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明白,畫外音的重要性了
當我們在欣賞墻上的名畫時,時常會發(fā)生同樣畫面,不同解讀的情況。你看到的是熱鬧的相聚,我看到的是散場的冷清,在沒有足夠信息做支撐時,單看平白的畫面,常常會產生認知偏差,羅蘭·巴特高呼“作者已死”的余韻尚在耳旁。
最近,我挖到了一支寶藏tvc,就用畫外音的形式為相同的影片配上對白與內心戲。連著看下來,那句??碌摹霸捳Z即權力”,好似別有深意,果然,解釋權在哪,哪就是最后的定論。
剛看前一半,冷汗就不自覺地掉下來。聽到我國慶要回家的消息,家人們急忙準備五臟廟貢品,讓平常吃多了外賣的我也嘗嘗家??谖丁ky不成……在做飯和洗碗時,我父母也是一副“你就知道吃”的心情?但再過幾秒,同樣的畫面,加上不同的畫外音立馬就不一樣了,不再是人嫌狗不待見的實況轉播,剎那之間化身成一副母慈子孝的現(xiàn)代“二十四孝”圖。

用上畫外音的技術固然是巧妙的打法,但深層的洞察才更有趣:老娘也很累,ok?我給家里熬干的煮稀的縫新的補舊的,每天還居然還敢點菜?老娘買汰燒一條龍下來早就不想動了,還盡給我找事兒做?雖然你是我生的,但是你猜猜我現(xiàn)在想什么是死的呢…… 你看,即便是再偉大的父母之愛,也會被日常給磨光耗盡。

為了讓自己和父母的關系能夠再堅挺一點,好的,今年回家先提前把洗潔精買上,吃完飯再笑瞇瞇地把圍裙系上,老老實實地當七天洗碗工吧。
by 毛毛.G
5 評論
55 贊
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