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泰國廣告,聽的就是弦外之音
有時候聊天的時候,雖然嘴里念叨的是A,但實際表達的是B,聰明的聽眾才能聽出弦外之音。而聰明的廣告也會在悄咪咪地將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觀點埋到內容里,讓觀眾雖然看到的是表面的內容,卻成功地get到里面的潛臺詞。
比如,呃,泰國的這支廣告,雖然描述的情侶之間的互動,但怎么感覺都像是在表揚他們用的輪胎呢!
短短十幾秒,輕輕幾句話,輪胎的操控力好、摩擦力大、靜音效果好,都表達到了。并且,表現這些優(yōu)點都是用人物有趣的互動完成的。雖然看起來只是情侶之間平平無奇的聊天與互動,卻“莫名其妙”地埋中了產品的賣點,通過可視化有趣的劇情,就把產品的特點順手“演”出來了。真是有心機!
但需要提醒:在借鑒這種手法的時候,我們得注意。將物比作人的手法,我們稱之為“擬人”;把人比成物的手法,往好了說,叫“比喻”,但往壞了說,叫“物化”。在發(fā)揮創(chuàng)意的同時,也需要動動小腦筋,看看怎么樣將創(chuàng)意表達得出來,但又不冒犯任何人士。
不過,看多泰國廣告之后,慢慢地摸到了一個規(guī)律:看泰國廣告的時候不能喝水。被嗆到事小,電腦進水了可就事大了。
創(chuàng)意機構: WORKKIT bangkok, Bangkok, Thailand
出品機構: Harseeproduction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Adam Siriraka
文案: Chatchawan Rakyeam, Issarawon Sasiwongsaroj
藝術總監(jiān):Adisak Boodsabong, Phitsinee Sriboonhome
項目經理: Supansa Srisongphol, Somphop Srimahapothong, Thansuda Rungsuriyaviboon
導演: Chatshai Prasertmak
出品人:Jaturong Srinawa
助理導演: Panyada Aekamutchai
產品經理: Mintar Lekdee
D.o.p.: Anuwat Tongiam
藝術總監(jiān): Piyaphat Sang-ngam
廣告選角:Jaturong Srinawa
造型師: Mintar Lekdee
編輯:Masarat Panitinantapat
電視技術: S.o.spost
后期效果: Permboon Malaiwan
收音/混音: 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