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骨精都這么可愛,那我就不怕鬼了
小時候,你看過《鬼馬小精靈》(Casper)嗎?
雖然它首播的時候我還不會說話,但小豆丁時期也是反反復復看了好多遍。那時我就在想:這些神神鬼鬼這么可愛,為什么不能和我們做朋友?

這一興趣與日俱增,課本講到三味書屋里的美女蛇我興致勃勃,偶爾補兩集《鬼燈的冷徹》也覺得好有意思。而最近在看洛杉磯美術展的動態(tài)時,無意間看到了Jason Limon的作品。在他手中,小小骷髏人一點也不靈異可怖。它有時困在顏料管中,有時生(?)無可戀地“葛優(yōu)癱”,有時搗鼓鐘擺,有時搬運眼球(?),可愛又無厘頭。
*以下內容均已得到作者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白骨精的“鬼設”非常豐富,即便在一個暗調的空間,它也自得其樂地過著層次分明的生活生活。
有事沒事喂個鳥,賽過活神仙:

心血來潮跟食物較個勁,懨懨地從“陰間”M記的打包盒中鉆出來。雖然說著“unhappy meal”,但手里還是緊緊抱著一小塊雞塊:

看見精釀表現出興奮的一面,打個小嗝,“酒鬼”實錘:

打牌是不可能打的,但我有一間紙牌屋:

Surprise——!

在白骨精的世界里,一切本該是黑暗無聲,但Jason Limon卻帶來了一種別樣的趣味。他偏愛用畫筆表現“心臟”表達一種跳動和靜止的關系,或明或暗的色彩搭配和場景設置,折射了作者某一時刻的心境。
有時整個心臟被描畫成復活節(jié)彩蛋的感覺,動脈呈圓形或星型開口,配合暖色調顯得復古又熱烈。白骨精像下車一樣,從當中走出來。

而當它住進心臟,這個側臥蜷縮的姿態(tài)和無法觸控的分割感,是不是又在說另一個故事了?

Jason Limon作品的特別之處,不止在于是一個關于可愛生動的小鬼的連續(xù)劇,還在于他強烈的自我風格。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充斥著刻意做舊的質感、折頁剪紙的風格、略帶粗糙的毛邊,徑直將觀眾引入了他筆下的復古世界。
說到創(chuàng)作的動機,Jason Limon表示,它想通過“骷髏”表達一種不受限制的狀態(tài)。它沒有一個固定的身份,沒有年齡、沒有面貌、沒有特定的愛好或煩惱。因此它可以通過無處不在的形式和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

而這一個個場景的搭建,不知為何總讓我想起“愛死機”第一季的《三個機器人》。在一個略顯雜亂與荒蕪的空間,超現實的主角不斷嘗試著追究這些過時的遺跡。白骨精面對折舊的紙牌就像機器人們面對發(fā)霉的漢堡,它們看上去有十足的能動性,卻都沒有生命氣息。它把玩它們、蹂躪它們、譏笑它們,但由于傳播是單向的,它永遠無法完全理解手中的東西,二者形成了一種奇妙又寂寞的互動。

關于Jason Limon的更多作品,可以在他的同名instagram和網站上觀看。今年,也會陸續(xù)在洛杉磯藝術節(jié)(7月29日至8月1日)、科普羅畫廊(Copro Gallery,預計9-10月)展出。顏料的紋理和大量做舊的效果,現場觀看應該會有更多驚喜。美國的朋友們,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