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最重要建筑獎項里有哪些新風向?丨創(chuàng)意白皮書
日本最具權威性的建筑獎項之一,日本建筑學會獎(AIJ Prizes)近日公布2020獲獎名單。
雖然是個僅針對日本的全國性賽事,但AIJ因評選標準嚴苛,選出的項目個個硬核,在國際上也具有較高認可度,大家耳熟能詳?shù)陌蔡僦倚?、伊東豐雄、妹島和世等都曾是該獎項的獲獎者。不過,也并不是只有大師才有機會獲獎,因為,和側(cè)重個人成就的普利茲克獎不同,AIJ更強調(diào)單個建筑的優(yōu)越性。
每年,拿下大獎的建筑,最多3個,最少的時候是0。
沒錯,由于評選標準嚴格,大獎有可能會輪空,最近一次無人獲獎是2018年,而今年則“大豐收”,共有3個作品拿下大獎。
延岡站周邊整備工程 (NOBEOKA STATION AREA PROJECT)
by 乾久美子建筑設計事務所

2009年,宮崎縣延岡市政府希望通過對JR線延岡站及其周邊建筑設施的重建,激活社區(qū)活力,為當?shù)鼐用駝?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建筑空間,以進行各式公共活動。2011年,200名市民從5位競標設計師中,選出了乾久美子作為這一項目的主設計師。

重建后的延岡站,主體建筑采用大面積的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簡潔、透明而齊整??臻g布局上,一樓的層高被刻意壓低,輔以開放的“天花”,引導人們前往二樓的活動區(qū)域。


尺度各異的空間被設計師有序規(guī)整起來,互有聯(lián)通,帶來豐富體驗。與此同時,人們在不同空間進行不一樣的活動,既相互獨立又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偶遇”。
用設計事務所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這些小尺度空間里,人們能溫和地感知其整體性?!?/p>
松下吹田體育場(Panasonic Stadium Suita)
by 竹中工務店


可容納近4萬人的松下吹田體育場,竣工于2015年,可以用一個“省”字來概括。
為了讓整體建筑更加緊湊,該體育場觀眾席的面積僅為同等規(guī)格體育場的一半,致使觀眾席距比賽場地僅7米,另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盡可能減少了不必要的裝飾和細節(jié),而項目極高的預制率,也極大縮減了它的建設工期和成本。
但是,這樣“摳”的體育館,在觀賽體驗上并沒有打折扣,相反,距離賽場更近、更緊湊的觀眾席,帶來了更具現(xiàn)場感和戲劇性的觀賽環(huán)境。



道之驛(Roadside Station in Mashiko)
by 富士山建筑工作室


這座別致的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秉承“用風景創(chuàng)造風景”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上和周遭環(huán)境緊密關聯(lián):遠遠看去,建筑物起伏連綿的屋頂和后面的山勢相互呼應,整體造型簡潔而富有詩意。
巨大的落地玻璃,模糊了“內(nèi)”與“外”的邊界,而建筑內(nèi)部的裝潢,靈感也來自當?shù)氐摹澳静摹焙汀巴寥馈?,將人們對“本土”的感知最大化?/p>
除開獲得最高榮譽的三個大獎外,日本建筑學會還會從他們年度選集中評選出當年的優(yōu)秀作品頒予「日本建筑學會作品選獎」,我們來快速瀏覽下。
2020年日本建筑學會作品選獎
科羅娜電氣總廠1、2期(Corona Electric Head Office and Factory phase 1?2)
by bews


和拿下大獎的延岡站相同,科羅娜電氣總廠也是一個改造項目,將上世紀60年代的舊廠房,逐步改造為更適合現(xiàn)代制造流程,兼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感的新廠房。
延岡站周邊整備工程(NOBEOKA STATION AREA PROJECT)
by 乾久美子建筑設計事務所

