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罵北京電影節(jié)了,快進來洗洗眼嘞
這兩天,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火了,是被罵火的。
這張被網(wǎng)友稱為“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暫無設計團隊認領,據(jù)說靈感來源于北京的四月天。
面對網(wǎng)絡熱議,主辦方第一時間主動跳出給咱科普設計主旨:手撐大樹的天壇女神,寓意“攜天地相融,與萬物齊生;天人合一,美美與共”。
△被翻出來考古的九零年代海報們,枯了
嗯,這乍一看,還真是有股重返九零年代海報的復古風格!藍配綠,用色和諧自然;獎杯居中,視覺重點明確;極簡排版,三七比例定理運用恰當;意境傳達高雅不凡,妙哉!
好事網(wǎng)友立馬翻出陳年西瓜皮,結果發(fā)現(xiàn)——這北京影展的海報設計水平,還真是……一如既往得穩(wěn)定??!
△歷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海報作品
行吧,如果放任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今年的海報“獨自美麗”那也還行,誰知還碰巧趕上個“撞期”的戛納電影節(jié)。
戛納電影節(jié)主辦方在愚人節(jié)當日釋出第51屆導演雙周單元官方海報。今年的主視覺海報圖片選取自知名攝影師Robert Schlaug攝影集《Limited Area》(《有限之地》)。
△Robert Schlaug于2017年發(fā)行的攝影集《Limited Area》
再來看看人家主辦方的設計靈感闡述:“這張現(xiàn)實與電子相結合的作品,讓觀眾開始質(zhì)疑自己的感知是否存在偏差。已經(jīng)走過50年的導演雙周,一直都堅持用兩周時間(影展舉辦時長)來突破人們的感知。”
你懂這感覺?就好比你考了個59分哆嗦著回家,你媽本想自我安慰,“算了算了孩子也盡力了,差一分就及格了不是!”結果迎面就撞上拿著滿分考卷的別人家的孩子。那叫一個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
其實仔細回想回想咱國家其它電影節(jié)的海報設計,也有不少審美在線、表現(xiàn)突出的好伐!
遠的不說,先說說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
3月中旬,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主辦方釋出2019年主視覺海報,由操刀《小偷家族》中國定檔海報的設計大師黃海先生設計,為配合影展主題“創(chuàng)生萬象,幕后為王”(向幕后電影工作者們致敬),黃海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經(jīng)典動畫《大鬧天宮》為靈感藍本。
第四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
主題設定為為「Colours in the Dark(黑暗中的色彩)」,由為王家衛(wèi)拍攝《春光乍泄》電影幕后照而盛名的香港攝影師夏永康Wing Shya負責攝影部分,平面設計部分則交由設計師Elaine KWONG。
再來圍觀圍觀前陣子被吹上天的第十屆金馬獎“金馬奇幻影展”。
邀來了曾入選“插畫界奧斯卡”意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的臺灣插畫家安哲操刀。以“月球上的奇幻影院”為主題,安哲受科幻電影鼻祖《月球之旅》的啟發(fā),向大家描繪了一副“觀眾迫不及待,奔向木馬影院”場景。
喏,還有——
2018海南島國際電影節(jié)
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
2018香港夏日國際電影節(jié)
2016-2018臺北金馬影展
2017FIRST青年影展
欣賞完國內(nèi)的優(yōu)秀作品,咱再往遠處瞧瞧?隨便拉一張大半個世紀以前的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海報出來,都能把北京電影節(jié)秒成渣。(涉嫌碰瓷戛納,舉報了?。?/p>
行吧,看到這兒可能有朋友要發(fā)問:“誰能評判一張海報是否好看?”
借用微博一位網(wǎng)友的評論來回答:“文無第一,但是人類文明對于藝術的鑒賞是有一定標準和共識的?!?/p>
從19世紀中葉,“現(xiàn)代海報”之父朱利斯·謝列特為歌劇設計海報開始,各個藝術門類的活動便與海報結下不解之緣。而作為電影節(jié)最搶眼的一張名片,電影節(jié)海報除了清楚標明時間、地點等具體信息外,更是肩負著傳達著電影節(jié)氣質(zhì)及藝術理念的重任。
今天我們痛罵北京電影節(jié)的海報設計,當然不是因為“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媚外心理,更不是想成為網(wǎng)絡媒體時代“墻倒眾人推”的“烏合之眾”。
而是,作為讓全世界影迷了解它的窗口,我們知道,中國觀眾對于美的感知不是這樣,也絕不該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