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會倒車的假司機(jī)備好手絹捂臉
偉大的應(yīng)試教育給我們的現(xiàn)實(shí)生活遺留了兩個難題,一個是“過了六級不會英語交流 ”,另一個是“拿了駕照不會倒車入庫”。
很榮幸,兩條全中。
前方高能預(yù)警?。?!
請無證人員看完后留下真實(shí)感言;
請不會倒車的假司機(jī)備好手絹捂臉;
請老司機(jī)……嗑著瓜子兒圍觀。
在笑我。
在笑我。
還在笑我?
再笑我,我就裝一個倒車影像!
就這樣,一群笑成sb的馬,成就了這支廣告,在2017oneshow拿下兩支銅鉛筆,還在紐約廣告節(jié)獲了獎。
看點(diǎn)子——不算新鮮,看手法——也很常見,看反饋——我也就看了四五遍。
一分鐘的廣告,靠著巧妙剪輯和聲優(yōu)演繹的動物假笑,愣是營造出了抓人的荒誕與幽默。再看看車上被一群低等動物鄙視內(nèi)心三觀崩塌的倒車?yán)щy戶,一臉日了馬的表情,又急又氣又羞,是你嗎?
有一個小插曲是,2015年9月大眾排放門(在排放測試中涉嫌作弊)丑聞曝光,名譽(yù)受損,時(shí)隔一年就推出如此jumping的廣告,會否把輿論引向更壞的結(jié)果?為此,大眾專門聘請了市場調(diào)查公司對該廣告進(jìn)行了早期測試,獲得了積極的反饋后,才讓這支廣告大膽面世,魔性的群馬狂笑成功使之淪為讓人欲罷不能的病毒視頻。
從根源上講,廣告就是一種虛構(gòu)說服,正襟危坐也好,輕松幽默也好,得了宇宙大獎也好,都不如產(chǎn)品本身好來得重要。把這支廣告當(dāng)做創(chuàng)意短片來看還是不錯的,不信你還可以在戛納電影參賽作品中找找它。
CREDITS
Agency: Grabarz & Partner, Hamburg
Client: Volkswagen Ag
Chief Creative Officer: Ralf Heuel, Reinhard Patzschke
Creative Director: Tobias Ahrens, Matthias Preuss, Jakob Eckstein, Jan Isterling
Creative Team: Matthias Preuss, Paul Von Mühlendahl, Jakob Eckstein,
Jasmin Schaub, Axel Doepner, Katja Czok, Michael Güntner, Jan Fincke
Art Director: Tobias Lehment
Production Companies:
Czar Film Gmbh, Hamburg
Bacon X, Frederiksberg
Studio Funk, Hamburg
Director: Bart Timmer
Producer: Niko Maronn
Media Company: Mediacom, Düsseldorf
文/淺倉@TOPYS
延伸閱讀
讓馬笑得打滾尚算容易,讓馬跳起舞來是什么畫風(fēng)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