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歸來,這幾套旅行記錄方式你得裝備好

頭圖設計/梁卓思@TOPYS
這一睜眼一閉眼,七天好日子咻地一聲溜得飛快。
不論是啃著瓜子在好友動態(tài)里把世界看遍,還是環(huán)繞地球一圈到家后恨不能再躺三天三夜——此時此刻背著一籮筐假期后遺癥強打精神的你,甚至掰疼了手指也回想不起來這幾天都做了些啥好事情。
畢竟身為新時代的酷蓋,朋友圈沒準兒連個充數(shù)的emoji都沒留下。
為了貫徹落實吃虧是福但再吃絕不服之精神,我們特地向幾位在各自領域混出了一定名堂的生活家,討來了一些關于旅行記錄的方式。下一次出門在外,除了腦子,還得帶上好裝備。

作為目前國內(nèi)最炙手可熱的Vlog博主之一,熊小默卻坦言,他不拍所謂的“風景照”、“建筑照”。
“因為那種明信片一樣的美圖從網(wǎng)絡上唾手可得,畢竟在金字塔前,我和Steven Shore拍的照片可能也就差不多;反倒是我媽那條不知道丟在哪里的滑稽絲巾、拼多多買的墨鏡,有凍瘡的剪刀手,才是真正的生活證據(jù)。”

在Vlog后期剪輯上,熊小默有一些建議。
一是不要過分自戀——很多人拍Vlog,很怕自己出現(xiàn)在鏡頭里面很丑,于是卡在這一關過不去;二是手一定要狠——很多素材你覺得很有意思,那你可以問問朋友們,如果他們覺得不錯,這個素材就可以扔掉不要了。
把你的視頻盡量壓縮到最短,讓它保持一個最基礎的故事情節(jié)就挺好。不要太大膽,除非那是你自己的風格。

