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木雕展上,被真武帝君“鄙視了”
木雕,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時期。自清代開始,百姓將木雕神佛先祖請進祠堂、家中供奉,逐漸在四川地區(qū)流行。8月中旬,成都博物館“和而不同”為主題的清代四川地區(qū)木雕造像展向世人展示了“蜀地仙佛”。
談到“蜀仙”,恐怕你會立刻聯想到小說中那些衣袂飄飄、長槍古劍,以降妖除魔為己任的劍仙們。大概每部與仙俠有關的小說,都會給蜀山派留個位子。
但你知道,在蜀地實際居住的人精神世界中供奉的“蜀仙”是什么樣子的么?
家家念彌陀,戶戶拜觀音
除了佛陀外。在佛教眾菩薩、眾羅漢中,知名度最高的應屬觀音菩薩。經過漢化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因為體恤民情,救苦救難,不僅接地氣,而且包辦性很強,無論是求學求官求財,還是求運求福求子都可去拜上一拜。
觀音菩薩的顯相很多,一般來說有三十三相。在四川的觀音信仰中,各類石窟雕像,觀音菩薩的形象樣式也較多,而發(fā)展到清代的木雕中,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一是南海觀音。
古代稱浙江東海水域為“南海”,觀音信仰傳入中國后,落戶在浙江東海地區(qū),故有“南海觀音”之稱。宋代以后,佛教四大名山的說法逐漸流行,浙江普陀山成為南海觀音道場,因此南海觀音也稱普陀山觀音。
二是送子觀音。
此類形象以懷抱嬰孩為主要特征。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代社會,這項祈福技能最是能夠得到底層百姓的青睞。同時,這也是打開中老年婦女信仰之門的致命法寶。
三是牛王觀音。
牛王觀音數量較少,造型也不盡相同,或持經卷,或執(zhí)拂塵,以騎牛為最顯著特征,又叫“騎牛觀音”或“騎牛菩薩”。木雕中的小牛倒顯得頗為乖巧。
道教眾仙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
木雕中,道教眾仙展示形象較多。有老子(太上老君)、火德真君、文昌帝君、財神、藥王、關帝等等……其中最為別致的一尊當屬這尊真武帝君相。
真武帝君
不明所以的人在正面迎接帝君豎起的中指時,不免有些尷尬。古時候做木雕的藝師如果知道這個是全世界都通用的侮辱性手勢,那時也許豎起的會是拇指了。
事實上,這是在結印。
佛經中有“次幢印”,右手作拳,直豎中指成印。此印斗戰(zhàn)時或有大怖時用。真武帝君職業(yè)是道教降魔,所以少不了戰(zhàn)斗。當然,不能完全照搬佛教的手印,換了左手,次幢印作戰(zhàn)繼續(xù)進行……
剛從真武帝君豎中指的尷尬中解放出現,又在藥王、財神的木雕像出現的萌物中軟化了:
藥王孫思邈
武財神趙公明
話說道教四大元帥之一的趙公元帥座下不是只黑虎么?這只招財貓刷的是什么存在感?
相比之下,文昌帝君的OK手勢,真是既讓人放心,又讓人開心:
文昌帝君
還有慈祥的土地公公。
除了佛道眾仙之外,還有當地祠堂供奉的祖先木雕像,在這里就不展示了。
對木雕感興趣的,特別是成都及周邊的小伙伴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別忘了拉著你的損友去真武帝君面前啊。
展訊
和而不同——清代四川木雕造像展
時間: 2018年8月14日-9月30日 10:00-19:00
地點: 成都 青羊區(qū) 成都博物館
費用: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