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C,你這主打享受的廣告,看得我心驚肉跳
作為一個M記的擁躉,KFC(肯德基)對我的吸引力僅有吮指原味雞和土豆泥。而我這一內(nèi)心,最近仿佛被KFC洞悉,他們搞了一波全球大聯(lián)動,集中力量,勢要強化他們“好吃到吮指”的形象。
在英國,所有進食過程中舔了手指的顧客,都成了KFC的“代言人”。他們將這些醉心炸雞的食客形象印制成了大幅海報。




一切盡在不言中,KFC到底有多好吃?多GOOD?沒有語言可以形容,這一位位投入回味的客人,就是產(chǎn)品口感的最好詮釋。
為此,優(yōu)雅的英國人還制作了一支伴著肖邦降E大調(diào)夜曲Op.9,No.2的TVC:鋼琴聲潺潺而起,精準(zhǔn)匹配每一根手指的律動,美食帶來的享受感,通過美妙的琴音,由耳朵傳遞到舌尖。
如果你不吃英國人這套浪漫,不妨試試希臘人的幽默詼諧。
你能相信嗎?KFC怎么樣也算有頭有臉的全球大型連鎖餐飲店,但他們在希臘僅有7間店。顯然,他們沒法像別的國家,靠隨處可見的店鋪樹立品牌形象。
為此,希臘KFC決定講一個“悲慘故事”,而且是很高級的那種哦,以喜劇的方式講述的(反正我笑了),可憐的小拇哥兒的故事。
站在希臘KFC的角度,這則風(fēng)趣的小故事除了喚醒大家對品牌的認知外,還試圖扭轉(zhuǎn)他們在希臘人心中“sweet American grandpa”(美國甜心爺爺??)的形象。畢竟,人家現(xiàn)在是露著八塊腹肌,搞著hip-pop,還能談線上戀愛的英俊酷大爺。
哎,要說KFC提煉出的“吮指”概念,也算是很有生活洞察了。一個簡單、日常的小動作,卻能四兩拔千斤地帶出美食那令人陶醉、留戀、回味無窮的感覺,沒有任何理解上的門檻或者文化上的阻礙,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做到一望便知。
但我為什么嘆氣呢?!在疫情這個特殊時刻,看著廣告里人們每吮一下手指,我就心驚肉跳一下,想沖他們大喊:注意手衛(wèi)生!!
所以,因時、因地地制宜,很重要。
如果此刻中國KFC也要配合這輪推廣,不妨參考中東地區(qū)的“偷換概念”:吮指≈直接上手抓。美食當(dāng)前,哪還顧得上用什么餐具啊,暢爽地大快朵頤吧,我們有的是擦手紙巾。
中東地區(qū)的KFC將他們所有的紙質(zhì)印刷品,都變成了紙巾:小票、餐單、外賣紙袋……知道你們吃我們的炸雞喜歡用手,別擔(dān)心吃太多手上沾滿油漬,紙巾多多的有。





嗯,這個idea倒是令人舒了口氣:吮指真的是件能提升享受美食幸福感的事,不過最近大家就只能先忍一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