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書獻給這38年來,不想長大的孩子們
2019年兒童節(jié),《你好小朋友》復刻版發(fā)行。
這本二手曾被炒到高價的攝影集再版,引得不少讀者紛紛感慨:那時候忙著盼望長大的我們啊,如今哪怕花大錢費力氣,也想鉆回那個被三洋錄音機、連環(huán)小人書、不銹鋼暖壺包圍的黃金年代。

今年6月,《光景宛如昨》,秋山亮二先生曾在成都講座上承諾的那本續(xù)集,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里頭所收錄的彩色照片,38年來都未公開露過面。
就在前年年底制作《你好小朋友》復刻版之時,秋山先生將80年代輾轉中國拍過的幾千張底片細心整理,按照地域進行劃分,齊齊整整地撐滿了十來冊厚厚的文件夾。
連帶著中國社會發(fā)展騰飛之初的模樣,也被秋山先生以絕版的櫻花膠片真實地存了底。


這一頭的我們就站在照片外,向那一頭的孩子揮揮手。揮不去的,是舊時光之于你我身上的重量。
那些年踏遍中國土地,
純屬偶然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秋山先生受日本攝影器材公司小西六寫真工業(yè)株式會社委托來到北京,拍一組中國小孩,共12張,作為臺歷。
結果對方看完照片,嘟囔了句:“只有12張,加上封面也就13張,太可惜了?!?/p>
雙方商量之后,決定出一本攝影集。秋山先生就帶著三臺老爸的照相機,先后五次開始探索中國,流連成都、昆明、廣州、海南島、上海、新疆、內(nèi)蒙古等12座城市。他說啊,“人是沒有辦法改變兒童時代留下的習慣的。”

秋山先生使用的120型膠卷,一卷只能拍12張。于是每次來中國,都要在行李箱里塞滿200卷以上的膠卷。他就拖著他的大箱子一路走一路拍,身上還總掛著兩三臺祿來相機,這自然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好奇的目光。



1983年出版的《你好小朋友》,只收錄了116張照片。而這一年多來的往返,其實為秋山先生留下了大約7800張底片的紀念。
近四十年后,因為《你好小朋友》復刻版籌備的機緣,秋山先生費了好些力氣才在家里某個抽屜里再翻出了這些塵封已久的膠卷。
但誠如他在19年采訪中所說的,“攝影是凝固不動的東西,但攝影作品卻是有生命的,會一直活下去。所以,雖然這幾千張底片一直沒有變,但有些作品一直在那里等待我去發(fā)現(xiàn)?!?/p>
這個年紀再回頭,
除了感慨年代感還感慨什么?
時間真是令人琢磨不透的東西。
盡管照片定格了八十年代小朋友們生活中的某一瞬間,但不同的角色在若干年后,從中獲取到的東西都大不相同。
作為攝影師的秋山亮二先生在前言中寫道,“在這些不同的光景之中,切實地感受到了那里曾站著一介攝影師的我自己”。
他與出版團隊一起,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這一端,用一次次地精挑細選,豐富了前一冊中那些未能被言盡的內(nèi)容。以“兒時快樂”、“寸草春暉”、“同學少年”三個板塊,重組了彼時的敘事架構。
因此我們得以瞥見那個一去不復返的年代里,中國第一代的獨生子女們是如何在悉心周全的呵護與照顧中,渴望長成大人。

在讀者視角的我們看來,那些年的綠刷墻、宣傳畫、自行車、鐵筆盒,固然教人懷念。但就像秋山先生如今仍然記得成都辣辣的料理麻了舌尖的刺激一樣,更有意思的,莫過于從照片泄露的蛛絲馬跡中,拼湊出城市的不同印記。
北京的孩子大多穿得筆挺講究,那時候時興的刺繡夾克與格紋貝雷帽,毫不費力地將他們裝點成一位位氣宇軒昂的小大人。遠處的紅色磚瓦與水泥胡同,隱約現(xiàn)著皇城這千百年積淀下來的傲氣。


上海摩登得很。游樂場紅藍白相間的飛船,是當時妥妥的嫉妒收割機。斑駁的弄堂里,男孩們擰開水龍頭,恣意飲得酣暢淋漓。


呼和浩特的娃娃們,臉頰上自帶可愛的高原紅,頭頂軍綠色貝雷帽。一望無際的黃土與山地,偶有兩三處房屋落在其中。小綿羊們仿佛不畏生人的模樣,兀自低頭享受著腳下的鮮嫩。


他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照片里的桂林,仿佛也是綠色的。田野放牛的小孩兒一臉稚氣未脫,留在身后的是一望無際的青翠。飄著雨的公園與溢出屏幕的泥土香,很登對。


如今孩子們已經(jīng)活躍在了社會各領域,可能成為了某部分中堅力量,可能成為了新一代的爸爸媽媽。
但他們曾經(jīng)對于明天的憧憬,對于成年的想象,一如既往地搖曳在這些仍然年輕仍然鮮艷的笑顏中。
你還好嗎小朋友?
我們好像昨兒才剛見過
與《你好小朋友》復刻版同時起跑的“尋找小朋友”項目,如今仍在繼續(xù)。
秋山先生也因此同許多小主角們見了面。
其中有一張,是內(nèi)蒙古三姐妹在屋外雪地上的合照。她們告訴秋山先生,因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童年時期的照片僅此一張,這也成為了她們一生最珍視的東西。
這本新攝影集里,秋山先生又選入了一張姐妹仨的照片。

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拍攝者與被攝者建立的關系短暫而脆弱。但這厚厚一沓照片隨著年月瘋長,承載的意義也日益豐滿厚重。
一本漂洋過海的攝影集,醞釀著接連發(fā)生的久別重逢,也藏了些笑著說開去的誤會,更有許多別人無法感同身受的“寶貴”。是過去的老照片,為如今的彼此重新牽上了線。
“他們長大了,我沒有,因為我看不到相機背后的自己”,跨越三十多年的再次見面于曾經(jīng)的秋山先生來說,該是從來未曾想過。
這本即將與讀者見面的《光景宛如昨》,其中亦有許多新鮮面孔,也澆灌著一場又一場浪漫,在舊時光的縫隙中,破土而出。
這個時代啊,我們一股沖勁向前邁得太快太遠,偶爾也需要回頭望一望了吧。
*本文圖片均由青艸堂提供,Photos??Ryoji Akiyama


即刻掃碼購買▼

*限量預售,付款15天后發(fā)貨。

TOPYS旗下優(yōu)質(zhì)商品與創(chuàng)意服務精選平臺,以販賣好奇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宗旨,專注廣撒網(wǎng)開腦洞,搜羅并推薦每一個無可預告的非標品,期待為你的日常贈送驚奇和欣喜,讓未知賦予你全新的質(zhì)感體驗和靈感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