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蘇樺偉的故事:走得比別人慢,跑得比別人快 (2011) - 幸福醫(yī)藥 / FORTUNE PHARMACAL
文/廣告小妹
我個人對于“母愛”主題的廣告有一定程度的反感,因為太多品牌藉由母愛來打動人心。但實際上究竟能為品牌帶來多少效應?我們不得而知。母愛無疑是偉大的, 但我看不起那些動不動就把母愛搬出來嘩眾取寵的廣告商。沒錯,大眾銀行,我說的就是你。廣告腳本很棒,由真人真事改編,一個不懂英文的媽媽千里迢迢帶著中 藥趕來為女兒坐月子,卻遇上了溝通有障礙的海關。如果這廣告背后的金主不是大眾銀行,而是一個比較有關聯(lián)的品牌;如果廣告旁白不要如此刻意,無聲勝有聲; 如果導演能明白表現(xiàn)母親的無助并不需要大量臉部特寫,有時一個背影就夠;那我會很愛這支廣告。
母愛,是個很容易打動人心的廣告元素。但廣告商們的泛濫使用,以及制作上的敷衍,讓我很心寒。只求話題效果,卻不求廣告質(zhì)量。在諸多親情廣告中,我個人認 為泰國人壽做得不錯。催淚彈力量無窮,畫面與音樂完美結(jié)合,結(jié)尾又能與品牌相呼應。感人廣告不難做,但廣告效果要做到既不刻意也不做作,卻有一定的難度。
在我的記憶中,香港的“母愛”感人廣告不多,廣告訴求較商業(yè)化。但最近在網(wǎng)絡上流傳的一支香港感人廣告卻打動了不少人。一位母親的自敘旁白聽似冷靜又平淡,但背后卻隱藏著三十年來的各種辛酸:
文案不華麗,卻帶有一種樸實美:
我叫阿靜,二十六歲那年我生了個兒子,他有痙攣。從那天開始,每一天,都過得不容易。我以為,他以后都要走得比別人慢。最后,他卻是跑得比別人快。這是我的兒子:蘇樺偉。原來幸福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只要不放棄,只要多走一步?,幸福醫(yī)藥。
蘇樺偉是誰?他是一位香港殘障田徑運動員,男子100米及200米傷殘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蘇樺偉天生患有痙攣及弱聽,出生自一個收入中等的香港家庭,一 家四口居住在九龍愛民邨,父親是油漆工,母親自蘇樺偉出世后轉(zhuǎn)為全職在家照顧他,還有一個比他小8歲的弟弟。因時而痙攣加上家中地方擠迫的關系,蘇樺偉睡 覺時腿會不知不自覺地踢到家人。由于弱聽,他學東西很慢,講話也很含糊。就讀特殊學校的蘇樺偉在1994年參加了學校運動會,一位教練走上前問他愿不愿意 參加訓練。此后他每周訓練三天、理療三天。蘇樺偉現(xiàn)時除了擔任劉德華歌迷會之員工之外,也當了全職運動員,結(jié)束了十二年兼職運動員生涯。
看著他輝煌的獎牌記錄,我無法想象他從小到大的辛苦歷程。蘇樺偉剛出世,就給爸爸媽媽帶來不小的打擊。當媽媽得知兒子患有天生痙攣及弱聽,心里很難過,如 給人潑了一盤冷水。然而痛定思痛的她決心盡自己的能力將兒子照顧好。逐漸長大成人的蘇樺偉用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冠軍,成為了媽媽永遠的驕傲。
蘇樺偉于2009年出書,自傳《赤道上的金牌》。書名中的「赤道」,代表了他所熱愛的跑道顏色:紅色,同時亦象征他十多年來有血有汗的奮斗歷程。這本記錄了偉仔28年來風雨歷程的自傳,希望可向香港人傳達偉仔頑強不息的精神,為處于困境中的香港人打氣。
廣告主角是蘇樺偉的媽媽,阿靜。她以平淡樸實的文字,簡短敘述了她這三十年來作為一位殘障人士母親的艱難。當畫面出現(xiàn)媽媽牽著蘇樺偉手的那一瞬間,我相 信,為人子女的我們,能感受到這位偉大媽媽對兒子無怨無悔的愛。盡管有網(wǎng)友抱怨廣告最后出現(xiàn)的“幸福醫(yī)藥”字樣多多少少有毀掉廣告原來的感動。但我個人覺 得這無傷大雅,幸福醫(yī)藥的品牌名稱與媽媽的那一句“原來幸福一直沒有離開過我”有相對應到。利用名人們的真實故事作為廣告主題,是個很聰明的策略,較容 易引起關注以及觀眾的共鳴。
via Adverti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