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臉男真實身份、電影院自動退票機、《BRUTUS》發(fā)行1000期、《繼承之戰(zhàn)》道具拍賣|What's up

溫馨提示:音頻版「What's up」請 點擊這里 收聽,或至小宇宙app搜索“不透明編輯部”、長按下圖跳轉收聽,歡迎你在下班回家時了解本周最新的創(chuàng)意資訊。

吉卜力工作室首次說明無臉男的真實身份
#電影

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里人物眾多,而且人設迥異,他們受到喜愛的理由各不相同,其中無臉男以沉默、神秘、幽靈般的形象盤踞在觀眾的心中,他從何而來?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目的?種種謎團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在電影中,無臉男在橋上初遇千尋后便一路跟隨,從最開始的沉默不語到后來在湯屋通過不斷吞噬人而壯大自身,又向貪婪的人群播撒黃金,最終被湯婆婆的姐妹錢婆婆收留。人們常在他的人設和故事上投射孤獨感、被拋棄的心情,展開無限聯(lián)想。

驚喜的是,近日隨著日本電視臺Nippon TV重播《千與千尋》,電視臺通過推特上公布了一些關于《千與千尋》的花絮內(nèi)容,其中,吉卜力工作室首次說明無臉男的真實人設。(順帶一提,去年10月日本電視臺收購了吉卜力工作室)
以宮崎駿為首的主創(chuàng)團隊認為無臉男是缺乏自我認同的個體,他需要根據(jù)與不同的人相遇而改變,可以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觀眾都很好奇無臉男到底是誰,宮崎駿的答案并沒有指向唯一解,而是一種普遍人類經(jīng)驗的詮釋,他說:“我們周圍有很多像無臉男這樣的人,他們無處不在,我認為他是那種想要‘抓住’別人卻沒有自我意識的人。” 宮崎駿認為與無臉男共鳴的人們和這個角色一樣,十分渴望與他人聯(lián)系。

仔細回想,《千與千尋》中無臉男的表現(xiàn)確實與主創(chuàng)所描述的相符,他沒有自己的語言,而是靠他人的語言或聲音來表達,他的本性不壞,但他會和貪得無厭的人相互反噬彼此的靈魂……
雖然《千與千尋》是22年前的電影,但今天我們“揭開”了無臉男的“面具”有著一定的意義,這個人物反映了我們當下的某種處境——我們許多人在疫情后動蕩不安的時代里流浪,不斷尋找自我認同感和歸屬。
全國首批自動退票機上線長沙影院
#電影
影迷苦“不予退票”久矣:早早安排好了一趟菲林之旅,但礙于天氣/加班/出差等客觀原因未能成行,如果是IMAX或者路演場還會損失更多經(jīng)濟成本。日前,長沙多家影院上線了“自助退票機”:觀眾可在電影開場半小時內(nèi)可以退票,費用全退。
誰來承擔這一損失?據(jù)報道,觀眾退票不影響票房,意味著不會影響影院和片方。而負責這部分成本的則是一家名為簡票集團的“檢票場景媒體生態(tài)運營商”,即它們的產(chǎn)品設計中就包含了“檢票”和“退票”兩個功能,試點范圍取決于影院對其設備的采購量。目前很難判斷這是一波進駐市場的營銷手段,還是一個長期主義的先行實驗。

這一舉措100%利好市場和消費者嗎?也不盡然。這一自助退票機的規(guī)則是:不論是因故無法到場,還是開場觀看30分鐘內(nèi)不滿意電影的質量或環(huán)境,都可以退票。而如今的內(nèi)娛粉圈流行一種為了給偶像沖票房的“幽靈”行為,即買票包場之后并沒有任何人觀影。一旦“自助退票”普及,在明晰不影響票房、不用付出成本、沒有其他規(guī)則約束后,幽靈行為恐加劇,影響到更多真實消費者的觀影權益。未來自助售票,是否覆蓋多個城市、是否按此方式推行,目前沒有定數(shù)。
《BRUTUS》慶祝發(fā)行1000期“移動報刊亭”巡游東京
#出版
近年來,我們總是聽聞雜志休刊的遺憾消息。在這個雜志閱讀逐漸式微的今天我們卻迎來了一個提振精神的消息:創(chuàng)刊于1980年的日本男性生活方式雜志《BRUTUS》迎來了第1000期。

