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上了年紀”的插畫,今天看來依舊動人
每個人心里,應該都有一本,或好幾本屬于童年的書,至今仍舊能清晰記得,甚至對自己產(chǎn)生影響。
比如我的童話故事庫里幾乎80%的故事,都來自小時候鄰居姐姐送的一套世界童話大全,我能脫口而出的唐詩,很多來自一本叫《媽媽教我讀唐詩》的圖書,而谷歌神秘實驗室的圖書館里,放有不少兒童書籍,因為設計師們說,這些書教會他們的道理,讓他們至今受用(點我了解谷歌設計師的讀書清單)。
這是兒童文學的神奇之處,它不經(jīng)意在我們心里埋下一顆種子,并悄悄生長為你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介紹10位國外深受喜愛的插畫師,他們或詼諧幽默、或優(yōu)雅迷人,有的人異想天開,有的顯得有些“蠢”,每個人都以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的閱讀樂園。另外,雖然這些作品都“上了年紀”,但它們的魅力卻一點兒也沒有衰減。
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
在繪本風靡的今天,應該不少年輕父母知道這位作家。
莫里斯·桑達克,美國兒童文學圖畫書作家和插畫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應該是他1963年出版的《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該作品通過細膩的筆觸、簡單詩意的語言,講述了調(diào)皮小男孩邁克斯因為搗蛋沒吃晚飯被媽媽關進房間后,到野獸國經(jīng)歷了一段瘋狂冒險,而后他思念家人,放棄了野獸國國王的“榮譽”,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媽媽的晚飯還在等著他。


莫里斯·桑達克曾經(jīng)五度獲得美國圖畫書最高榮譽凱迪克獎(Caldecott Medal),同時也是第一位獲得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的美國人。
碧雅翠絲·波特 (BEATRIX POTTER)
生于1866年的英國作家碧雅翠絲·波特,以描述動物的童書作品著名。
本來,她的志向是成為一名科學插畫師,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允許一位女性從事該項工作,這讓她轉(zhuǎn)而將目光投向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她一共創(chuàng)作了28本書,靈感都來自迷人的英國鄉(xiāng)村的動植物,其中最為暢銷的故事主角,是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彼得兔(Peter Rabbit)。


艾瑞·卡爾 (ERIC CARLE)
艾瑞·卡爾創(chuàng)作的《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大概是每個孩子書架上都有一本的書,曾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仿佛笨拙的的剪貼畫般,這是艾瑞·卡爾獨特的風格。這種畫風源自他還是位平面設計師時的美學思考:在白色背景上,用簡單的形狀和明亮的色彩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
除了那只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最后變成蝴蝶的毛毛蟲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 Brwon Bear, What Do You See?)、《爸爸,請為我摘月亮》(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等七十余本繪本。


亞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
亞瑟·拉克姆的作品,是你能想象的那種祖上傳下來的精致故事書里細膩、溫暖的插畫。
他是英國從1900年代開始至一戰(zhàn)前的插畫“黃金時代”代表畫家之一。他優(yōu)雅、夢幻的水彩畫、鋼筆和水墨畫為《彼得·潘在肯辛頓花園》(Peter Pan in Kensington Gardens)、《格林童話》(Fairy Tales of the Brothers Grimm)等注入了生命。



安托萬·德·圣-??颂K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安托萬·德·圣-??颂K佩里并不能算以為嚴格意義上的“插畫師”,不過他確實為他自己最知名的作品《小王子》繪制了所有的水彩插畫。


歐內(nèi)斯特·霍華德·謝帕德(E.H. SHEPARD)
歐內(nèi)斯特·霍華德·謝帕德對英國藝術和文化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這位出生在倫敦的作家兼藝術家為英國最受歡迎的兩本兒童讀物——《柳林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1908年)和《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1926年)——繪制了插畫。他用古典雅致的畫風,讓每個角色的獨特性格躍然紙上,也讓他成為兒童插畫中不可忽視的一位重要作家。


理查德·斯凱瑞 (RICHARD SCARRY)
1949年,理查德·斯凱瑞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金書》(Little Golden Books,由不同插畫師共同創(chuàng)作 系列叢書,自1942年開始出版),一舉成名。隨后,他打造出了他著名的“Busytown”,一個住滿像人類一樣的小動物的繁忙大城市,他非常多著名的作品都是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作出來的。
“我對創(chuàng)作一本人們看一次便放到書架上再也不碰的書不感興趣”,他這樣說:“我很高興人們把我的弄壞,或者用膠帶把它們粘起來”。至今,他已出版了300多本書,全球銷量超過1億。

路德威·白蒙(LUDWIG BEMELMANS)
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像路德威·白蒙那樣捕捉到巴黎日常生活的魅力。
雖然接受的是酒店方面的培訓,但這位奧地利裔美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決定從事插畫工作。1939年,他完成了他的「Madeline(瑪?shù)铝眨?/mark>」系列的第一本書,詳細描述了一個好奇的年輕女孩在巴黎寄宿學校的日常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該系列又出版了六本書,其中五本由白蒙親自創(chuàng)作,還有一本是他逝世后30年寫的。


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昆丁·布雷克是英國最有成就的插畫家之一,著有300多本書。
他的藝術生涯開始于1961年,當時他為Evan Hunter的《The Wonderful Button》配圖。1979年,他開始與著名作家羅爾德·達爾 (Roald Dahl)合作,直到1990年達爾去世時,布雷克共為他的18本書畫了插畫,包括《瑪?shù)贍栠_》(Matilda,1988)、《好心眼巨人》(The BFG,1982)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1964)等。


蘇斯博士 (Dr. Seuss)
希奧多·蘇斯·蓋索,常使用蘇斯博士為筆名進行創(chuàng)作。
最早,蘇斯博士是一位政治漫畫家,但在二戰(zhàn)結束后,他決定重拾自己早年對兒童插畫的熱愛,創(chuàng)作出了《帽子里的貓》(The Cat in the Hat)、《圣誕怪杰》(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等深受喜愛的作品。
他畫風詼諧,作品中不少“傻乎乎的押韻”,真真印證了他自己那句話——“from there to here, and here to there, funny things are everywhere.”(從那里到這里,從這里到那里,好玩的事情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