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片彩虹天空,即便陰雨,心情也會明亮三分
當《彩虹之上》(Over the Rainbow)的旋律響起之時,我的思緒總會飄回那部經(jīng)典的《綠野仙蹤》。朱迪·加蘭(Judy Garland)慢慢地唱起歌,沉浸在動人的旋律里,你難道不好奇彩虹之上究竟會是什么樣?
彩虹之上是什么樣,恐怕只有桃樂絲會明白。但彩虹之下是什么樣,英國藝術(shù)家Morag Myerscough用雙手為你展現(xiàn)。從學校到醫(yī)院,再到文化孵化場和市政中心,Morag用她的創(chuàng)造力,將色彩帶回陰雨連綿的英倫三島。
最近,Morag就在考文垂的赫特福德(Hertford)大街放置了一個新的裝置,這個名為《連接我們的無盡絲帶》(Endless Ribbon Connecting Us)的作品以連續(xù)的絲帶形式環(huán)繞建筑內(nèi)部,給整條街都鋪上了一層糖果色的彩虹。



只是將原有步行街的天棚稍加改變,霓虹的色彩便暈染整個街區(qū)。彩虹“絲帶”綿延不絕,哪怕天上陰雨綿綿,但彩虹之下,依舊充滿了溫柔的光輝。



沉浸在彩虹的夢境當中,這道美麗的風景也與考文垂本地的文化也息息相關(guān)。這個項目的靈感來自考文垂大教堂(Coventry Cathedral)里面漂亮的彩繪玻璃,而絲帶編制業(yè)也是18世紀早期到19世紀60年代考文垂的主要產(chǎn)業(yè)。在視覺上給人享受的同時,也讓受眾對于考文垂本地歷史與文化產(chǎn)生不一般的回響。

看過Morag項目的人應該都能感覺得到,這名藝術(shù)家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色彩在她手中跳躍,形成立體的呈現(xiàn)效果,就像一個多巴胺釋放器一樣,讓人不自覺地覺得快樂。Morag從自然與放松當中獲取視覺靈感,在視覺和情感上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將地理和文化所帶來的阻隔拋到身后。




在她的個人網(wǎng)站上,我們還能一睹藝術(shù)家的真顏——果然,她是一個快樂到看不出年紀的妙人兒!

Morag Myerscough的個人網(wǎng)站:www.moragmyerscou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