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小丑
TOPYS WEEKLY 一周脫稿秀 【第12期】
我讀過一所爛學校,也有過一幫被當作反面教材的同學。班主任為了激勵我們不要自暴自棄,有一天,他給大家準備了一碗老雞湯:“有3 位候選人,他們分別是——A:篤信巫醫(y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1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記錄;C:曾是國家的戰(zhàn)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如果要你們從中選擇一位以后能造福人類的領袖,你們選誰?”老師指著我:“內誰,你來選”“A不錯,B也行”老師手中的粉筆掉了下來:“為什么?!”“他們比較有領導的生活作風”“呃...(你妹,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由于時間的關系,現(xiàn)在開始上課,大家翻到第6頁...”
后來的答案我們都知道了:A是羅斯福;B是丘吉爾;C是希特勒。按照一個合格的雞湯劇本,我應該選C,然后班主任揭曉答案,然后全班爆發(fā)出雷鳴般的驚訝聲,然后我們就在熱淚盈眶中覺醒,并在后來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爛學校任教,不然會有很多不講常理的逗比隨時等著拆你的臺。這當然是玩笑話。這個故事至少告訴我們:人是有多面性的。蕓蕓眾生中,我們很難通過第一印象去了解一個人。對壞人如此,對好人也不例外。
上周,好萊塢著名喜劇明星羅賓·威廉姆斯在家中自殺身亡,享年63歲。羅賓雖然以塑造喜劇形象著稱,但其家人好友皆透露他已經患抑郁癥多年,尤其近年來情緒非常消極悲觀。喜劇明星在帶給觀眾歡笑的同時,自身飽受抑郁癥困擾似乎已經成為一個魔咒。同樣患有抑郁癥的喜劇明星還有卓別林、憨豆先生、金凱瑞和周星馳等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總是一臉歡樂的喜劇大師背負一身的憂郁?
有這么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去看醫(yī)生,他說自己很沮喪,生活無情而殘酷,在這充滿威脅的世上覺得非常孤獨。醫(yī)生說:“不要緊,城里的馬戲團有位著名的小丑,會說所有笑話??戳怂谋硌荩憔筒粫贌懒??!蹦莻€人說:“可是,醫(yī)生,我就是那個小丑?!?
這個故事也許就是喜劇演員們的一個縮影。心理專家分析表明,喜劇演員這個職業(yè)本身就有著引起抑郁的特性。其中第一個特性就是過度運用幽默感。沒錯,太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不善于抒發(fā)負面情感,當他們悲傷時就會本能地用一個又一個笑話來掩蓋。這使得他們的人生之路看起來總是更加灑脫和有趣,但說到底,那也是一條除了喜樂,還有哀怒的人生之路。
所以有人說越是喜劇巨匠,內心越是陰暗。因為他們只把歡笑和最美好的留給大家,內心的陰暗面只能自己承受。反而那些經常在表演中盡情排解自己、凌辱別人、極度重口味甚至顛覆倫理的演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心理會更加正常。所以,據(jù)說日本男人在現(xiàn)實中并沒有動作片里面那么猥瑣和變態(tài)。(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沒有過人的身體素質,男優(yōu)這份職業(yè)是很難勝任的好嗎)
造成喜劇演員患抑郁癥的第二個特性就是過度降低自尊。喜劇演員通常在劇中扮丑扮蠢,甚至以自己的慘痛遭遇作為題材現(xiàn)身說法,這本身是個降低自尊甚至造成二次傷害的過程。長此以往,他們那張歡樂笑臉背后的悲傷的心就變得更加脆弱和敏感。
第三個特性就是過度的自我批評。只有從事喜劇工作的人才能明白讓人笑比讓人哭要難得多。尤其在這個壓力大到無處宣泄的時代,也許煽情一點的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個短片,就能讓人淚流滿面,但費盡心力創(chuàng)作的一個段子,可能只換來呵呵。所以喜劇演員的壓力巨大,尤其患有完美主義的創(chuàng)作者和表演者。
第四個特性就是過度的認知殘酷事實。喜劇往往在揭露我們周圍的殘酷事實。因為“真相最容易引人發(fā)笑”,喜劇演員在尋找笑料的過程中可能比一般人更能認清現(xiàn)實,考慮得更深刻,也更容易對這個世界產生悲觀和失望。
事實上,我們身邊也經常有這類人,他們每次出聲總能引發(fā)笑聲,我們稱這類人為逗比(無不敬成分),如果你有留意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逗比們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經歷過不少挫折,嘗過生活苦楚,看透人心人性,他們知道悲傷無助于生活,幽默才是對人生艱難最好的還擊,至少他們愿意讓別人看到他們的這種還擊。所以,請珍惜你身邊的逗比,也許此刻他正逗得你合不攏嘴,但前一分鐘他還在廁所泣不成聲;也許白天他是你辦公室里的興奮劑,夜晚他卻習慣性地吞下各種助眠藥;更重要的是,除了最愛你的人,還有幾個人能做到將快樂獻給你,而把悲傷留給自己?
一周脫稿秀,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