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又怎樣
文/ SCIASCIA @TOPYS
沒有自由,還拿什么來談幸福。
人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合大流隨大眾,不想被孤立,這是渴望被認同的本能,可悲的是這也是劣根性所在。當少數(shù)人與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時,就會被另眼相待,譬如同性戀、殘疾人、女性化人。
因為他們的數(shù)量少,所以常常被冠名于另類。
因為他們不一樣,所以生而為人,卻不能享受到同等的人權(quán)!
今年11月的時候,蔡依林勇敢地站了出來,在“play”巡回演唱會上配合歌曲《不一樣又怎樣》,放了三支紀錄片,以三個典型的“不一樣”人感人肺腑的故事,呼吁大家正視、理解、包容和尊重他們,在他們受到不平等欺壓的時候,可以站出來為少數(shù)人說話。
葉永志
葉永志是典型的玫瑰少年。因種種女性化的取向而被同學取笑、歧視和辱罵,甚至都不敢上廁所,因為同學們老是喜歡扒他褲子,驗明是男是女。后來一次,葉永志在下課前五分鐘去上廁所,卻發(fā)現(xiàn)被倒在血泊中,最后不治身亡……
曾英齊
曾英齊在被斷定活不長的生命里,卻沒有自暴自棄,在爸媽的悉心照顧下,曾英齊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在乎外人異樣的眼光,把僅有的28年時光活出一段勵志的楷模,曾被授予總統(tǒng)教育獎、熱愛生命獎等多種榮譽。
曾愷芯
曾愷芯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勇敢面對自己的人。在他老婆離世后,他終于下定決心變成女人,正視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并且也得到了家人和學生的認可。
三個故事,從葉永志的慘案、葉媽媽憤憤上訴六年才為兒子的死討回公道,到曾英齊的勵志,再到曾愷芯的慢慢被認可,慢慢遞進,也讓少數(shù)人看到希望。
這不僅是一個針對多數(shù)人的警示,更多的是對少數(shù)人的一種鼓舞,畢竟社會固有觀念短時間難以轉(zhuǎn)換,我們自己要先勇敢起來,才能去爭取我們本該擁有的平等。
不一樣,又怎樣呢?
天地創(chuàng)造這樣的一群人, 一定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向著美好活下去。
一首歌的情懷,能做到如此,也讓蔡依林入圍第二屆亞洲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縮寫)里程碑大獎(Milestone Awards),但愿這為愛的發(fā)聲,能被一直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