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0多位攝影愛好者跟著他的照片去旅行
文/秋小葉@TOPYS
在德國建筑攝影師Sebastian看來,建筑是一種美學語言,他用自己的視覺觀察建筑,用自己的鏡頭表達自己的建筑的理解。
在他的作品里,建筑不再是宏大的、抽象的、難以理解的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而是形象的、具體的、生動的詞匯——雨后、流動、美女與野獸。
Sebastian基于自己對所見建筑的理解,把復雜的建筑結(jié)構(gòu)簡化為簡潔的幾何線條,擺脫了背景空間的束縛,以全新的視覺呈現(xiàn)他眼中的建筑。
光束
建筑:赫爾辛基奧林匹克場館
地點:芬蘭赫爾辛基
無聲
建筑:康比禮拜堂
地點:芬蘭赫爾辛基
形狀
建筑:梅灣醫(yī)院大堂入口
地點:芬蘭赫爾辛基
鏡房
建筑:保時捷博物館
地點:德國斯圖加
觀鯨
建筑:Universum科研中心
地點:德國不萊梅
斜面鏡
建筑:Nhow酒店
地點:德國柏林
扭曲
建筑:奧林匹克體育場
地點:德國慕尼黑
眼
建筑:保時捷博物館
地點:德國斯圖加
奏鳴曲
建筑:San Giovanni Battista
地點:意大利弗羅倫斯
百合
建筑:音樂廳
地點:德國薩斯尼茨
箭頭
建筑:碼頭中心
地點:德國漢堡
流動
建筑:Galilee辦公大樓
地點:法國圖盧茲
美女與野獸
建筑:Haus Des Reisens
地點:德國柏林
平衡
建筑:Forum廣場
地點:西班牙巴塞羅那
雨后
建筑:Meininger機場酒店
地點:德國柏林
Sebastian從2010年的12月開始,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的建筑攝影作品。三年多期間,100多名instagram上的粉絲跟隨他的照片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