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玩弄少妇高潮抽搐在线观看,天天躁日日躁白天躁晚上躁,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小朋友請留步,來檢閱一下劍橋藝術(shù)學院的繪本畢業(yè)展 | BigKids

 

劍橋藝術(shù)學院是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下設(shè)的藝術(shù)學院,前不久剛剛結(jié)束了2011屆兒童繪本專業(yè)的碩士畢業(yè)展。

畢業(yè)展海報主視覺

盡管因為疫情原因,大多數(shù)作者本人都沒有出席,但當?shù)厝藥е∨笥焉踔列游镌煸L,仍然讓這個可愛的場地平添了生氣。

由于篇幅原因,我們挑選了十余位同學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并在征得了作者的同意后,為大家放送一些幕后創(chuàng)作的小故事。

(以下按照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排序)

1.Choco Zhou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 ?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周琛)曾在深圳工作,是一名平面設(shè)計師。說出來也許難以置信,她的童年居然沒有看過繪本,一次偶然的工作機會,她接觸到了一些英文兒童繪本,從此便打開了新世界。在劍橋的求學生涯中,她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Choco向來對食物和玩具有著萬分熱情,于是畢業(yè)作品也圍繞著這兩大終身愛好進行了創(chuàng)作。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今晚吃什么?這個每天都要在每人的腦海中盤旋的靈魂叩問,被Choco做成了一本書。

兩個穿著睡衣的小孩調(diào)皮地討論今晚的菜單,吹一曲歡樂的蔥笛,彈彈胖嘟嘟的梨琴,打打番茄蛋桌球,揮舞哼哼哈嘿三截腸,食物和烹飪幾乎就是她封鎖期間最大的快樂源泉。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 ?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at’s for din-din tonight?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這個繪本項目入圍了英國麥克米倫高度推薦名單,Choco在書中創(chuàng)作的兩個小孩可愛形象在國內(nèi)社交平臺上也獲得了不少網(wǎng)友的喜歡。

“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想法,讓三歲小孩也能看懂”,是她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努力接近的標準。談到做飯讓人變得無比放松和快樂的話題時,她表示:“我會真的做一個食譜,小孩也能學會的那種”,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Choco Zhou: Who farted?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Who Farted?

這本書里的主角——熊貓、鯊魚、鴨子,正是Choco生活中最喜歡的玩具,在這個小故事里,它們有了生命,結(jié)伴而行的路上,因為一個不知道誰放的屁引發(fā)了一連串荒誕的劇情。

Choco Zhou: Who farted?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o farted?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Choco Zhou: Who farted?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自稱冷場王的Choco平時還喜歡創(chuàng)作冷幽默漫畫,比如下面這組《人肉壽司》。她將類似的短篇漫畫作品以及速寫手冊、貼紙等插畫周邊也帶到了展覽現(xiàn)場。

Choco Zhou: Flesh Sushi (Copyright?Choco Zhou, 2021)

在現(xiàn)場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展位前都擺放著一張矮小的方桌,方便前來檢閱的小朋友們查看,這個小細節(jié)的安排真是可愛又貼心。

Choco Zhou的展位

 

 

2.Chris Duriez 

 Chris Duriez: A highland song (Copyright?Chris Duriez, 2021)

與欣賞到不同的繪本作品一樣,了解到不同的畫者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大概是因為童年生活里有一座山,Chris Duriez 從小就喜歡畫恐龍、老虎,現(xiàn)在出門速寫也特別喜歡畫樹,他認為樹木很可愛,光線穿過枝葉能創(chuàng)作出有趣的陰影和形狀。他的畢業(yè)作品正與高山和動物有關(guān)。

 Chris Duriez: A highland song (Copyright?Chris Duriez, 2021)

