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2018蔡司攝影大賽
你知道嗎?
已經(jīng)走了三個年頭的蔡司攝影大賽終于公布了2018年年度獎項名單。
作為新生代萬眾矚目的攝影大賽,在建立以來便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要把來自全世界各地野心勃勃的攝影師作品介紹給全世界。
投靠在“索尼攝影大獎賽”爸爸懷里的蔡司攝影大賽,獨具特色的是每一年都會有特定的主題。今年蔡司攝影大賽的主題是“Beyond Picture—Untold Stories”(視界外-不為人知的故事?!安粸槿酥墓适隆保瑫且粋€什么樣的故事呢?
在主題闡釋里,評審團希望每一位參賽者把作品聚焦放在還沒有被大家所認識的故事(或者是還沒被告知的故事)。另外,主題定為“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是可以被理解為從全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我們熟悉的事物,甚至是可以涵蓋到存世已久卻無人問津的話題,拍攝風格不限,但是參賽者照片是能夠讓評審團看得到故事。
說到底,評審團爸爸的意思就是,讓每一位攝影師突破自己創(chuàng)作的界限,用攝影方式來超越自己。
獲獎者的作品將會與索尼攝影大獎大賽的獲獎作品在英國倫敦Somerset House展出。獲勝者可以獲得前往蔡司的德國總部進行參觀以及蔡司鏡頭的機會,更是可以獲得與蔡司攝影大賽或者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組織團隊的合作機會。
再回主題,到底今年的照片要講述的故事是不是你不為所知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獲勝作品
Delight Garden
Nick Hannes,比利時
“沒有真正的文明人,沒有真正的野蠻人。文明的人會變成野蠻的人,野蠻的人也會變成文明的人。相信我,他們是沒有邊界的。”
關(guān)于迪拜,大部分人的印象停留在的是沙漠邊緣升起的一片紙醉金迷暴發(fā)戶區(qū)。
獲勝作品《Delight Garden》是比利時攝影師Nick Hannes關(guān)于迪拜高速城市化和消費主義的攝影作品集。展示了刻板印象只有金銀奢華之外的全球化以及資本主義背景下迪拜,揭露迪拜背后的真相和城市發(fā)展的持續(xù)性。
《Delight Garden》的成就不止步于蔡司攝影獎,更是獲得了2017年《馬格南攝影獎》。整套作品不僅僅會在2018年4月在倫敦Somerset House展出,同時也會在2018年12月在比利時梅赫倫的De Garage – Space for Contemporary Art展出。
評審團特別推薦
Scelte
Kicia Randagia,波蘭
“能夠在孩提時代生活在兩個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地方,沒有多少人是能夠撿到這個運氣的?!?/span>
《Sclete》,譯為雙重生活,整套作品向大家講述的是攝影師女兒Siria的雙城生活,一半是波蘭鄉(xiāng)村,一半是羅馬大都市,兩個截然不同的現(xiàn)實世界,讓女兒從小就需要面臨選擇,但是這種選擇卻讓她學會了如何平衡雙重生活?!蹦憧赡芸吹降氖且粋€小女孩的差異,但未曾說的故事或許還有兩個國家的差異。
Suspension
Stefano Morelli,意大利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核電站?!?/span>
《Suspension》,整套作品為大眾揭露了距離亞美尼亞首都20公里的廢棄核電站小鎮(zhèn)Metsamor。這個建在地震帶沒有安全殼保護的雙重定時炸彈式核電站,在1989年經(jīng)歷了周邊大地震后徹底報銷賽季。為了拍攝,在MetsamorStefano Morelli生活一個多月Stefano Morelli希望用作品向外界傳達生活在小鎮(zhèn)中的一萬居民對生活的懷疑、恐懼、貧窮與生存,甚至是生與死的徘徊。良心攝影師系列。
Themmuns – Youth in Northern Ireland
Toby Binder, 北愛爾蘭
“年輕又迷惘”