澀谷stream(SHIBUYA STREAM)
by 東急設計咨詢


位于澀谷站的大型綜合體,致力于澀谷河再生,并提供一個適合創(chuàng)意人的工作環(huán)境。
龍谷大學大宮校區(qū)東大樓(Ryukoku University Omiya Campus East Hall)
by 日建設計


這座重新設計修建的建筑,為這個歷史悠久的校園帶來了新的生活氣息,在和周遭建筑及環(huán)境風格保持一致的同時,把過去的活力與未來的希望聯(lián)系起來。
門脇邸 (Kadowaki House)
by 門脇耕三


建筑師門脇耕三的家,位于一個密集住宅區(qū)的一角。通過設計,這個并不寬敞的空間被充分利用,且采光充足,不同元素在這里碰撞、交融。
YUKISHIMO-K
by KANIUE ARCHITECTS


對一棟120年老屋的翻新重建,將現(xiàn)代居住需求引入傳統(tǒng)風格建筑。
須賀川社區(qū)中心(Sukagawa Community Center tette)
by 石本建筑事務所


東日本大地震之后的重建項目,通過在城市中心建造一個包括博物館、兒童活動中心、圖書館等等的多功能場所,重新激活城市。
K2 house
by 下吹越武人


又一個住宅項目,由三個三角形圍合當中的“四合院”組成,設計師對“內(nèi)”、“外”空間的合理安排,創(chuàng)造出一種舒適的深度感的同時,又模糊了內(nèi)部與外部的邊界。
Muku保育園(Muku Nersery)
by 手冢貴晴


憑借“富士幼兒園”為很多人熟知的手冢貴晴的又一幼兒園項目。手冢貴晴認為該項目應該被稱為“泡泡”,因為從空中鳥瞰,這一建筑群像孩子們吹出的大大小小的彩色泡泡。
這些圓形的建筑,每一棟都是360°全玻璃幕墻,旨在為孩子們提供更通透的視野和充足的陽光。
銀座La?La?Grande(La?La?Grande GINZA)
by 大成建設


除開高昂的地價,該項目所在位置及高度限制給這一商業(yè)項目帶來和很多限制。在實現(xiàn)可租賃面積最大化的同時,設計師還需要考慮各種功能設施的合理排布等問題,而這個“透明的大盒子”是他們最后交出的解決方案。
近畿大學ACADEMIC THEATER(1-5號樓)/國際學部(18號館)(Kindai University ACADEMIC THEATER(BLD.1-5) / 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uilding(BLD.18))
by NTT Facilities


該項目旨在探索一個新的理想的大學,營造一種都市化感覺的同時,打破人文和科學之間的屏障。
大船渡消防署住田分署(Ofunato Fire Station Sumita Precinct)
by SALHAUS


和拿下大獎的道之驛一樣,這是一個體現(xiàn)地方特色的項目。
住田是一個90%地區(qū)被森林覆蓋的小城,因此當?shù)卦谥铝ψ鞒龈鞣N努力來鼓勵森林工業(yè)和木材加工工業(yè),這一木質(zhì)消防署正是對當?shù)禺a(chǎn)業(yè)特色的一種展示,當中還使用到了日本傳統(tǒng)的木建造技術。
可以看到,雖然上述獲獎項目各具特色,但當中亦具有一些相似性,比如舊建筑的翻新重建、社區(qū)激活、在地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比中國,日本較早開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在建筑上的嘗試和探索,或可為我們提供些啟發(fā)?
另外,作為一個極具權威性的建筑獎項,AIJ對教育、學術和技術也頗為重視,除前文提到的關注建筑設計的獎項外,還設有鼓勵年輕設計師(40歲以下)的「日本建筑學會作品選集新人賞」、日本建筑學會教育獎(教育成就 / 教育貢獻)、日本建筑學會獎(論文 / 工作 / 技術 / 技術 / 成就)、日本建筑學會版權獎等等,幾乎涵蓋行業(yè)發(fā)展所需的各方面。
有興趣再詳細了解的,可移步日本建筑學會獎官網(wǎng)(英文):https://www.aij.or.jp/eng/prizes/prize/prize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