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這次又交了份懶人作業(yè)
每天泡在我們創(chuàng)意網(wǎng)站,瀏覽創(chuàng)意案例的朋友們,想必您對于創(chuàng)意這個小東西,練就了火眼金睛的辨別能力。要不今天open your mind,順手測一測,自己的創(chuàng)意含金量到底有多少?今天我們TOPYS小考課堂限時開張,邀請各位在課間摸魚時刻娛樂一下。
好了,各位朋友們,腦袋動起來,眼睛再睜大點,請聽題:
您來品一品,看一看,這個廣告創(chuàng)意妙在哪里呢?

答案
就在
分割線
下
面
——————手動分割線——————
正確答案:包裝袋上的M,組成了yummy的字樣。
答案解析:
對于一個“老人”品牌來說,怎么喚醒用戶的新鮮感呢?大多數(shù)品牌的出路,通常會選擇更換包裝、升級logo、細化VI視覺。比如近期漢堡王logo扁平化升級、施華洛斯奇更新logo和門店。變個模樣,粉刷自家家門,確實挺容易勾起用戶對品牌的注意??蛇@首歌起調(diào)容易,難在怎么繼續(xù)唱下去。品牌升級之后,則需要品牌繼續(xù)付出大量真金白銀,跟進營銷活動,否則,做再多的努力,也只是一場曇花一現(xiàn),消弭于浩如煙海的品牌活動里,這樣的結(jié)果對品牌,對粉絲,都倒挺鬧心的。
而這一次,作為品牌大佬,哥倫比亞麥當勞抖了一個機靈。它請來了DDB團隊拿麥當勞最具代表性的視覺資產(chǎn)——“M”開刀,再次撩撥起麥當勞用戶心中的熱情。
麥當勞的logo被稱為全球十大標志logo之一?;诖蠹覍τ邴湲攧诘恼J知,品牌上演大變字母表的新魔術(shù)。根據(jù)視角的不同,M可以任意變換成任一拉丁字母。通過排列組合,你可以拼出任一單詞。
來,讓我們先一起進入麥當當小課堂,重新學習下M記的字母表。
借助這套字母表,麥當勞(McDonald's)在拉丁美洲發(fā)起了“用M說一說”(say it with M)活動,鼓勵用戶拿起漢堡、薯條和飲料包裝,分享當下的歡聚時光。他們還邀請了著名的廣告攝影師Ale Burset拍攝了一組照片,投放在拉丁美洲城市的飯店,汽車站和廣告牌里,方便大家抄作業(yè)。
在它的鏡頭下,M變成了yummy、brunch、love、enjoy等單詞。這些單詞的選擇,多少有點品牌自吹自擂的泡泡。(但還好,畢竟這是人見人愛的麥當勞。)它讓用戶聯(lián)想到生活中和麥當勞有關(guān)的溫暖回憶。



這部戶外廣告出街之后,用戶褒貶不一。英語母語國的網(wǎng)友表示,拜托,麥當勞不要自嗨啦,真的很難讀,我只能努力辨別出yummy、enjoy ,很難分辨其它的。
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這次campaign,找到麥當勞近年的玩法。這些年,麥當勞的視覺創(chuàng)意,深諳大道極簡的道理,開始走起極簡風格:用純粹干凈畫面,花式呈現(xiàn)品牌標識。比如在波多黎各麥當勞的一次營銷活動中,M變成麥當勞產(chǎn)品中的元素,用金拱門logo將薯條、熱香餅等產(chǎn)品可視化。無論描述方式怎么變化,麥當勞始終都在圍繞logo做文章。



品牌的發(fā)展周期如同人一樣,可分為孕育期、幼稚期、上升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隨著年齡增長,用戶對于品牌的興趣也與日俱減。但是作為一個活了有80多歲的高齡品牌麥當勞,它在每一次campaign的亮相,都帶給我們眼前一亮的驚喜。
秘密到底在哪里?我們也許可以從這些平面廣告中,拎出一個答案。正如《銀河系漫游指南》里所說,“42”這個數(shù)字是經(jīng)過超級計算機,計算700萬年后得出的宇宙萬事萬物的終極答案。那么M,則是麥當勞宇宙,一次次通過campaign,想要刻錄進入用戶腦海的符號。
它的成功為后起之輩帶來一些啟發(fā),品牌想要被用戶記住,可不一定是大改模樣去刷存在感。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也很無聊,還不是每次都拿著一個核心特質(zhì),變著花樣地在消費者耳邊吹風。正如盤尼西林所唱的, say,say it again。重復重復,再說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