“Themmuns”在北愛蘭俚語譯為“他們的”,是紀實攝影師Toby Binder與Jens Schwarz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紀實作品集。本次參賽的作品是Toby Binder獨立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部分,講述2016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北愛爾蘭作為英國領土不得不退出歐盟,盡管北愛爾蘭的新教徒十分支持脫歐,然而信奉天主教的北愛爾蘭共和黨人卻是十分拒絕的,人們都在擔心,歐盟與英國之間的邊界問題很有可能會引發(fā)新的戰(zhàn)爭,年輕一代的發(fā)展受到負面影響。
I'm Here with You
Gowun Lee,韓國
“社會透明人”。
《I'm Here with you》,韓國攝影師Gowun Lee以當今社會備受關(guān)注的“LGBTQ”人群作為拍攝對象的系列攝影作品。從作品集名稱以及作品集作品中都隱喻地折射了韓國LGBTQ團體為了讓生活不被打斷被迫隱藏自己的身份,無法直視鏡頭。整套作品,傳達出來的是改變社會人士對LGBTQ團體的態(tài)度,激勵社會人士要對此有所行動。
Circus love, Les Pêcheurs de Rêves
Stephanie Gengotti,意大利&法國
“馬戲團表演者就是行走在愛的鋼絲的人”
《Circus love, Les Pêcheurs de Rêves》,是攝影師Stephanie Gengotti巡回當代馬戲團一個長期攝影項目中的第二章,作品取材于Les Pecheurs de Reves法國馬戲團。馬戲團盛景盡管不復當日紅火,但行走在鋼絲為愛發(fā)電的馬戲團卻一直堅持著十年功換一分鐘表演講述著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你可能會丟掉很多,但是夢想還在。活生生講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用愛發(fā)電的故事!
Soon to be Gone
Tadas Kazakevicius,立陶宛
“立陶宛式城市化”
作品集中被現(xiàn)代化即將沖逝而去的立陶宛傳統(tǒng)生活。在立陶宛加入歐盟經(jīng)濟體后,大部分年輕力壯離開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成為思憶上一輩的地方,也許這些照片會在不經(jīng)意間牽起回憶,但停留時間卻不會很久。這個故事聽起來真熟悉!
Beckon Us From Home
Sarah Blesener,美國
“美式童子軍”
攝影師要用照片為大家講述的是,在美國愛國營和俱樂部里都每年都會迎來400多位美國青少年,在體力訓練下,愛國營傳輸給他們的更多的是“你是偉大的美國人”,而這400位青少年可能也因為在這個縮影下,被剝奪了年輕氣盛該有的個性與脆弱。
TIGHT
Mark Leaver,印度
“健美印度金剛芭比”
印象中的印度男人,你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三傻大鬧寶萊塢》的IT男或者是裹著頭巾叫喊著印度飛餅的小老板。時至今日攝影師Mark Leaver要告訴你,印度小哥也有讓你口水直流的完美身材。作品背景為全球化下,曾經(jīng)傳統(tǒng)、保守的印度社會大有改變,人口大于機遇的社會中,放棄傳統(tǒng)選擇拋頭露肉或許是當代青年獲取成功的一個渠道!
不說了,趕緊去健身吧。
Permer frost
Snezhana von Buedingen,俄羅斯
“人類到底是創(chuàng)造者還是被創(chuàng)造者”
參賽作品節(jié)選于攝影師Snezhana von Buedingen《Permer frost 》的冬泳系列。盡管在零下30度的酷寒下,戰(zhàn)斗民族也不會低頭。冬泳不僅僅成為了俄羅斯人喜好的運動,更是成為了他們的一種信仰。對比冰天雪地的街景與全身脫的只有四角泳褲的戰(zhàn)斗民族,攝影師提出了“到底是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還是世界創(chuàng)造了人”。這個新視角,這個新腦洞,可能只有攝影師本人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