A Highland Song

《高地之歌》是一本畫給三到六歲的孩子的故事。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傳統(tǒng)的畫冊來看,上面還附有一首押韻詩,向年輕讀者介紹蘇格蘭那些晝夜活動的生物。同時,它也是一本風琴頁書,伸開可以展示高地白天和夜間的全景景觀。Chris Duriez稱這本書是對他童年生活中的風景的敬意,那是一個與他有著深厚精神聯(lián)系的地方。

 Chris Duriez: A highland song (Copyright?Chris Duriez, 2021)
 Chris Duriez: A highland song (Copyright?Chris Duriez, 2021)
 Chris Duriez: A highland song (Copyright?Chris Duriez, 2021)

除了蘇格蘭高地,Chris Duriez說,因紐特人的石刻、民間文化和歷史等等都深深影響著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可思議的是,他還收養(yǎng)了一位99歲的巴伐利亞老奶奶,名叫Aglaya。不管怎么說,他稍顯另類的經(jīng)歷就像他粗礪的膠板畫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hris Duriez的展位

 

3.Diane Li 

Diane Li: The Gian’s Garden (Copyright?Diane Li, 2021)

Diane Li(李燕)曾擔任美術(shù)老師和動畫師,現(xiàn)在主要為兒童雜志創(chuàng)作插圖。她喜歡創(chuàng)作能在情感上與觀眾建立聯(lián)系的作品,風格細膩抒情。

Diane Li: The Gian’s Garden (Copyright?Diane Li, 2021)

The Gian’s Garden

這本書是對自私的巨人的復述。在這個故事里,她對季節(jié)和天氣的描繪非常用心,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環(huán)境對講故事的幫助有多大。

Diane Li: The Gian’s Garden (Copyright?Diane Li, 2021)
Diane Li: The Gian’s Garden (Copyright?Diane Li, 2021)

下面這部作品《黑鳥》則入圍了南怡島“娜美杯”國際繪本插畫大賽(Nami Concours)。看上去Diane的色彩經(jīng)歷了兩個極端,陰郁的黑白版畫和明亮鮮艷的彩色畫,從中可以窺見作者創(chuàng)作時截然不同的心境。

Diane Li: The Black Bird (Copyright?Diane Li, 2021)

這只大鳥令人想起幾米的繪本,果然,在談到喜歡的藝術(shù)家時,Diane提到了英國的John Birmingham、William Grill,美國的Roger Duviosin,以及我們都看過的中國臺灣的幾米。

Diane Li的展位

 

4.Emma Chinner

Emma Chinnery: Thank You, Rain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很明顯能看出Emma的作品非常接近經(jīng)典的英國插畫風格,以鋼筆勾勒線條,用自然流淌的水彩來創(chuàng)造氣氛和自然環(huán)境,畢竟她從小就喜歡的Quentin Blake的作品。

不過,對于表達者來說,風格永遠只是輔助表達的工具,真正能打動人的是故事的精神內(nèi)核,Emma的作品The Light Garden麥克米倫插畫獎中入選了高度贊揚名單,并入圍2021年博洛尼亞繪本插畫獎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The Light Garden是一本關(guān)于年輕人給老年人帶來新生命和光明的圖畫書。

在封鎖期間,哪怕是下雨天,Emma也會去公園速寫,畫小孩撿樹葉,在水洼里蹦跳,在樹上爬。長期的寫生使她學會了保持速畫的緊迫感,從而得到了流暢的、有動感的線條。她的創(chuàng)作方式也很特別,將畫好的草稿放進抽屜里,然后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去畫終稿,這樣一來她便能專注于角色而非僅僅“完成”線條。

《謝謝你,雨》就是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

Emma Chinnery: Thank You, Rain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Thank You, Rain

雖然下雨了,但也有讓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比如跳進一個不錯的水坑。通過這樣的小事情,小讀者們可以看到:在消極的時候也可以嘗試去發(fā)現(xiàn)事情積極的一面。

Emma Chinnery: Thank You, Rain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Emma Chinnery: Thank You, Rain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Emma Chinnery: Thank You, Rain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此外,Emma還有一本特別的書。

