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博物館:陳列愛情遺產(chǎn)
編輯/北方二嬸
世界首家“心碎博物館”,是一個以收集心碎記憶為主題的博物館,位于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市。該博物館的初衷是給人們提供一種情感宣泄方式,通過捐贈與過往情感有關(guān)的物品擺脫失戀負擔。
愛情的人證沒了,物證還在
那些攜帶著各種或浪漫或心碎或感動記憶的舊物,有的人選擇封存,再也不去想,不去看;有的人選擇付之一炬,似乎過往情感也能跟著煙消云散。其實,你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捐給克羅地亞的“心碎博物館”。讓你的心碎記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涯淪落人”的失戀碎片做伴。
愛情遺物:比愛情的生命更長久,質(zhì)地更堅硬
展品按照不同的主題陳列在不同的房間。每件展品上都標有這段戀情持續(xù)的時間,發(fā)生的地點,以及一個由捐贈者講述的愛情故事。這些承載心碎記憶的物品有的奇特,有的有趣,有的則讓人傷感。
柏林一位女士捐贈的斧子。她用它砸壞了前女友的家具。“她的房間里堆滿被我劈碎的家具,就像我被她劈碎的感情,只有這樣能讓我好受一點……”
“這件展品的生命長過我們的愛情。它用更堅硬的材料制成”
現(xiàn)年36歲的蘇珊娜·施克爾將自己在1994年與一位日本男人結(jié)婚時所穿的婚紗送到了這里:“我終于可以徹底擺脫那些總是會喚起往昔痛苦記憶的東西了。”
這只筆的主人希望毀掉它:“要不是它,我就不會寫下那些他不配得到的該死的情話。”
情趣手銬,銬不住愛人的手,更銬不住愛人的心
創(chuàng)始人也是“傷心人”
德拉贊-格魯比斯克(Drazen Grubisic)和奧林卡-韋斯蒂卡(Olinka Vistica)本是一對藝術(shù)家情侶,曾相愛四年。五年前兩人黯然分手。在討論如何保留這段破碎情感的“遺產(chǎn)”時,萌發(fā)了創(chuàng)辦“心碎博物館”的想法。
韋斯蒂卡說:“我們認為,曾經(jīng)美好卻改變的東西不應(yīng)該遭到破壞,應(yīng)以某種方式保存。”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一種情感宣泄方式:通過捐贈與過往情感有關(guān)的物品,來擺脫失戀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