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到底有多遠?大概一條吞拿魚
我們很相信數(shù)據(jù)。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覺得一個具體的“數(shù)據(jù)”可以讓人有更直觀的認識和詳細的了解。不過,事實上,面對數(shù)字這一抽象概念,我們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認識清晰”。
比如,最近大家說最多的“2米安全社交距離”,你知道具體是多遠嗎?
日本設計師太刀川英輔(Eisuke Tachikawa)就制作了一套簡單直白的海報,告訴你:他們說的2米,具體是多遠。
“讓我們相距1個披頭士樂隊”

根據(jù)BBC數(shù)據(jù),如果人們不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那一個感染者可能在30天內(nèi)感染406人,反之,這個數(shù)據(jù)會降到15人。
“讓我們相距一條吞拿魚”

“讓我們相距一張榻榻米”

“讓我們相距一輛自行車”

現(xiàn)在,是不是對“2米”有概念多了?
與之類似,公益機構Geneva Centre for Autism(日內(nèi)瓦自閉癥中心)近日也在戶外廣告牌上安排了一堂小小的“社交距離實踐課”。

每兩個廣告牌之間的距離,就是你應該和他人保持的安全距離,有了這么具體的參照物,你還不能好好和同在月臺上等車的其他乘客保持正確的社交距離嗎?
同樣,還是為讓公眾對“安全社交距離”的重要性有更清晰、直觀的認識,美國俄亥俄州的Ohio Department of Health制作了一支看上去有點兒爽的宣傳片,通過捕鼠器和乒乓球告訴你,如果不彼此保持距離,沒有一顆乒乓球可以“幸免于難”。
行了,“安全社交距離”這個事兒,至此是不是已經(jīng)說得夠具體可感了?
最后,再送上一張來自太刀川英輔的作品:雖然這次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在物理上保持2米遠距,但大家心里的愛,始終是0距離,不是?

版權聲明: 本文系TOPYS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注冊/登錄 TOPYS發(fā)表評論
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by 變身7
4 評論
55 贊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