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Christo,包裹凱旋門仍然在路上
2020年5月31日,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永遠離開了。
在紐約家中,因自然原因,享年84歲。
Christo與妻子,藝術(shù)搭檔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最喜歡將大片大片的山河景觀用不同材料包裹,被觀眾親切地冠上了“大地藝術(shù)雙人組”的帽子。

自摯愛于2009年過世之后,有人問過Christo是否考慮退休,他卻回答說:“Jeanne說過‘藝術(shù)家不會退休,他們只會死去,在停止創(chuàng)作的那一刻藝術(shù)家就死去了?!?/strong>”
正如倆人生前就一直公開表示的那樣,他們的藝術(shù)作品在去世后仍將繼續(xù)。受到疫情影響的包裹凱旋門計劃,也將按照Christo的遺愿,延后至2021年9月18日至10月3日。

這一對神仙眷侶,是如何一步步把世界變成他們的畫布?一起從這八件小事兒入手了解。
01
門當戶對,重要嗎?

1935年6月13日,Christo與Jeanne-Claude在同一個小時內(nèi)呱呱墜地。
女孩的繼父是法國頗有名氣的將軍,擺在眼前的是衣來伸手的貴族生活。而男孩是個窮困藝術(shù)家,從保加利亞逃到巴黎,靠畫肖像畫為生。
23年后,男孩受邀為女孩的母親繪肖像畫,倆人當即一見鐘情。盡管Jeanne當時有婚約在身,但這倆人還是頭也不回地??了。
盡管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但愛情來了,默契到位,誰還擋得住呢?
02
“為什么不去包裹更大的東西呢?”

當時的Christo,在捆扎包裹這事兒上,已經(jīng)頗有想法。
帆布、塑料布、繩索是工具,桌椅畫作雜志自行車甚至人體,是畫布??棽祭w維被物體形態(tài)拉扯束縛之間展現(xiàn)的張力,是作品朦朧曖昧的美感所在。
“為什么不去包裹更大的東西呢?”Jeanne提議道。
03
油桶墻:鐵幕(1961-62)

這是Christo與Jeanne首批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一。用89個金屬油桶堆疊封鎖了巴黎最窄的一條街道,以抗議柏林墻的建成。
如此非法藝術(shù)路障名為“鐵幕”,讓這條街暫時成為死胡同,共持續(xù)了八小時,直至警察要求他們拆除。
“我們在1958年至1964年期間住在巴黎,沒有錢,也沒有工作室,就住在一個小房間里。我開始使用小罐頭、工業(yè)涂料錫罐,再到小尺寸的油桶。當用真正的油桶進行創(chuàng)作時,我在巴黎外邊租了一間車庫?!?br>
04
山谷窗簾(1972)

這是雙人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28個月里,倆人與設(shè)計師、建筑商、學(xué)生一起,在科羅拉多州的兩座山之間懸掛了一塊18600平方米的橙色尼龍編織物作隔板。窗簾靠417米、承重61噸的繩索拉開,再以錨固定在864噸的混凝土基座上。
整件作品于1972年8月10日上午11時完成,在原地放置了28個小時,直到狂風(fēng)的到來迫使它被拆除。

1974年,以該項目為主體的紀錄片《Christo's Valley Curtain》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提名。
05
包裹德國國會大廈(1995)

這個項目,光是事前的游說與社會交際,就花費了24年時間。
1995年6月17日工程啟動,面積巨大的銀色聚丙烯塑料布罩住了國會大廈,再以15600根藍色尼龍繩進行捆扎。
這一舉動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與經(jīng)濟效益,無數(shù)人紛紛涌向柏林,渴望一睹這“有生之年”的風(fēng)采。項目耗資高達1300萬美元,但夫妻倆卻拒絕靠作品帶來的旅游收入為荷包充饑。
06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贊助

Christo夫婦常年就住在紐約市一幢沒有電梯的公寓五層,也不買車,仍然沒有工作室,像初出茅廬的小藝術(shù)家一樣。
他們不接受藝術(shù)基金會的資助與志愿者的加入,項目的費用都靠自己掏腰包。錢呢,就從出售早年的小型包裹作品與籌備作品時的實驗草圖模型與拼貼中獲取。他們也從來不從作品中直接獲得收入,打從心底排斥商業(yè)介入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展示。
“你知道這些錢能買多少部電梯嗎?但這是我們選擇的生活。我們是自己的老板。”Jeanne曾這么說過。
07
漂浮碼頭(2016)

這是Christo在妻子過世之后,重新?lián)炱鸬牡谝豁椆ぷ鳌?/p>
2016年夏,長達16天的時間里,10萬平方米的黃色織物地毯懸浮在意大利的伊塞奧湖中,由22萬個高密度聚乙烯立方體的模塊化浮塢系統(tǒng)承載,隨著波浪起伏。 裝置開放給游客自由體驗,人們可以漫步海中間,或爬到山坡上,向下眺望鋪得筆直的金色人行道。

08
古埃及墓室(未建)

這是雙人組最雄心勃勃的項目,在阿布扎比沙漠中建起150米高的古埃及墓室。
Christo與Jeanne從1977年就開始尋找潛在的地點,計劃需要41萬個油桶,同時將其涂成八種不同的顏色,以達到閃爍的馬賽克效果。
若是最后建成,也將成為他們唯一的永久保留作品。
Christo早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和Jeanne-Claude總是說,我們不知道這個項目是什么。這就是我喜歡這些項目的原因,它們開放得可以包容吸收一切?!?/p>
回應(yīng)到藝術(shù)本身?;蛟S換個角度來看,藝術(shù)本就不只是藝術(shù)家本人一手造就的完整,遠遠少不了觀眾們七嘴八舌辯論出的不朽與精彩。
他曾說過,“做一件要消逝的作品,比做一件要留存的作品需要更多勇氣?!?/p>
可作品之于觀眾的保質(zhì)期,從來不靠它的實體存在時間來衡量。
再見Christo,謝謝你們?nèi)詫⒊掷m(xù)的無盡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