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收集了幸福的紙袋
我們想要保存美好之物的蠢蠢欲動之心,從小孩收集漂亮糖紙的時候就開始了。有時甚至會為了好看的包裝,買回一堆并沒有任何功能差異的產(chǎn)品,簡直就是教科書式的「買櫝還珠」。
但就如同拾起一片葉子做書簽,幾年后再翻開這本書,與這片干澀與棕黃、不再美麗的葉子相遇,也許會回憶起那時的故事。這種自己親手埋下再遺忘的意外驚喜,也是我們繼續(xù)心安理得地收集那些“邊角廢料”的原因之一。
要是你的記憶太好,幾年不夠,那幾十年,或者再過一百年看看呢?
去年冬天在Instagram上出現(xiàn)了一個名為Paper Bag Archive的賬號,它好大的口氣,竟然在簡歷一欄寫著:全世界最大的紙袋檔案館。為了實現(xiàn)這一flag,它以不定期更新的神秘頻率,展示著上個世紀歐洲品牌的紙袋收藏:有知名品牌雅芳、柯達、企鵝圖書,還有聞名遐邇的大英博物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甚至包含了極具本地回憶的倫敦的連鎖超市、玩具店、珠寶店。


美術(shù)館與畫廊的手冊通常做得精美又好看,紙袋也不例外。珍藏了眾多世界名人畫像的英國國家肖像藝術(shù)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速寫了五千年人類藝術(shù)文明的V&A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以及以現(xiàn)代藝術(shù)著稱的泰特美術(shù)館(Tate Gallery),把當時的logo與主要信息也聚集在了小小的紙袋之上。





明星代言人還沒有鋪天蓋地席卷所有廣告牌、電視機和畫報的上個世紀,品牌的紙袋也各有特色。紙袋再小,Avon(雅芳)也要把logo印得顯眼,絕無再多冗余信息。而與之相反的是The Body Shop,除了三個像樹木的剪影一樣的圖形之外,只有一句酷酷的“此為環(huán)保紙”。


甚至還有收藏者自己也搞不清楚的神秘紙袋,你猜這是一家美發(fā)店,帽子店還是販售時尚女裝買手店?

在這些紙袋下面,有許多英國網(wǎng)友留言“我在童年/少年時曾對它念念不忘”“我曾在這工作過”“懷念它被拆掉之前的樣子”。紙袋成為在地文化的重要標志,也許你已經(jīng)忘了他們是什么具體時期的限定商品,但那些眼熟的logo和配色依舊能喚起舊日情懷。





有一套可愛的連載漫畫叫《我們收集了幸福的戀愛》,那么這個帳號在做的事情,就可以理解為“我們收集了幸福的紙袋”。那些差點在記憶迷宮里走失的小故事,也許能一起裝進紙袋里,再帶回現(xiàn)在。雖然由于成長背景的差異,我們無法與每一個品牌和街道共情,但通過冰山一角窺見這些如今的城市地標在百年前是什么面貌,也是非常有趣的。
