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用八種語言說,錢不夠花
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拼命連軸轉的你,到年末沒準還是長嘆一口氣:錢……錢呢?
澳大利亞保險公司Budget Direct 今兒為你盤點各國人民與財富的相處之道,附上可愛清新的插畫注解,讓我們一起開個眼界漲個姿勢。
巴拿馬:借著別人的口袋存錢
大概沒有誰比巴拿馬人更重視節(jié)日儀式感了。為了讓圣誕假期開銷放過好不容易養(yǎng)胖的錢包,巴拿馬人每個月會定期支付一筆款項。當圣誕季來臨之時,他們就能收到一整年積攢下來的全部款項,為各式各樣歡度圣誕的想法提供資金支持。
德國:賺多少你就花多少
德國可是個現(xiàn)金社會。為了避免信用卡和個人債務帶來的麻煩,務實的德國人大約八成的生活開銷都靠現(xiàn)金解決。“現(xiàn)金不臭”的心態(tài)使他們更注重錢包的收支,也更心里有數(shù)該如何花好這筆錢。
巴基斯坦:法律規(guī)定日行一善
“扎卡特”(Zakat)屬伊斯蘭教五項宗教功修之一,是伊斯蘭教向穆斯林征收的一種宗教課稅。在巴基斯坦,法律規(guī)定每個穆斯林(只要他在財產上達到一定數(shù)量)至少將其收入的2.5%捐贈給慈善機構與不幸的人。
肯尼亞:社區(qū)是我家,籌錢靠大家
在難以為投資公共事務申請到貸款的國家中,社區(qū)開始建立自己的信貸體系。比如肯尼亞,"harambee"就是個由社區(qū)牽頭的蓄錢池,籌來的錢都花在那些讓大家生活更美好的社區(qū)建設上了。
美國:按勞取酬,從娃娃抓起
兒童教育一直是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如何有效地為孩子投資?有時候體現(xiàn)在零用錢上。美國父母通常將孩子的零用錢多少與他們在家務勞動上的表現(xiàn)好壞掛鉤。想要得到心儀的玩具?先動手攢錢再說。
印度:確認過眼神,都是該掏錢的人
長大成人的重要節(jié)點之一,便是隨份子錢了。
在印度,也存在著如此“潛規(guī)則”。像是婚禮、喬遷等大喜的日子,受邀的親朋好友可不能空手而來。然而問題來了,等下次輪到主人公受邀參宴,他們就會被期望著給出比收到的金額高出一倍的回禮。
希臘:裙起裙落都是鈔票的聲音
祝福新人的方式千奇百怪,希臘人參加婚禮就習慣在新郎新娘跳舞時,為新人別上現(xiàn)金,意喻為他們日后的漫漫人生路提供點幫助。
牙買加:信任,信任很重要
為了幫助那些無法向正規(guī)金融機構存借貸的人,包括牙買加在內的許多加勒比國家、以及美國與加拿大的移民社區(qū)都實行著"susu"制度——人們通過定期繳納一定數(shù)額的款項投資自己日后的需求,當你需要用錢時便會獲得大筆資金的回報。對了,這一制度是建立于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上的。
綜上所述,誰都不容易。自己為自己計劃好投資,便正好應了保險公司為你著想、為你定制的訴求。
最后,愿意向我透露你的攢錢小竅門嗎?
原文素材來自Budget Direct
Sources
Sawani, M. & Patterson, S. (2001) Informal Saving Pract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Cultural Studies
Pymnts. (2017) Behind Germany’s Obsession With Cash. pymnts.com
BBC. (2009) Zakat: Charity. bbc.com
Kirkham, E. (2017) 5 Smart Money Tips From Around the World.gobankingrates.com
Lieber, R. (2015) You’re Doing Allowance Wrong. slate.com
Integra. (2017) History of Chit. integrasoftware.in
Rigou, V. (2009) Wedding Customs in Greece. oiss.rice.edu
PRI. (2009) Grassroots savings plan helps many in tough times. pri.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