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中國,有一群年輕人“在路上”

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1957年出版了《在路上》(On the Road),用一段奇異的公路旅程,激勵著年輕人踏上旅途,在迷茫的路上嘗試找到自己。
80年前,在中國,一群年輕人“在路上”。與迷茫的嬉皮士們不同的是,這幫青年人心懷理想,從長沙到昆明,穿越西南腹地前往大后方,在行走中尋找答案。
80年后,青年作家楊瀟徒步重走聯(lián)大西遷路,在一場非典型的公路旅行里,擺脫孤獨和憂慮,從自己的處境出發(fā),回到歷史現(xiàn)場。

他們走的路是哪一條?為何值得一次次地重走?今天未知商店為大家?guī)硪槐静灰话愕挠斡?,《重走?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255,255);color:rgb(17,17,17);">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lián)大》。
80年前的路
一個遙遠的年代里,一支年輕的隊伍,一次歷時68天的徒步旅行,為什么8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還能與之共情,并不斷回望、挖掘、描述它?當(dāng)我們懷念它時,我們在懷念的是什么?

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的初心,當(dāng)時的理想,當(dāng)時為救中華的決心。
這趟傳奇的旅程起于長沙的中山路碼頭,1938年2月20日晚7點,兩條汽船拖著九條民船,沿湘江北上,船上是三百余各懷心事的師生,“半醒半睡間,是船頭的分水聲?!?/p>
這段路可以分成兩段:一段是盧溝橋事變之后平津淪陷,當(dāng)時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學(xué)校,奉國府之命要南遷到長沙。第一段南遷之路相對來說是散漫、各顯神通的,沒有那么多組織性;然后到了 1938 年 1、2 月之后,因為戰(zhàn)局的發(fā)展,長沙也開始變得危險,他們就要從長沙再遷到昆明,組成了后來非常有名的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這段路是相對有組織的,分三路,書中著重寫的是從長沙步行 1600 公里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這一路。

在這趟旅途中,三百余師生踏上了西南邊疆的土地,見到過漫山遍野的鴉片、見到過聞一多形容“景致太好了,不去看的是漢奸”的犀牛洞,遇到過土匪,也遇到了被妖魔化過的少數(shù)民族。行萬里路,為的是讀萬卷書。
80年后的路
80年后的2018年4月8日,水路客運不復(fù)存在,楊瀟搭乘滿是檳榔味兒的綠皮火車,前往益陽與他們匯合。
2018年,已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的楊瀟,在自己36歲這一年,也是新聞業(yè)式微、人生和事業(yè)都已進入轉(zhuǎn)折期之時,開啟了一場以徒步為主的旅程,去追隨1938年那群穿越湘、黔、滇三省進入大后方的年輕人——這群年輕人在那場旅途后,與他們的同學(xué)、老師一起,建立起中國無可超越的傳奇大學(xué):西南聯(lián)大。

他們在益陽開始徒步,橫越湘西、貴州,抵達云南?,F(xiàn)實中的國道,大貨車常常貼身駛過,但在那些安靜的路段,水聲、鳥叫、蟲鳴一一顯現(xiàn),就像沿途那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縣鎮(zhèn),你轉(zhuǎn)過街角,就能看到殘存的幾百年的木屋,和始建于元代的古老驛道。歷史上的這條路更加艱辛,且極不安寧,靠著主事者的精心謀劃和沿途政府民眾的照拂,這群師生沖破“匪區(qū)”,飛渡激流,接觸到了平津書齋絕無可能見到的人與風(fēng)景。一場非典型的公路旅行和一群知識人的流亡之旅,交織、對話、共振。

在一個旅行變得愈加困難,而不確定性仍在增加的年代,這本書是一趟令人心曠神怡的神游,一個珍貴無比的啟示,也是一個對生命熱情的肯定的回答。在行旅之中,楊瀟不止一次陷入歷史的裂縫中,曾經(jīng)的所在無處可覓。最殘忍,并不是歷史的磨滅,人的消失,而或許是精神的隕滅,是彼時的珍物在今日變得一文不值。我們在書中不光能看到舊時西南聯(lián)大師生們走過的路,也能看到當(dāng)代知識分子對于歷史與現(xiàn)狀的反思。
我們?yōu)槭裁匆刈哌@條路?
我們生活在一個浮躁的時代。
在信息碎片涌入到我們的視野當(dāng)中時,我們的耐心變得越來越低,很難再靜下心來,沉溺在閱讀當(dāng)中。但我相信,在楊瀟的筆下,你能夠體會到久違的閱讀快感。

楊瀟是一個善于講故事的人,他畢業(yè)于南開大學(xué)中文系,先后供職于新華社、《南方人物周刊》、《時尚先生 Esquire》等權(quán)威雜志,筆頭功夫過硬。這本書也采用嚴格非虛構(gòu)標準:每一歷史細節(jié)皆標注出處。在一定程度上,可視作一部西南聯(lián)大前傳。
楊瀟的筆下有宏觀敘事,也有具體細節(jié)。讓我們既能看到時代的塵囂,也能看到每一粒塵埃落在個人身上都的重量。他們雖然面前是當(dāng)時的迷惘,但眼中卻是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的憧憬也的確得以實現(xiàn),雖然西南聯(lián)大在歷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在這8年里培養(yǎng)的3882名畢業(yè)生,其中包含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xué)技術(shù)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wù)芦@得者,171位兩院士以及上百位人文大師。

通過作者第一視角的敘述,我們仿佛親歷了這樣一場漫長卻激動人心的旅程。無論是瑰麗奇絕的自然風(fēng)景,風(fēng)俗各異的鄉(xiāng)土人情,還是對于不同時代背景的思考感悟,在這樣一個變化迭起的年代,本書都是一個珍貴的啟發(fā)和教育。
在充滿未知的當(dāng)下,《重走》提醒我們?nèi)绾伍喿x、交談、行走,啟發(fā)我們重識附近,重拾熱情,并且回應(yīng)著一個生命永恒的命題:我們?nèi)绾螌ふ业缆?,如何尋找自己在這世界上的位置。
這次未知商店為大家?guī)淼摹吨刈摺啡渴呛灻?,此時購買還送金屬徽章,別在衣服上,別在包上,讓它伴隨你走過這一段閱讀體驗。

-/-
??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lián)大》 ?
現(xiàn)已正式在未知商店發(fā)售
行萬里路,為的是讀萬卷書
全網(wǎng)統(tǒng)一價 ¥98 | 會員價 ¥88
默認包郵
↓↓↓即刻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