藏有無數(shù)秘密的亞馬遜雨林、充滿一切浪漫與懷想的異國他鄉(xiāng)、或是生活了三十余年之久仍覺新鮮的北京城……李星宇這十年來收集了數(shù)以萬計的聲音素材,以時間地點與內(nèi)容命名之后,就不再做任何多余的分類。
“分類學是一個很粗暴的東西,這些聲音都是平等的,我不會把它當素材庫去處理,我覺得那樣太傷害它們了?!?/strong>他告訴TOPYS,“我不是一個收藏癖,這些東西都有很多故事,但你究竟要怎么去把它匯聚成創(chuàng)作,就需要做一些篩選與梳理。這里面肯定有需要放棄的東西,但它可能會在適合它的地方再出現(xiàn),比如展覽?!?/p> 2016年底,星宇的“52Hz聲音館”操辦起聲音展覽作正式亮相。說來這聲音館的緣由也是浪漫得很,為了讓那些無法遠行的人可以感受到地球另一端的世界,讓孩子去認識原本最原始但卻逐漸消失的自然之聲,為未來留下多一些真正對我們有意義的聲音資料,再或者用靜謐去哄一個人睡覺。這場展覽為在亞馬遜收集的聲音們提供了更為直接與立體的陳列機會。 五年前, Nik還是一位服務于澳大利亞某航空公司的空少,當時公司調(diào)整了飛機餐菜單與付款流程,不少沒有隨身攜帶信用卡的乘客無法當場購買食物。積怨原來越多,他也開始思考,為什么沒有一個網(wǎng)站平臺,可以分享購買、點單以及常用飛機餐信息,以便大家預先做好準備,避免相應的“雷區(qū)”。于是,InFlightFeed誕生了。 如今打開這個網(wǎng)站,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大小小不同航線不同航空公司的飛機餐測評,每篇測評文章長度適中,從出發(fā)的基本信息開始記錄,包括飛行時長、上菜時間、機組人員服務態(tài)度、菜單內(nèi)容、飲品選擇、調(diào)料配菜等等內(nèi)容,甚至還有第一視角拍攝的視頻,讓讀者清楚以乘客的角度來感受并體驗這些不同的飛機餐服務,仿佛跟著Nik環(huán)游了世界一圈。 西班牙歐洲航空商務艙餐食:“凱撒沙拉、蜂蜜醬蔬菜、迷你烤土豆、Cajun雞肉、還有美味的果餡餅。服務從餐前飲品和機上菜單開始。許多航空公司的機上菜單正在逐漸消失,所以很高興看到他們?nèi)栽诙掏竞桨嗌吓砂l(fā)它們。” 長榮航空Hello Kitty航班優(yōu)質(zhì)經(jīng)濟艙餐食:“如果你是成年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份餐很難定,但如果你有小孩與你一起旅行,我超級推薦這一款離奇卻有趣的套餐?!?/span> Susie給出的8個關于旅行手帳制作的tips,適合抄在最心愛的本子首頁每天看一遍。 1.大印章和大圖案打底,疊加文字和小印章; 2.水性彩筆打底,上面用油性高光筆寫白色的字; 3.忘記帶手賬本也不要緊,把店家的可愛印章蓋在收據(jù)小票的后面; 4.把深色圖片貼在硫酸紙下面,就有了隱約的背景板效果; 5.機票、車票、門票、地圖、畫報、dm單,甚至植物的花葉都是好素材,記得收集和保存; 6.不用很在意素材的完整性,手撕、火燒更有腔調(diào); 7.打標簽機、硫酸紙、膠棒、印章、火漆等等,都是旅行手帳好幫手; 8.現(xiàn)在那種牛皮紙、白卡紙、硫酸紙混合的TN內(nèi)頁,非常適合拼貼。 雜貨鋪bEnsHop開張后,bEn開始毫無顧忌地收藏購入各式各樣對眼的物件,從玩偶手辦到酒杯食器,從珍貴藏書到一整柜的可口可樂…… 因為有了這片“儲物間”,他完全不需要考慮有沒有用處、有沒有重復、有沒有地方擺放。所有不那么理性的消費行為,都可稱之為“入貨”。問及這其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他坦言:“可能是特別喜歡的東西有一天突然被賣走,那一刻其實真的很失落。這也是個戀物控雜貨鋪老板的矛盾?!?/strong> 但收藏這件之于bEn如今已然成為事業(yè)的愛好,標準卻也簡單得只有“對眼”,喜歡、或是在物件身上覺察到千絲萬縷與自己的聯(lián)系。 該如何發(fā)掘這些隱蔽在街巷中的特色小店,又該怎么培養(yǎng)不錯過沿途驚喜的觀察力?除了平時接收到不同渠道的資訊分享,還需要強大的好奇心。 以京都為例,步行或是踩單車,就差不多可以丈量整座城市?!皝y晃的途中能發(fā)現(xiàn),很多相同性質(zhì)的店鋪其實都開在附近的環(huán)境,有一些共同出現(xiàn)的條件,所以慢慢就覺得好像拐彎之后應該有一點什么類似的東西?;蚴沁@間店看上去很簡單、很內(nèi)斂,就覺得里面應該是真的有點什么。可能是好奇心作祟,就不會錯過什么地方?!?/p> 此外,遇上喜歡的店,也可以留意店內(nèi)是否有其他的資訊傳單,或是與店主閑聊上兩句,沒準就能因此獲得店主朋友的店或是相同氣質(zhì)的小店相關的線索——網(wǎng)絡上不容易尋得的信息,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找到。 以上訪談節(jié)選自由TOPYS與旅行生活方式品牌ITO共同打造的原創(chuàng)旅行文化雜志《FRESH WAY》(中文名:無路可套)。第一期我們邀來了十二組旅行玩家,請他們剖析、梳理與分享足以代表他們個人的旅行記錄方式。 我們要如何擁有獨一無二的旅行?不如從拒絕走馬觀花開始。 有人曾說“人是最美的風景”,但景點的人山人海應該不會是我們心儀的記錄目標。同倫敦人一起擠一趟早高峰地鐵,去解鎖別人未曾見過的東京塔取景視角,甚至是去親自打破一些已有的歧視與偏見,重新建立起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關聯(lián)……每走一步不同的路,我們都在原創(chuàng)自己的旅行——而這一系列或驚喜、或難忘、甚至糟糕的記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紀念品。 正如ITO提出“I TRAVEL ORIGINAL”的概念,驚喜其實比精彩難得,原創(chuàng)總比顯眼特別。 現(xiàn)在,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I TRAVEL ORIGINAL ITO,中國旅行生活方式品牌,為旅行者提供愉悅、有質(zhì)感的旅行生活體驗。產(chǎn)品榮獲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輕盈牢固,風格鮮明。 ?點擊這里收獲更多旅行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