島,在那不勒斯,在南法蔚藍的海邊……仿佛游走的思緒都可以在這里被安放、被點亮。

就像梵高去阿爾勒,莫奈有吉維尼,對于漂泊的藝術家來說,在出生之地也許只是過客,但精神故鄉(xiāng)卻是永恒之所。好在,藝術家們都找到了。

保羅·高更 Paul Gaugain
法國大溪地

當21世紀的人們還想著存上一筆“fuckyou”money,然后就離開卷天卷地卷一切的都市節(jié)奏時,19世紀的高更就已經(jīng)堅定地這么做過了。

在大溪地快樂畫畫的高更
雖然生于夢幻又喧嘩的巴黎,但冥冥之中高更認為自己要尋找的精神島嶼,是那個散落在南太平洋中心的珍珠-大溪地(Tahiti)。
就像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里說的:“他那孤獨的靈魂中懷著種種奇思遐想,終于向點燃起自己豐富想象的陌生的荒島出發(fā)了”。

在這片熱帶樂土之上,繁茂的植物、熾熱的陽光、異域的風情,好像也徹底釋放了高更的藝術之魂。
高更兩次到訪大溪地島,居住了近8年的時間,他畫這里的女孩,畫這里的山海,畫這里生動又質(zhì)樸的原始生活,成為這里的子民,也留下了只屬于這里的經(jīng)典之作。

高更在大溪地完成的幅面最大且最為知名的經(jīng)典之作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1897

愛德華·霍普 Edward Hopper
美國科德角

印象中和霍普直接掛鉤的靈感之城,一定首先是它描繪最多城市圖景的紐約,但除了紐約之外,科德角(Cape Cod)這個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東南部的海濱勝地,更像是霍普的夏日避風港。

1930年霍普第一次來到科德角,1934 年他和妻子Josephine在這里建造了一座樸素的避暑小屋,在霍普生命里的84個夏天里,有近40個夏天都在這里度過,這里也成為了霍普風格顯現(xiàn)的重要十字路口。

霍普在科德角的經(jīng)典之作
《Cape Cod Morning》,1950
區(qū)別于紐約城市,這個“藍色更藍,紅色更紅,海與天空互為鏡像”的開闊之地,給了愛德華·霍珀不一樣的靈感。霍普在科德角留下了100多幅作品,畫過這里的房子與燈塔,畫過這里的早晨與夜晚,也許霍普的一部分靈魂就停留在美麗的科德角。

霍普筆下不同時間的科德角小屋

大衛(wèi)·霍克尼 David Hockney
法國諾曼第

出生于英國,成名于美國,可能大衛(wèi)·霍克尼曾經(jīng)的靈感之地是在加州水花四濺的泳池里,但現(xiàn)在八十多歲的他,卻被法國諾曼底(Normandy)的田園鄉(xiāng)村深深迷戀。于是2020年在疫情開始之時,霍克尼決定去那里捕捉春天的到來。

在這里,霍克尼不出遠門,不見很多人,只是在那個被他稱為“七個小矮人之家”的房子里,專心地忙著自己的事:“我們這里很忙,因為很多花都開了,后面還有很多花要開。”
而且還要驕傲地告訴大家:“我正在教法國人畫諾曼底!”

在這些春天的畫里,霍克尼也向我們展示了精神故鄉(xiāng)的可貴之處就在于:
盡管外部的大世界復雜且混亂,那個我們守護的小世界卻可以近乎不變~



喬治亞·歐姬芙 Georgia O'Keeffe
美國新墨西哥州幽靈牧場

歐姬芙曾對安迪·沃霍爾說:“我一個人在世界盡頭生活了很長時間?!?/p>
她口中的盡頭,就是屬于自己的精神高地,在美國的西部,有著無限荒蕪與遼闊之景的新墨西哥州。在這里,歐姬芙找到了后半生的居所-幽靈牧場(Ghost Ranch)。

在幽靈牧場獨居的歐姬芙
也許是想遠離紐約的復雜糾葛,也許是感受到這里的精神召喚,從1917年歐姬芙第一次踏上新墨西哥州的土地開始,到1949年正式移居此地,生命的后40年,歐姬芙都在這里遺世獨立地生活與創(chuàng)作。


她畫花卉、荒野、骨骸、天空,畫面里都是生命的張力。1986年歐姬芙去世,隨遺愿她的骨灰灑于幽靈牧場前方的皮德農(nóng)山(Pedernal Mountain),完成了一次永恒的對望。

歐姬芙畫中描繪的Pedernal Mountain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西班牙卡達克斯

關于西班牙和達利,有一個有趣的“達利三角”,是因為在地圖上與達利有關的三座博物館,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路線,分別對應了達利的出生之地,繆思女神與精神故鄉(xiāng)。
而這個精神故鄉(xiāng),那個被達利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卡達克斯(Cadaqués),一座迷人的地中海小鎮(zhèn)。

達利12歲時畫下的卡達克斯
12歲時,達利在家庭旅行中第一次來到卡達克斯,遇到了自己藝術啟蒙的第一位導師。在邂逅了自己的伴侶與靈感繆斯加拉之后,兩人又重回這里居住了長達40年。
在卡達克斯的藍天碧海,白墻紅瓦,無盡的浪漫與寧靜中,誕生了達利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的瘋狂與奇幻。


達利為加拉創(chuàng)作的超現(xiàn)實主義畫作
《Galatea of the Spheres》,1952
達利說自己已經(jīng)無法與這個地方分開,因為這里創(chuàng)造了他的性格,探索到了他的愛,創(chuàng)作了他的作品以及建造了他的家,也成為了達利一生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

?? ?? ?? ?? ??
機緣把人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huán)境中,而有時候人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也許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xiāng)~記下這些有故事的目的地,有機會的話,重走藝術家們的精神故鄉(xiāng)。
還有,各位打工藝術家們,永遠別忘了尋找自己的心靈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