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白天拉上窗簾,只為點一盞燈
文/巔巔@TOPYS
燈確實是個神奇的物件,它總被放置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屋頂、墻壁、角落,可就是這樣不起眼的存在卻掌控著整個空間的氛圍。在我們的年代,燈從技術上再也沒經歷什么大的變革,它的發(fā)展工作早就被科學家移交到了設計師手上。在設計師的打磨下,燈跳出了“照明工具”枷鎖,它不再蜷縮于角落而是成了家居裝飾的重要角色,甚至是藝術品。
優(yōu)秀的設計總能賦予燈不同的價值,一盞燈足以支撐一個小小世界,而小編就是那種情愿在白天拉上窗簾點一盞燈,將愜意無限延續(xù)的人。縱觀現代家居設計,設計師們十分注重在燈的外觀、功能以及使用體驗上推陳出新,小編收集了一些設計巧妙的創(chuàng)意燈具,在這里分享。
1.SPINE 吊燈 / 高度調節(jié)
SPINE的設計來自 Daniel Brox Nordmo,低調的顏色搭配磨砂質感,使這款干凈的工業(yè)范兒吊燈顯示出別樣的溫暖質感??此坪唵蔚牡鯚羝鋵嵃挡匦C,燈背上的三根短柱可以用來纏繞電線,我們在不失美觀的情況下改變吊燈的高度,并且可以隨時調節(jié)。
2.BREAD 臺燈 / 便攜性 / 亮度調節(jié)
雖然設計只是停留在設計概念階段,但杭州設計師 Yicong Lu 的這款 Bread Lamp 還是為燈具設計提出了新的設想,這是一種類似于“座機”向“移動電話”的改變,你可以把它帶到任何地方作為閱讀燈、小夜燈、甚至塞進縫隙里幫忙找東西。而燈片插進底座不僅可以充電,還可以依靠調節(jié)燈片的高度來調節(jié)亮度。總得來說,除了這個Nendo畫風的設計說明哪兒都挺好的~
3.ARMSTRONG 臺燈 / 景觀造型 / 亮度調節(jié)
Armstrong絕對體現了設計師的浪漫情懷,因為他企圖將奶酪月球藏在家中獨享。這款臺燈在外觀上的特別自然不言而喻,讓人驚喜的是那些代表著月坑的蓋子也有作用,設計師以“開蓋有光”的獨特方式處理亮度調節(jié)功能,聰明又有趣。唯獨電池供電的設計讓小編不太喜歡,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提升了臺燈使用的自由。
4.DUALITY 臺燈 / 亮度調節(jié)
這一款 Duality 的巧妙之處,在于你可以通過扭轉它來調節(jié)亮度。關于如何調整照明的亮度,設計師們似乎厭倦了控制電流的物理學方式,于是他們創(chuàng)想出許許多多的浪漫方式。這似乎有點“為了創(chuàng)意而創(chuàng)意”的嫌疑,但小編相信讓燈具的使用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也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才是設計師的真正用意。
5.ARGAND 臺燈 / 亮度調節(jié)
同樣在亮度調節(jié)上做文章的還有設計師 Quentin de Coster 的這款 ARGAND 臺燈。ARGAND 通過調節(jié)發(fā)光柱被燈體遮擋的長短來控制光線的多少。雖然設計師采用了極具現代感的金屬材質,但 ARGAND 的整體造型卻洋溢著濃濃的復古風情,讓人想起煤油燈的年代。
6.MYGDAL 吊燈 / 景觀造型
城市生活很難滿足植物真正的光照需求,德國創(chuàng)意工作室 Nui 設計的這一款 Mygdal 植物吊燈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光學仿真為植物提供了足以代替太陽的光照,而吊燈下的綠意在實現室內光照的同時也為房間增添了些許生機。臺燈版的 Mygdal 采用了新型導電玻璃圖層,在不需要電線傳導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接通上方光源,十分注重細節(jié)不是嗎?
7.HANG 吊燈 / 多重功能
Hang是一個吊燈沒錯,可它同時又是一個床頭柜跟充電站,這個擁有三重功能的吊燈出自設計師 Hyein Jwa 之手。照明、充電、儲物,不得不說 Hang 簡直是滿足了所有的床邊活動需求。電路隱藏設計將雜亂的充電線藏于桌子下面,讓你能夠更好的利用桌面空間,好一個眼不見心不煩。





8.NODE 臺燈 / 景觀造型 / 開啟方式
荷蘭設計工作室 Odd Matter 打造了的 Node 系列燈具,設計靈感源于物理學中的電路結構。纖細骨感的主體串聯(lián)起燈泡、電源跟開關,輕輕撥動橫桿讓兩個端點接通就能點亮燈泡。除了在開啟方式上別具創(chuàng)意,燈具的材料選擇、造型設計、包括“電路結構”的設計都十分精巧,這樣的電燈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9.PRIMARY 臺燈 / 景觀造型
在許多設計師追求現代風格的同時,Octavio Barrera 工作室卻堅持著自己返璞歸真的設計風格,Primary 系列臺燈的制作原料除了LDE之外,均為天然的樹枝、石頭、皮革與陶土,組裝過程甚至沒有使用膠水或粘合劑。這款極為“土著”的燈具仿佛會呼吸,無論放在那里都散發(fā)著獨特的自然魅力。
10.CRYSTAL 吊燈 / 景觀造型
與其他設計相比,設計師 Aleksandr Polyakov 創(chuàng)作的系列吊燈可以算得上是“裸奔”了,巨大的煙花燈泡爆露在視線中,混凝土搭配金屬材質工業(yè)范十足。這似乎反映了另一種趨勢,燈罩成了點綴而燈泡本身成為流行,好像在不斷地化繁為簡中兜兜轉轉,終于又回到了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