Emma Chinnery: Step Sisters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Step Sisters

這是一本以家庭關(guān)系為主題的圖畫書。Emma說,使用感恩、無家可歸和繼親家庭關(guān)系等做主題,目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來擴展他們對自己以及在周圍世界所處的位置的理解。

Emma Chinnery: Step Sisters (Copyright?Emma Chinnery, 2021)
Emma Chinner的展位

 

5.Hannah Bryan

Copyright?Hannan Bryan, 2021

Hannah Bryan喜歡畫動物,作品中不少動物角色都源自她在野生動物園的寫生,她對于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的描述也非常有趣:“我在房子的頂樓工作,刮風時,屋頂會像手風琴一樣嗡嗡作響,后面還有筑巢的海鷗,它們經(jīng)常在爭吵、跺腳,就像憤怒的圣誕老人,我在那兒經(jīng)常有一種被監(jiān)視的感覺?!?/strong>

Hannan Bryan: The Lucky Leaf (Copyright?Hannan Bryan, 2021)

The Lucky Leaf

Hannah寫了四個關(guān)于猴子和熊的小故事,The Lucky Leaf是第一個,為Hannah贏得了2021麥克米倫插畫獎的高度贊揚獎。

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猴子是首先誕生的角色,之后Hannah開始為它尋找朋友,一個身材管理很好的熊能讓它倆的體型和色彩都有所對比。

Hannan Bryan: The Lucky Leaf (Copyright?Hannan Bryan, 2021)
Hannan Bryan: The Lucky Leaf (Copyright?Hannan Bryan, 2021)

Hannah說,她希望猴子可以用兩條腿走路,所以她的速寫本里畫滿了做各種動作的猴子。她形容想讓猴子們看起來就像穿著尿不濕的學步小孩,有著方屁股和小短腿。

Copyright?Hannan Bryan, 2021

Hannah的作品看上去簡單又生動,使用的顏色也很少。Lucky Leaf最后的完成稿是用三色絲網(wǎng)印以及彩鉛完成的。她直接在菲林上畫畫,然后用綠色、橙色、黃色印刷出來。橙色和綠色會疊出非常可愛的棕色,然而黃色會點亮整個畫面。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會形成偶然的毛次次的邊緣和錯位感,也是獨特所在。 

Copyright?Hannan Bryan
Copyright?Hannan Bryan
Copyright?Hannan Bryan
Hannah Bryan的展位

 

6.Jihye Seo

Copyright?Jihye Seo

第一眼便被Jihye Seo個人頁面的青蛙水果攤和大蘋果樹吸引,不禁對她筆下的故事充滿好奇。

Jihye Seo來自韓國,夏天時她在公園里經(jīng)??吹揭惠v冰淇淋車,她看見小孩子把冰淇淋掉在地上,想到這個小小的悲劇對于螞蟻來說得是一個多大的快樂啊。這么一個小小的瞬間,促成了她畢設(shè)的四個作品之一《螞蟻的冰淇淋車》。

Jihye Seo: The Black Cloud (Copyright ?Jihye Seo, 2021)

The Black Cloud

故事講述的是一小片烏云受到了人們的批評,在恐懼和焦慮中掙扎。本書已入圍巴特福德兒童插畫獎。

Jihye Seo: The Black Cloud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Jihye Seo: The Black Cloud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Jihye Seo: The Black Cloud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Jihye Seo: The Black Cloud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Jihye Seo: Whose Apple Is This?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Whose Apple Is This? 

