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個東西啊,寫出來才能算數(shù)
已經(jīng)不記得多久沒有收到手寫的文字了。隨著電子時代的來臨,似乎現(xiàn)在看到手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年頭,找到愿意和你吃吃喝喝的人不難,但找到一個愿意為你親手寫下幾句話的人卻很難。把那些從課桌底下傳遞的紙條,從遠方而來的明信片,只敢偷偷夾在書里看的信件,全部好好收在一個盒子里。即便內(nèi)容已經(jīng)倒背如流,但還時不時拿出來溫習(xí),看到的不光是字,而是字里行間的情誼。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支廣告,用若干張手寫便簽,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兩雙手,多支筆,十幾年來從相遇、相愛到相伴的過程就在我們面前展開。拍得如此有感染力,所依靠的就是細節(jié)的力量。剛開始的字條內(nèi)容略顯客套與拘謹(jǐn),隨著感情加深,內(nèi)容變得狂喜與熱烈,日子一長,就只剩下日趨平淡的瑣事,略帶敷衍的搪塞,以及命令式的要求;緊接著是懇求與挽留,以及最后的破鏡重圓與深切懷念。感情的變化,在措辭上就得以體現(xiàn)。
除字句的內(nèi)容之外,兩雙好像有表情的雙手和旁邊的小道具也都是加分點。從慢慢地把筆蓋好,仿佛在審閱剛剛留的紙條,有沒有一點點錯誤到將筆隨手一扔,不停地轉(zhuǎn)著著戒指不知道從哪下筆,再到干枯的雙手,緩慢地寫上給愛人的最后一張紙條。這些情緒與狀態(tài)的表達,是讓觀眾進入劇情的關(guān)鍵。巧妙的伏筆,讓人不得不佩服創(chuàng)意人員這細致入微的觀察力。
選用看似不起眼的便簽來推廣文具,其實也是高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使用,便簽在不經(jīng)意之間見證了生活的很多故事。我們看到,感情的維系所依賴是日?,嵥閰s細致的溝通。
你看,做廣告真不用大吹大擂。把商品置入人們的生活中,春風(fēng)潤物一般地說出故事,效果也挺好的,不是嗎?
創(chuàng)意機構(gòu): BBDO, Toronto, Canada
副創(chuàng)意總監(jiān):Chris Booth, Joel Pylypiw
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Denise Rossetto, Todd Mackie
大客戶總監(jiān):Rebecca Flaman
機構(gòu)出品人:Beatrice Bodogh
制作工司:Skin & Bones
導(dǎo)演:Chris Booth, Joel Pylypiw
出品人: Chelsea Strachan
攝像總監(jiān):Kris Belchevski
編輯組:Saints
分發(fā) & 線上:Alter Ego
線上編輯:David Whiteson
線下編輯: Brian Williams
色彩師 Tricia Hagoriles
音樂/聲效設(shè)計師:Fraser MacDougall, Tim White / Imprint 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