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后記:寧剁手 不跺腳
TOPYS WEEKLY 一周脫稿秀 【第24期】
雙十一過后這幾天,老婆變得很沉默,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欲言又止...剛剛我實在看不下去,就對她說:“吶,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餓不餓啊?我去煮碗面給你吃。”老婆還是沒說話。但當我端著面從廚房出來的時候,她突然對我說:“老公,我對不起你,我刷掉了你半年的工資!這次真的要剁手了!兩只手都要剁掉!剁到血肉模糊,手指橫飛!”我一聽,怒火中燒!一個賢惠持家的潮汕妻子,一個文藝清新的現(xiàn)代女性...吃面的時候,怎么能描述這么血腥恐怖的畫面!
據(jù)統(tǒng)計,2014年雙十一當天,天貓的總成交額為570余億,一共產(chǎn)生了2.78億個包裹。那天有一個快遞小哥跟我發(fā)牢騷,他說第一次經(jīng)歷這么大型的購物節(jié),都忙通宵了,不過反正扛幾天就過去了,雖然真的很累,也很煩。我當時就批評了他這種錯誤的思想,對于一個成熟的快遞員來講,應(yīng)該知道雙十一過后一周的退換貨才更累更煩,哪里有“扛幾天就過去了”這么好的事。
不好意思,真相很殘酷,但我們會在精神上為你加油的,快遞哥不哭,快遞哥挺住,今夜我們都是快遞哥。唯一的建議就是快遞哥再忙再累也不要疲勞駕駛,不然分分鐘眼睛一睜一閉,就是一場悲劇,“買賣”也就真變成“殺害”了。
但是,真要說在這種購物節(jié)當中最累最煩的,我想,不是快遞哥的工作,也不是顧客的退換貨,而是在“買不買”這個問題上,“家人vs自己”以及“自己vs自己”的各種心理斗爭,并由這些斗爭引發(fā)的累和煩。譬如這幾天婆婆雖然也沒說你什么,但她看你的眼神,卻跟你看你自己雙手的眼神極其相似...
是的,除非你是大土豪,那你需要考慮的可能只是“要買哪一款?”(但很快你又解決掉了:“全都要了!”);或者你是窮屌絲,那也根本沒有“買不買”這個問題,因為看得上的基本都買不起,雖然你也有其他的困擾,譬如每天得去算算能省多少,看到一部腎6Plus,不買,省下一萬二;看到一個LV包,不買,省下兩萬;看到一部限量版奔馳跑車,不買,省下三百二十萬...算下來,這一天總共省了三百二十三萬二...于是你滿意地洗洗睡了。
但偏偏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處在中間那一層的凡人。有一些保守派就開口了,不買!當一疊鈔票變成幾個數(shù)字的時候,那錢看起來就不是錢,而是歡樂豆,花起來毫無壓力,而且不花光不死心,這就是網(wǎng)購的可怕之處。錢是辛辛苦苦存下來的,又不是銀行送你的,那誰,如果不這么揮霍的話,房子早買了!
但有一些激進派也開口了,買!當一疊鈔票變成幾個數(shù)字的時候,那錢看起來就不是錢,而是歡樂豆,花起來毫無壓力,才能動搖你做守財奴的決心,這就是網(wǎng)購的可取之處。畢竟及時享樂,服侍好自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太節(jié)省明擺著就是活受罪。那誰,你買房之后生活質(zhì)量提升了嗎?
聽起來貌似雙方都有理有據(jù),那你到底贊同誰呢?事實是,當你傾向于某種做法,你就一定能找到某種支撐的理由,但無論你選擇哪種做法,也都一定能被別人直戳痛點。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我們在評論別人的時候像個智者,但也許在別人看來我們只是個弱智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你很難去評判是非對錯,畢竟以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人,看似公正,卻不人性。
所以,更適合我們?nèi)ビ懻摵退伎嫉?,也許首先是“我們到底為何而買?”想清楚了,我們才能去判斷到底買不買。譬如在買衣服這件事上面,我們到底為何而買?無非就是“滿足功能需要”和“比較貴的心頭好”?!皾M足功能需要”這種理性消費自然不必說,讓我們糾結(jié)的主要是“比較貴的心頭好”的消費。那么這一部分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得到支持?也許有不少人會記得那套說辭,說如果你舍得花錢把自己裝扮得很上檔次,那么肯定自信很多倍!并因此發(fā)揮更大的能力,得到更多的賞識,認識更高層次的人云云,所以結(jié)論是越花錢越有錢。這樣的推斷也許看起來很誘人,但我想更重要的不是那些東西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功利,更是當我們真正了解比金錢更奢侈是生命的余額,我們就更應(yīng)該允許自己多一些的正當?shù)臎_動消費。
尤其在這個被房價抽光了幸福感的年代,那些點點滴滴的“心頭好”難道不該成為自己為自己爭取到的片刻美好?而更重要的是有時候我們以為是理性讓我們節(jié)省,但會不會僅僅是因為不自信?因為“節(jié)省”整個過程其實只有一個動作,就是不去花錢,大多數(shù)人都做得到;而舍得為自己花錢,你需要完成兩個動作,一是去花錢,二是必須賺錢來讓自己繼續(xù)花錢。所以這個過程難道不需要更大的自信和勇氣?
看過很多一塊錢掰成兩半用的身邊人,始終沒有等來“大富大貴才盡情享受”的那一刻;看過很多三天“剁”四次手的普通人,卻看不到他們臉上有幸福感的缺失...所以,不必刻意地省,也不必過度責備那些買買買,也許這一類人最明白寧可在今日“剁手”,不要在明天的追憶里跺腳。畢竟有很多當時的“心頭好”,錯過了,就真的不再了。
一周脫稿秀,我們下周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