故事的主角——一顆大蘋果是一個小男孩的,他忘記把它帶去學校了,而在這之前,它屬于一個叫Jihye的農(nóng)民,再往前呢?再再往前呢?作者就此展開了有趣的聯(lián)想。

Jihye Seo: Whose Apple Is This?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Jihye Seo: Whose Apple Is This? (Copyright?Jihye Seo, 2021)

雖然現(xiàn)場展出的作品多是可愛的畫風和簡單的配色,但她私下進行的一些材料繪畫探索竟有一些大衛(wèi)·霍克尼的影子。 

Copyright?Jihye Seo
Copyright?Jihye Seo
Jihye Seo的展位

 

7.Lauren Emmons

Lauren Emmons: No Cats In The Library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Lauren Emmons工作起來是一個認真而嚴謹?shù)娜?。她喜歡明亮的、充滿活力的色彩,偏好魔幻和冒險領(lǐng)域的題材。創(chuàng)建角色,賦予人物個性,再從他們身上發(fā)展處整個故事。 她喜歡琢磨插畫的構(gòu)圖和視角,并研究電影中如何使用線條和圖形來聚焦人們的注意力。 在No Cats In The Library 這個項目中,她非常用心地考慮尺寸、透視和視角的設(shè)計,好讓讀者感受到貓的焦慮和興奮。

Lauren Emmons: No Cats In The Library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No Cats In The Library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故事:Clarisse是一只喜歡讀書的流浪貓,她來到了一個圖書館,但很可惜,圖書館不允許貓咪進入,為此她想辦法找到通往圖書館的路。這個故事表達了對閱讀的熱愛,也表現(xiàn)了圖書館的魅力。

Lauren Emmons: No Cats In The Library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Lauren Emmons: I Want To Be An Octopus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I Want To Be An Octopus

故事的主角是兩兄弟,他們被問到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你長大后想做什么?哥哥想成為一名消防員,而弟弟說想成為一只章魚。哥哥打算為不靠譜的弟弟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弟弟決心證明下他如何像章魚一樣做好這些工作。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想象力和兄弟親情之間的故事。

Lauren Emmons: I Want To Be An Octopus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Lauren Emmons: I Want To Be An Octopus (Copyright?Lauren Emmons, 2021)
Lauren Emmons的展位

 

8.Lilla Turi

Lilla Turi: The Horse (Copyright?Lilla Turi, 2019)

Lilla Turi來自匈牙利,現(xiàn)居于布達佩斯。平時最喜歡觀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人們擁擠在露臺、酒吧或者演唱會,專注眼前事情的樣子在Lilla眼里很特別,于是她經(jīng)常將這些瞬間捕捉下來。

她自稱畫畫時“無法慢下來,慢下來就不是我了”,于是就有了這種潦草而瀟灑的獨特畫風,同時,她用色大膽鮮艷,也很有辨識度。

看出來了嗎?上圖這只色彩鮮艷的巨大的馬,其實是特洛伊戰(zhàn)爭中那只木馬。

Lilla Turi: The Horse (Copyright?Lilla Turi, 2019)

The Horse

Lilla獨辟蹊徑,從特洛伊木馬的視角講述了這場歷史上有名的戰(zhàn)爭。木馬認為自己很特別,正在幫助世界締造和平。在它看來:戰(zhàn)爭就是一個無法理解的、具有破壞性的、荒謬的概念。(馬兒說得對?。。?/p>

Lilla Turi: The Horse (Copyright?Lilla Turi, 2019)
Lilla Turi: The Horse (Copyright?Lilla Turi, 2019)
Lilla Turi: The Horse (Copyright?Lilla Turi, 2019)

和《馬》長得很像的另一本書也與動物有關(guān)。

Lilla Turi: If Giraffes Lived Like Us (Copyright?Lilla Turi, 2021)

If Giraffes Lived Like Us

書中呈現(xiàn)了一個讓讀者感到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因為那是長頸鹿人類一樣生活著的世界。

Lilla生活在一個城中村,這個社區(qū)給了她很多靈感,她還養(yǎng)了一只體型巨大、性情古怪的黑貓,她形容這只貓有一種“令人類為自己在它身邊而感到羞恥的優(yōu)越感”。

Lilla Turi: If Giraffes Lived Like Us (Copyright?Lilla Turi, 2021)
Lilla Turi: If Giraffes Lived Like Us (Copyright?Lilla Turi, 2021)

