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變成游樂場,一直是AirPods的夢想
還記得19年,那個超棒的AirPods廣告嗎?
把整座城市變成巨大的蹦床的夢幻腦洞,打破引力的自由感再搭配恰到好處的音樂,我們可真是太喜歡這支廣告了。當(dāng)然,不止是我們喜歡,這支名為《Bounce》的廣告引起了一陣轟動,在當(dāng)年收獲了第99屆年度ADC廣告獎中獲得最高榮譽(yù)——類目最佳獎(Best of Discipline),以及兩個視頻和品牌內(nèi)容類的Gold Cube獎。
如今一年多已經(jīng)過去,前兩天,AirPods終于再次推出了一支和“Bounce”一脈相承的精彩廣告“Jump”,這支廣告的代理機(jī)構(gòu)依舊是我們熟悉的TBWA Media Arts Lab,他們請到導(dǎo)演Sam Brown和制作公司Imperial Woodpecker,再一次用音樂、節(jié)奏感和腦洞,向人們展示他們想把世界變成游樂場的野心。
觀看時佩戴耳機(jī)以獲得最佳效果。
和上次的通勤場景不同,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一個強(qiáng)顏歡笑的打工人,而是充滿嘻哈風(fēng)的年輕人。在故事的最開始,他們在一個平凡到無聊的日常,城市一如既往地乏味枯燥、嘈雜喧囂。

但戴上耳機(jī),情況就不同了。降噪耳機(jī)隔絕了外界,音樂則激發(fā)了活力,世界也截然不同。從遛狗的牽引繩到街邊小朋友們的跳繩游戲,想要“Jump”的情緒逐漸激昂。

一切繩狀的物品都可以拿來當(dāng)大繩跳。從工地的電纜,到理發(fā)店的霓虹燈,甚至還有門口的三色柱,統(tǒng)統(tǒng)被拿來玩耍。


甚至樓與樓之間的晾衣繩也不甘寂寞,但cool boy對這個大跳繩也只能表示敬謝不敏了。

雖然沒有“Bounce”中那樣反重力的操作,但是主角在電纜的陰影中跳繩和變成涂鴉的場景,還是讓人不由地驚艷了一把。

劇情一如前作那樣簡單流暢,對功能的展示也足夠充分。有了AirPods Pro,跳繩選手能夠借助降噪功能和全天候舒適佩戴,始終讓自己沉浸在音樂中,不必被客觀因素左右——你看他們這樣折騰,耳機(jī)都啥事兒沒有。

音樂也是一個受人關(guān)注的問題《Jump》的主題曲是澳大利亞藝術(shù)家Young Franco的作品《Fallin Apart》,在今年的格萊美獎頒獎晚會上首次演出,由Pell&Denzel Curry演唱。同時,Pell&Denzel Curry也是這部視頻的主角。
而那個看臉是亞洲人的小哥呢?他是兩屆花式跳繩冠軍得主杉野賢悟,他還在Tik Tok上發(fā)起了一個跳繩挑戰(zhàn),給大家看看:
AirPods下一次的廣告要跳什么?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