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凌晨三點的社畜嗎?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上海嗎?”(或其他一線城市) 有時會看見朋友圈有人發(fā)布了一條這樣的動態(tài),多半是來自因加班、出差而通宵熬夜的朋友。
或許不是每個人見過凌晨的辦公室,但如今這種病態(tài)的工作狀態(tài)越來越受到關注,“拒絕內卷”、“平躺”的聲浪越來越大,我們也能在不少藝術家的作品中看到這樣的表達。比如下面這個名為《病人》(The Patient)的動畫出自上海數(shù)碼藝術家樂毅(Axl Le)之手。
據(jù)動畫的背景資料介紹,導演樂毅想要描述的是一個病態(tài)的社會,這個社會“病入膏肓了”,每個人都是“病人”——但每個人身在其中卻很難意識到,因為可能軀體還是健康的,可是精神上已經成為了欲望的奴隸。
視頻來源:YOUTUBE BXFTYS
如果你說看完這個動畫感覺很不適、心情壓抑、“整個人都不好了”,那就對了。因為該動畫正是想通過陰暗的畫面色調、令人不安的背景音樂故意讓你不舒服——利用我們所熟悉卻又很壓抑的視聽元素呈現(xiàn)出一個被工業(yè)技術、機械化工作“統(tǒng)治”的人類社會,渲染出一種難以名狀的焦慮。
動畫中的上班族形象徘徊在現(xiàn)實感和恐怖谷效應之間,電子屏幕藍光的映照下,他們蒼白無力的面孔、空洞的眼神更加瘆人了!更極端的是,一旦人們都加入內卷的行列了,連人的模樣也不配再有,每個軀體都頂著一臺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的計算機。再看第二遍時,這些驚悚的樣子反而令人共情、同情,不由地發(fā)問,是什么讓這些人(或者說我們每個一個人)淪落至此?


真正變身為計算機、失去個人色彩的員工站在臺上被褒揚的所謂“高光時刻”看起來挺諷刺的。

這樣的員工成為管理層之后又會繼續(xù)“卷”其他員工,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每個人都不再是他/她原來的樣子,都變成了格子間里毫無感情的工作機器。


樂毅的病人系列動畫還有好幾個作品,包括《休息室》《社交媒體病人》等,作品形式包括但不僅限于短片、loop視頻和一些靜態(tài)作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導演樂毅的B站主頁(ID:大胡子樂毅)觀看。
當社會大眾在熱議996、007、內卷時,有人說,年輕人為了相對短的時間內掙到高昂的薪酬,不惜“主動選擇”像永動機一樣工作、犧牲個人的健康和生活。就好像樂毅眼中的上班族,一只勤勤懇懇地工作的蝸牛,被綁在跑步機上的天平一端苦苦掙扎,而另一端則是一沓沓鈔票。

上班族在休息時間的狀態(tài)也不容樂觀,樂毅把他們所體會到的窒息感通過逼仄、昏暗的地下空間表達出來,壓抑,不見天日,就算開了n臺空調也無濟于事,格子間的氛圍令人窒息。

看了好幾遍病人系列的動畫作品,強烈的不適感確實會讓人抵觸,可這些很可能就是許多人的日常與現(xiàn)實。
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年輕員工猝死頻發(fā),讓人唏噓不已,他們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反思,這個動畫片尾那句“WORK HARD DIE YOUNG”本不該是這些年輕人的墓志銘,這是一個病態(tài)社會無情地馴化每一個個體的事實。而緊接著出現(xiàn)在屏幕上的“THAT‘S BULLSHIT”就像是對這種病態(tài)社會現(xiàn)象的抗議,擲地有聲。

題目:《病人》(The Patient)
導演:上海數(shù)碼藝術家Axl Le(微博@樂毅Axl_Le,B站大胡子樂毅)
音樂與聲音設計:Box of Toys A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