在研究生課程中,Lilla學到的最棒的一件事是:藝術(shù)不是比賽,不必成為最好的那一個,你只需要走自己的路,并且要有足夠的耐心找到那條路。

Lilla Turi的展位

 

9.Mariajo Ilustrajo

Mariajo Ilustrajo: Flooded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在進入劍橋藝術(shù)學院學習之前,就已經(jīng)做過多年的自由插畫師,能夠熟練應(yīng)對客戶的各種需求,對插畫也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些實戰(zhàn)經(jīng)驗無疑給了她自信去嘗試新的風格,在碩士課程的學習中,她勇敢地打破了舒適圈,不斷尋找新的聲音,并愛上了這個過程。

Mariajo Ilustrajo: Flooded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Flooded

動物們成群結(jié)隊坐電梯、看展覽等畫面實在令人驚艷難忘,Flooded為Mariajo拿下了數(shù)個大獎,如2020世界插畫獎的新秀總冠軍,2021南怡島“娜美杯”國際插畫大賽的亞軍,還入選了博洛尼亞插畫展。

Mariajo Ilustrajo: Flooded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 Flooded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 Flooded (Copyright ? Mariajo Ilustrajo, 2019)

很喜歡Mariajo筆下人物角色,他們像動植物一樣有著茂盛的頭發(fā),透露著一股野蠻生長的自由活力。

Copyright ? Mariajo Ilustrajo
Copyright ? Mariajo Ilustrajo

另一本講述人與動物的奇遇的繪本,畫風要更柔和溫情一些。

Mariajo Ilustrajo: Lost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Lost

一個北極熊在城市里迷路了,但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沒有人“看到”它。直到一個小女孩在地鐵上發(fā)現(xiàn)了它,并把它帶回了家。北極熊到了小女孩家后,畫面色彩也變得暖意融融,最后,它在小女孩的幫助下找到了回家的方法。

Mariajo Ilustrajo: Lost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 Lost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 Lost (Copyright?Mariajo Ilustrajo, 2019)
Mariajo Ilustrajo的個人展位

 

10.Meng Yan

Copyright ? Meng Yan

Meng Yan(顏萌)的畫面飽含著較為具象的遐想:風箏、飛舞、草原、樹、女性……這也許是她精神世界里常常縈繞的意象。

Copyright ? Meng Yan
Copyright ? Meng Yan
Copyright ? Meng Yan

本科畢業(yè)于中國美術(shù)學院視覺傳達專業(yè),又在杭州做了將近兩年的視覺設(shè)計師和動畫插畫師,最終,她選擇了繪本這一充滿想象力和可能性的領(lǐng)域。

她說:“當我畫插畫的時候,我會更加了解我是誰,我想表達什么以及為什么要表達這些。通過這些畫,我可以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和想象。我想這就是我創(chuàng)作欲望的來源。 ”

Meng Yan: A Tree Called Michael (Copyright ? Meng Yan, 2021)

A Tree Called Michael

邁克爾是一棵小樹,滿腦子都是別人的優(yōu)點,卻忽略了自己的優(yōu)點。它學著做別人擅長的事情,在經(jīng)歷了必然的失敗之后,它開始轉(zhuǎn)變了想法,決定做喜歡的事來讓自己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它逐漸發(fā)現(xiàn)并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變得自信和快樂起來。

Meng Yan希望通過這本《一棵叫做邁克爾的樹》,幫助讀者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變得更加自信、自愛。

Meng Yan: A Tree Called Michael (Copyright ? Meng Yan, 2021)
Meng Yan: A Tree Called Michael (Copyright ? Meng Yan, 2021)
Meng Yan: A Tree Called Michael (Copyright ? Meng Yan, 2021)

Meng Yan的另一本畢設(shè)作品名叫A Growing Tree《母親與樹》。

Meng Yan: A Growing Tree (Copyright?Meng Yan, 2021)