在這期雜志中,佐藤可士和、秋元康、蒼井優(yōu)等特邀嘉賓以及編輯們不吝分享“人生最值得買的好物”?!禕RUTUS》編輯部認為,人們要想的東西反映了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你喜歡什么”、”最看重什么“、“會為了什么冒險”、“影響生活的購物經(jīng)歷”等問題能挖掘一個人的性格以及理想生活的模樣。而由眾多采訪嘉賓的答案所共同形成的則是編輯部想給廣大讀者呈現(xiàn)的《BRUTUS》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紙書不易,1000期的成績值得慶賀。為了慶祝1000期的里程碑,《BRUTUS》與二手書店Value Books聯(lián)手推出“BRUTUS 1000移動報刊亭”,由書店旗下的“圖書巡回巴士”載著全部1000冊雜志巡游東京,如澀谷PARCO商場、代官山T-SITE、東京Midtown八重洲等地,在回顧雜志歷程的同時將雜志帶給更多年輕讀者,行人路遇這座移動報刊亭便可以歇腳翻翻雜志,進行社交媒體賬號的互動還能獲得1000期紀念貼紙。


今天再回顧由朝日電視臺主持人石川次郎擔任主編的創(chuàng)刊號,“男性化妝品無需香氣”、“周日的日式brunch”、“男人去海邊不用理由”等別開生面的專欄內(nèi)容給日本雜志行業(yè)注入新鮮的血液,奠定了這本雜志的質感。后來的44年憑借著趣味和創(chuàng)意兼具的選題獲得大量讀者的喜愛。

除了具有起點意義的創(chuàng)刊號之外,借此機會撿起過去錯過的“遺珠”也是不錯的,比如,第500期“創(chuàng)造了流行空間的設計師將設計你的發(fā)間”、第700期“175本思考世界的書”、第900期“無法模仿的工作技巧”等等。
《繼承之戰(zhàn)》200件道具將被拍賣
#流行文化
去年5月,《繼承之戰(zhàn)》終于迎來大結局,豆瓣9.3的高分也接住了劇粉們的期待。
互相試探和勾心斗角,是幾乎所有描寫商業(yè)帝國的筆觸幾乎都不可缺少的部分。但這部劇又與我們所熟讀成誦的亞洲宮斗不同,它把物欲與自我之間的不斷角斗放置在一個現(xiàn)代城市的背景——簡而言之,不論或好或壞,似乎都有一部分是可以copy的。劇迷意猶未盡的狂熱猶在,官方精英風范的質感又不能丟,自然勸退了包括亂七八糟的聯(lián)名在內(nèi)的很多商業(yè)化合作。
但與之相對的是,“愛惜羽毛”的HBO公司將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所有獨一無二的道具保留了下來,并在最近交付給了美國拍賣行,包括人物服裝、關鍵道具和布景裝置。如果你和這些劇中精英有著相同品味,再也不用去苦苦找同款(因為根本沒有第二件),而是可以買下來,把它們放進你的衣櫥或保險箱。
盡管拍賣活動已于1月13日結束,但也不妨礙我們來回顧一下“到場”的道具們:主打的是Roy brothers、Kendall、Roman和Connor在劇中穿著的西裝,這些服裝大部分來自意大利品牌 Loro Piana的獨家定制。劇中的其他成衣,大部分來自Prada、Lanvin、Yves Saint Laurent等,對于追求品質的時尚人士來說極具吸引力。
拍賣會上出售的不僅僅是服裝,粉絲們可以擁有Kendall Roy的整套假哈佛畢業(yè)證、他登上封面的虛構雜志、Tom Wambsgan的ROYCO ID徽章、Kendall的信用卡、Logan個人公式照(帶相框版)、洛根用來打孫子的Ocean Spray蔓越莓醬罐,還有一些家具和家居裝飾。如果你碰巧擁有一套豪宅的話,大概不用單獨操心軟裝方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