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瞳獎最佳微電影作品-《西藏-鏡頭之外》
微電影《西藏 鏡頭之外》和你談談夢想
有些人的夢想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拿一份可觀的薪水;有些人的夢想是在喜歡的城市有一套房子,把心愛的女孩娶回家 …… 你的夢想已經(jīng)起步,還是依然原地踏步?
2012 年底一部《回家》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2013 年 QQ 空間繼續(xù)傳遞正能量。 3 月 19 日,基于真實題材的第二部封面故事——《西藏 鏡頭之外》在騰訊視頻、優(yōu)酷、土豆等網(wǎng)站首度發(fā)布,片中講述了 QQ 空間用戶王偉濤的西藏支教故事,全面引燃網(wǎng)友們關于“夢想”的大討論。隨著年齡遞增,夢想似乎越來越成為一個奢侈的字眼,選擇最少人走的路,需要最大的勇氣,但片中主角王老師卻詮釋了一份夢想背后的堅持。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們都開始思考:當初的夢想還在嗎?
看點 1 :藏區(qū)生活揭秘
西藏對人們而言神秘且神圣,巍峨的雪山、潔白的哈達、遼闊的土地、虔誠的佛教徒……這是個旅游勝地,卻難以被認為是人生事業(yè)的起點。
大學畢業(yè)后,大多數(shù)同學都奔向了大城市,但王老師孤身一人來到西藏。高原反應、孤獨、甚至是得不到理解,但種種困難都沒有使他放棄夢想——攝影。片子跟隨王老師的單反鏡頭全面展現(xiàn)了西藏的人文風貌,大雪山、布達拉宮、青藏鐵路、朝拜的人、牦牛、酥油茶……相信此片能讓那些本就有個西藏夢的騷年們更加心癢難耐。
看點 2 :小人物的夢想
《西藏 鏡頭之外》除了展現(xiàn)西藏特有的人文風情外,“夢想”也一直貫穿始終,片中講述了 3 個人的夢想,老扎西,小扎西,以及王偉濤自己。老扎西是王偉濤經(jīng)常去的一所孤兒院的院長,老扎西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再辦一所盲童院和一所養(yǎng)老院,讓更多無家的人找到家。小扎西則是王偉濤支教的中學的一名學生,雖然是一名典型的藏族牧民家庭的孩子,但他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名作家。王老師的支教幫助孩子們完成夢想,而他們也同樣是王老師夢想王國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偉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海龍拍的《眼睛》出名了,他非常希望他拍的孩子們的照片也能通過 QQ 空間出名,如此一來便會吸引更多人關注。
看點 3 :“拼一代”的逆襲
要問這個時代最熱門的一個詞匯,絕對非“草根”莫屬了。從肖央的《老男孩》到徐錚的《泰囧》,草根精神一直有股讓人握拳的力量。
王偉濤來自一個普通的陜西農村家庭,沒有背景,沒有財富,有的只是“靠自己”的信念。在西藏,王偉濤拍下了小扎西家的第一張全家福并上傳到 QQ 空間,拍下了孩子們猶如《放牛班的春天》里唱天籟之歌的身影,也拍下了他在拼爹時代,靠自己一步一步走過的夢想旅程。
他的一副名為《孩子》的攝影作品更是獲得了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一等獎,如今他和他的照片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夢想的影子清晰可見。
如果你的夢想還沒上路,不妨看看這部《西藏 · 鏡頭之外》,給夢想一點理由。
該片創(chuàng)意與執(zhí)行:點維廣告 http://dotwellad.com
QQ空間《西藏·鏡頭之外》觀看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