A Growing Tree

“我喜歡樹。它們有不同的形狀,深深扎根于土地……每次我看到樹,都會想起我的母親。這本書是向我母親致敬的隱喻。”

Meng Yan: A Growing Tree (Copyright?Meng Yan, 2021)
Meng Yan: A Growing Tree (Copyright?Meng Yan, 2021)
Meng Yan的展位

 

11.Thea Lu

Copyright?Thea Lu, 2021

終于來到了本屆畢業(yè)展的主視覺,它的作者是來自中國的Thea Lu(盧心遠)。這幅畫描述的是春天將至時,不同的花朵紛紛著盛裝準備輪番登場的情景。

據(jù)我們所知,Thea是一位非常高產(chǎn)、專業(yè)能力很強的種子選手。

Thea Lu: Here & There (Copyright?Thea Lu, 2021)

Here & There

這本書分別展現(xiàn)了一個水手和一個咖啡店員的生活故事,截然不同,卻又有著某種呼應(yīng)。對稱構(gòu)圖和對等文本建立了兩個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讀者思考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讀者最終會意識到:無論生活有多么不同,他們都有一種相似的失落感:有時他們感到與世界如此遙遠,他們的生活是不完整的。

當然,他們也都有滿足的時刻:他們遇到的人完成了他們的生活。是人們完成了他們與世界的關(guān)系。

Thea Lu: Here & There (Copyright ?Thea Lu, 2021)
Thea Lu: Here & There (Copyright?Thea Lu, 2021)
Thea Lu: Here & There (Copyright?Thea Lu, 2021)

Thea之所以創(chuàng)作出這個故事,是因為真的在現(xiàn)實世界中遇到了這樣兩個人,為了完成這個項目,她向兩人發(fā)出了采訪問題,結(jié)果意外收到了水手長達五千字的回信(店員未聯(lián)系到)。在信中,水手提到:“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離世界好遠?!?/strong>

這封信給了她很多細節(jié)上的靈感,除此之外她還搜集了很多紀錄片和照片,以更好地呈現(xiàn)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

Thea Lu: My Family’s Hair  (Copyright?Thea Lu, 2020)

My Family’s Hair

這一本通過親人們不同的發(fā)型來講述他們的不同身份和故事——Thea希望用這個新奇的角度來啟發(fā)和鼓勵小讀者們能夠更自信地接受自己獨特的自我表達選擇。盡管這是一本針對4-7歲兒童的書,但她相信它可以被更廣泛的跨年齡讀者欣賞。

這本書是作為文學碩士項目創(chuàng)建的。它被選入dPICTUS2020評委會最喜愛的入圍名單。這本書也是波蘭2021年千里眼國際圖書大賽第四版中的一本獲獎作品。

Thea Lu: My Family’s Hair  (Copyright?Thea Lu, 2020)
Thea Lu: My Family’s Hair  (Copyright?Thea Lu, 2020)
Thea Lu: My Family’s Hair  (Copyright ?Thea Lu, 2020)

這本書的結(jié)尾是小女孩邀請讀者在頁面上畫出喜歡的發(fā)型。有趣的是,Thea還把這個點子延伸出一個小型的線下展覽活動,在一塊巨大的畫布上畫滿了小光頭,然后邀請家長和孩子來創(chuàng)作他們想要的發(fā)型。

Copyright?Thea Lu, 2020
Thea Lu的展位

 

12.Ye Guo

來自中國太原的Ye Guo(郭燁)在周圍的同學中顯得有點另類,她不像是兢兢業(yè)業(yè)的學霸型選手,看上去總是氣定神閑,在網(wǎng)絡(luò)上留下的個人信息也很少,個人網(wǎng)站的作品介紹頁只有懶懶的一兩張圖。據(jù)說她在入選博洛尼亞插畫展之前,甚至都沒有在ins上發(fā)過畫。

Ye Guo: It is OK (Copyright?Ye Guo, 2021)

It's OK.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只羊和一只兔子。它們因為共同的愛好而相遇,但在交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彼此也有很多的不同,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但它們?nèi)匀荒軌蚝椭C相處。

正是這本《沒關(guān)系》斬獲了2021麥克米倫插畫獎的高度贊揚獎,也入選了2021博洛尼亞插畫展,以及2021金風車插畫大賽。

Ye Guo: It is OK (Copyright?Ye Guo, 2021)
Ye Guo: It is OK (Copyright?Ye Guo, 2021)
Ye Guo: It is OK (Copyright?Ye Guo, 2021)
Ye Guo: Lolo And Mimi (Copyright?Ye Guo, 2021)

Lolo and Mimi 

住在森林里的Lolo發(fā)現(xiàn)事情有哪里不對勁,但是“不對勁”的定義又是什么呢?這本書用一個小故事道出那些看上去復雜但實際上似乎很簡單的奧秘。

Ye Guo: Lolo And Mimi (Copyright?Ye Guo, 2021)
Ye Guo: Lolo And Mimi (Copyright?Ye Guo, 2021)

和很多人一樣,郭燁也很喜歡運用綜合材料,像是墨水、油畫棒、色粉、彩鉛、鉛筆,不同的材料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她喜歡把它們雜糅在一起,營造出豐富的效果,表現(xiàn)不同的氣氛和情緒。

Copyright?Ye Guo, 2021
Copyright?Ye Guo, 2021
Copyright?Ye Guo, 2021
Copyright?Ye Guo, 2021

在談到角色創(chuàng)作時,郭燁說:“通常我喜歡把人物畫成動物,或者不畫人也不畫動物。在一些故事中,動物角色比人類更有說服力。我對人類角色的探索很少,所以我想接下來更多地練習人類角色?!?/p>

在繪本It's OK中的一個畫面里,羊和兔子去逛超市買了一種罐頭,在展覽現(xiàn)場郭燁的展位上,我們看到了那兩罐真正的綠色罐頭。

Ye Guo的展位

 

*注:現(xiàn)場圖片由郭燁拍攝。

本屆畢業(yè)展共有六十多位同學參展,有興趣的可以點擊直達劍橋藝術(shù)學院官網(wǎng)頁自行欣賞。


 

看展是個好習慣,劍橋當?shù)夭]有什么校外美術(shù)培訓班這種東西,反倒能看見小學生們?nèi)孔诿佬g(shù)館的地上上課。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有了帶孩子看展的意識。劍橋藝術(shù)學院的學生們?nèi)匀辉诓捎脗鹘y(tǒng)的作畫工藝如絲網(wǎng)印、石墨印刷等,你只要親臨現(xiàn)場就可以觸摸到一種印刷品不具備的質(zhì)感和人情味。

但在了解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后,我們還得到了另一種收獲: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創(chuàng)作者,有的從小就立志成為藝術(shù)家,有的是工作多年后決定拿起畫筆走上這條創(chuàng)作的路,還有好幾位已經(jīng)人到中年重返校園,他們擁有幾乎完全不相同的生活背景以及個性,但在創(chuàng)作的世界里,他們又很相似:通過大量的寫生和實驗探索來努力地尋找自己的繪畫語言,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想象。

雖然看上去繪本有著天馬行空的美妙,但這些美妙往往來自大家對生活點滴的凝視,這更證明了一件事:美以及美育這件事,并不只是存在于一堂課上,一間教室里,而是時時刻刻滲透在生活中,在樓下那間小而精致的咖啡廳里,在鄰居一個上了年紀卻品位不俗的老奶奶身上,在下過雨的街道上,在陳設(shè)考究的蔬菜瓜果市場……

 

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D&AD今年的全場大獎,是用excel做的丨創(chuàng)意白皮書
    廣告和藝術(shù)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by 毛毛.G
    5 評論
    55 贊
    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